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构建自主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术

更新时间:2024-04-15 点赞:26308 浏览:1126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构建自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教学的核心任务。传统的政治课教学轻视发现和探究,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评价标准是你记了多少,而不是你掌握了多少,缺乏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学习限制了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了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就是要转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讨论显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构建自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情境,如:运用漫画、案例、课堂辩论、小品表演、微机辅助等。在这些情境中让学生来讨论、研究、体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探究。例如,在学习“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时,我分别出示了“谁来为我们作证?”,“智勇双全斗歹徒”两幅漫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理解漫画含义,根据漫画和教材知识编演了小品,最后全体同学共同讨论了小品引发的思考。在这种模拟的情境中,使教学内容从静止的纸面上站起来,引发了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调动了学生的兴奋中枢,使之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了旺盛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使学生主动投入、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充分发展。

二、创设学习过程的问题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学会“问”,才会增长智慧,作为学生应善思、善问,学习过程就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问题”。如,在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部分内容时,老师讲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主体地位不能动摇,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www.618jyw.com
有同学就问:“为什么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改变,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个体私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这难道不会冲击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吗?”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充分肯定,并逐一讲解,把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化,让学生在探索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开拓思维,提高能力。

三、发扬,融洽师生关系,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只有平等、建立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取得双方之间心灵的沟通,才能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只有在教学中建立师生之间完全平等,充满生气的课堂气氛学生才能大胆质疑,才乐于与教师展开讨论,才会“不惟书、不惟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例如:一次在讲“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时,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问:“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但当今社会上某些身居要职权力在握的人,他们行贿受贿,用牺牲人民的利益换取个人的幸福生活,但他们却没有受到法律的追究,这岂不说明法律只对普通老百姓有约束力?”该生如此问,确实举座皆惊,但我并未以势压人,强加指责,只是铮定地讲:“你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非常好,你所指的那些人虽没受到法律的追究,但并不说明他们的行为不违法,没有受到制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也是充分说明我国的法制建设还不健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法律知识,遵纪守法,以后为我国的法律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耐心、理智的处理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肯定了学生善于动脑的探索精神,从而进一步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努力钻研的潜能。
总之,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是一个蛹到蛾子的蜕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扬,融洽师生关系,重视过程,讲究方法,创新情境,激发兴趣,善于设问,培养创新意识必将给思想政治课注入新的活力,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能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