试述对中初中生物教学对中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科技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7245 浏览:2107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中学生物学教学,在心理-社会能力培养的教育中,具有它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引导教育功能。在教学中,注意了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社会能力培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生物教育;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竞争意识;适应意识
1003-2851(2012)-10-0047-01
世界卫生组织将生活技能定义为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Psychosocial Competence),即一个人有效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的行为的能力。作为生物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生存的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具有完整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本人结合生物学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们从事各项社会活动,创造各种事业的保证。教师应教育学生从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创造伟大事业的高度来认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重视提高个人身体素质,培养自身的健康体魄,以便将来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
通过生物学教学,促进学生养成自觉、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初中生物学中,许多章节都有涉及体育锻炼的内容,如:加强皮肤的锻炼,体育锻炼对骨、关节、骨骼肌的影响,心脏的锻炼和保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等等,作为生物教师,我常结合课本相关内容讲清楚体育锻炼的意义,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等问题,促进学生养成自觉、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中学生中,近视眼问题、龋齿问题、吸烟问题、青春期的卫生问题等都比较突出。初中生物学中的人体生理卫生知识,是人们进行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生物教师要指导学生应用这些知识,自觉进行卫生保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需贯穿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始终。生物学教师应在传授人体生理卫生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觉动用这些知识于生活实际中,自觉进行体育锻炼、卫生保健。使人人都有健康的心理、健美的体魄和健壮的体格,使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和谐统一地发展,不断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一个具有良好的心态的人首先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精神愉悦的人。当今社会,社会压力、社会竞争激烈等问题的存在使许多人出现了程度不等的抑郁和焦虑,严重的甚至产生了悲观厌世的情绪,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缓解就会产生很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
现在的中学生兴趣广泛,坦率热情,尊敬师长,富于想像力,肯于动手,勇于实践,知识涉猎面广,自信勇敢。但自身也存在着许多缺点,例如,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情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嫉妒、报复心理强,任性、固执、自私、狭隘等。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结合生物教材中的《生物圈中的人》、《了解自己,增进健康》等内容对学生适时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

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适应社会竞争环境

优胜劣汰,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现代观念。中学生物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我们在教学《生物的进化》时,我们让学生自由讨论和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让学生从考察许许多多的生物竞争现象中,理解生物竞争的涵义,然后概括综合上升为理性的竞争概念,形成竞争的观念。
例如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产者,彼此争夺着阳光、水分、生存空间和营养物质;食性相同的动物,彼此争夺着食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等等,这些一系列的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竞争现象。通过课堂讨论,学生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物质、能量、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彼此进行着生存竞争,这些就是一种竞争。在生物界,生物具有本能的过度繁殖的倾向,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物质和生存空间,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生物间必须彼此竞争(或斗争)着,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人类也不例外,摘自:本科生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生活处处充满着竞争,只是竞争的内容丰富些、方式多样化、时间长短不一、空间跨度不同而已。因此,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竞争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适应社会竞争。

四、培养学生的适应意识,提高适应能力

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受到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对环境有不同的适应方式,具有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
在学习《生物与环境》时比较水生植物于陆生植物的结构、阳生叶与阴生叶的结构、虫媒花与风煤花的传粉方式,以及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等一系列生命现象,紧密地与生物适应性相结合,使学生理解现存的生物都是适应其生活环境的。但是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随着环境的变化,旧环境的适应者可能不适应新环境而淘汰,由新环境的适应者取而代之,所以适应是具有相对性的。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各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特别应具备强烈的适应意识和多方面的适应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生存发展,才能有所作为。
总之,心理-社会能力的内容很多,培养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贯穿于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始终。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生物教学中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教学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不断总结经验、成果,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为社会的良好发展培养有用人才。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