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解惑质疑解惑让学生自主突破重难点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5274 浏览:159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人琴俱亡》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这则故事写了王羲之的大儿子王子猷对弟弟王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表现了深厚的兄弟之情。不管是从文言字词的教学来说,还是从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来看,都非常简单。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却遇到了一个难题。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方法;难题
: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242-01
让学生从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中体会兄弟情深,是文章的教学重点。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是: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发现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琴随人亡了。于是睹物思人,内心的悲痛无法排解,把琴扔在地上,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由此表现子猷对弟弟的感情之深,学生是能够理解的。然而第一节中却有这样一句话:“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王子猷既已推断弟弟子敬已死,却为何一点也不悲伤呢?教参上的解释是:因为他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于这个解释,我表示怀疑:就因为他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对弟弟的死竟一点也不悲伤吗?这两者能够成其为因果关系吗?又怎么能够表现兄弟情深呢?如果对这个问题理解不到位,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在疏通了字词,理解了文意之后,我抛出了这个难题:同学们,我们理解了文章大意,并不意味着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学贵在疑!对于文章中所描写的细节,你们有哪些疑问吗?请提出来我们共同研讨。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很快,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1)为什么子猷不闻子敬的消息就认为子敬已经死了呢?(2)自己的弟弟死了,子猷居然“不悲”、“不哭”,这似乎有悖常理啊,怎么还能说他们兄弟情深呢?(3)为什么“弦既不调”,子猷才“恸绝良久”呢……
我又鼓励他们: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还可以到其他小组去辩论!一听到可以讨论和辩论,孩子们又立刻来了热情!教室内再次出现热烈的探讨情景。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过后,教室里举起了一双双自信的小手。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A说:这还不简单,那是因为他们兄弟俩都病得很重啊!学生B说:这恰恰能说明兄弟俩感情很深,他们是经常联系的,如果弟弟还活着,一定会给哥哥消息的。 所以听不到弟弟的消息,他就断定弟弟已经死了。我不禁为学生B大声喝彩,因为我在备课时都没有想到这一点!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C说:因为子猷也病得很重啊,他想去见自己的弟弟最后一面,怎么能过度悲伤呢?学生D说:不对!因为自己也病重,所以就不敢悲伤?那怎能说明兄弟二人情深?我认为“悲”、“哭”都是比较低层次的悲伤,其实子猷心里悲痛至极,只是压抑着而已。学生E说:我同意D的想法,我认为不仅仅是强忍悲痛的问题。我觉得他是还不能接受弟弟已经离开人世这个事实,非要亲眼看见弟弟的尸体才相信。教师里顿时想起一阵掌声,同学们为学生E精彩的回答而折服!我接过话题说到:“是啊!最深的感情往往是最难以表达出来的。这里的‘不悲’、‘不哭’恰恰是情深的体现!”第二个问题得到了精彩的解答,第三个问题很快迎刃而解:子猷情郁于中,现在弹起子敬最爱的琴却“不调”,不禁睹物思人,突然之间才明白子敬已经真正地离开人世了。所以再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悲痛,“恸绝良久”……
一堂课下来,同学们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他们主动质疑,合作探究,争辩,在不断碰撞的思维火花中获得正确的理解,水到渠成的解决了本课的难点问题!其实,得到收获的岂止是他们?我也在深深的思考与收获着!
我们总是在备课的时候就准备了很多很多的问题,恨不得把能想到的所有的问题都罗列出来,再详细的备上答案,甚至还美其名曰:预设!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自以为是的装着一脑袋的问题走进课堂,想着:我要先问什么,后问什么,学生会怎么回答……于是课堂上,我们都不自觉的由主导的“灌输”演变成为主导的“发问”,而我们的学生也渐渐习惯了按部就班的回答老师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提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由主体的“被灌”演变成为主体的“被问答”!这样的语文课堂,乍看起来似乎学生都动起来了,实则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必须懂得“进退之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变静为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大胆质疑、勇敢尝试、合作探究、自信表达!
将质疑解惑的事儿交给学生吧!如我一般,你会惊喜的发现:那些让我们在备课时就担心如何解决的重点难点知识,在不经意间就已被学生自己解决了!
参考资料
潘森云. 让学生“动”起来[J].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4期.
张婷婷.在质疑解惑中获得真知[J].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7-8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