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后续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优化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11360 浏览:464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存在着目标不明确、机制不完善、与专业结合不密切、实践教育不充分等问题。文章从大学生党员成长的角度出发,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贴近大学生党员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在学习中紧密结合专业教育,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高党性修养,在管理与考评中优化后续教育,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优化
[作者简介]梁茜茜(1979- ),女,广西玉林人,广西工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团委书记,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广西柳州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广西高校党建立项课题“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与管理机制的优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DJB33)
[]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66-01
截至2010年底,全国在校大学生党员总数已超过251万人。 但在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成为党员后,高校的后续教育却相对滞后,往往与大学生党员个人发展的需要脱节,缺乏创新,缺乏实效性,导致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未能系统进行,不利于大学生党员进一步提高党性修养。因此,从大学生党员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优化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标不明确。当前,高校普遍未能真正结合大学生党员的特点和需要,对他们进行后续教育的目标不够明确。因缺乏有目的和有计划的经常性后续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忽略了大学生党员作为受教育主体的需要,往往只是在党有新的理论、精神、政策出台时,要求学生党员学习、开展活动等,却没有从大学生党员成长的角度进行系统培训和教育,使得这些学习和活动多处于一种临时性、流于形式的状态,容易导致大学生党员缺乏归属感和自我实现。
2.机制不完善。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机制存在疏漏。一方面,普遍缺乏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主要通过支部进行,但是支部管理党员的时间较少,也较少建立起量化教育管理制度和指标,管理内容模糊,不明确。另一方面,激励、关怀机制不足。入党后,一些大学生党员出现了对支部活动不积极,对组织生活敷衍了事,对纪律要求松懈怠慢,对学习放低标准等情况,不能切实地起到一个党员的表率作用,有损学生党员的形象和威信。
3.专业结合不紧密。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与专业结合不够密切。作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是大学生党员的首要任务,然而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基本游离于学生专业学习之外,两者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将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党的理论融于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之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党员的学习兴趣,使更多的学生党员乐于接受、主动学习。
4.实践教育不充分。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多集中在学习党的理论方面,对实践教育方面不够重视。大学生党员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仅有党的理论教育还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目标,大学生党员还必须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才能使党的理论教育转化为头脑中固有的思想属性。

二、优化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要有明确的目标。具体而言,高校应通过后继教育这一抓手,实现大学生党员“四个提高”的目标:一是党性修养提高;二是政策理论水平提高;三是服务意识提高;四是模范作用提高。最终使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将个人的需要融入社会的需要,将个人的奋斗目标融入更高层次的社会目标,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融的目标,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要有完善的机制。一是实行“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激励、关怀机制。一方面,加强大学生党员规范性管理,制定《大学生党员目标管理办法》,在管理办法中,首先让大学生党员明确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所要符合的基本条件,在平凡中体现旗帜的作用。另一方面,完善大学生党员的激励、关怀机制。通过在全体大学生党员中开展“创先评优”活动,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树立大学生党员先进形象。要建立对大学生党员的关怀机制,关注和帮助大学生党员中的特殊群体。二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考评。一方面,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党支部会议和党小组会议,健全大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严格大学生党员管理,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同时,要坚持党课制度。定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方针政策,研讨国内外形势。另一方面,实行量化考评。可以从思想建设、组织生活、模范作用和群众关系等几个方面去制定详细考评体系和办法,通过自我评价、辅导员或班主任评价、群众评价、党员互评、组织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量化测评。三是加强监督,增强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感。一方面,实行党支部、团支部等组织监督,基层党组织应成立纪检监察部门,严格执行党内的各项制度,制定大学生党员综合评定、量化考核体系,定期召开生活会,使学生党员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找到与优秀党员的差距、发现自己的不足源于:www.618jyw.com
。另一方面,实行党外群众监督,通过实行大学生党员挂牌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一个党员就是一个堡垒、一面旗帜、一个标兵。
3.要与学生的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优化高校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把党性教育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增强党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培养。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如果完全脱离专业学习是不能适应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根据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特点,大学生党员需要更多的理论指导来增强党性修养,需要更多平台检验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优化高校党员后续教育,提倡通过“三个依托”的形式,把专业学习与党员后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一是依托平时的学习,把学生党员按照专业分组,成立专业兴趣小组,开展专业学习。二是依托专业研究,通过设立学生党员科研立项,鼓励他们思考探索学科知识,创造机会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设立学生党员论坛、沙龙,由学生担任主讲,把自己学习的成果拿出来,鼓励开展学术交流。三是依托学科竞赛,考核大学生党员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帮助党员成为知识技能过硬的专业人才。
4.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高党性修养。要把党的宗旨教育与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大力提倡大学生党员参与基层锻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更是员精神的核心和实质。少数大学生在成为党员后,由于后续教育的缺失,逐渐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党性宗旨淡化,服务意识不强,没能很好地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辩证统一起来。因此,大学生党员必须加强实践锻炼,充分运用社会和校园两个平台。一方面,鼓励大学生党员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开展社会实践、调研志愿者活动等,在实践中走进生活、贴近群众、服务人民,在实践中督促学生党员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进作用、表率作用和模范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党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的热情。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实践平台,通过选拔大学生党员担任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辅导员或班主任助理等,提高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总之,优化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必须以大学生党员的发展需求为切入点,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经过优化,要使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达到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陈瑜,刘辉,石榴花.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继续教育问题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1).
陈志军,洪坚.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工作初探[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3).
[3]梁茜茜,陈志波.大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培训的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
[4]杨晨光.全国在校大学生党员251万[N].中国教育报,2011-07-01.
[5].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EB/OL].http://fanfu.people.com.cn/GB/143349/165093/165096/165118/9981805.html,2009-07-2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