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物理实验加强物理实验在课堂上作用要求

更新时间:2024-02-26 点赞:7134 浏览:2303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如果你问一个中学生,“物理课是什么?”他可能回答的并不是什么定律,科学家或者是物理的一些概念,而是他在课堂上看到的一些
印象深刻的物理实验现象。比如提到大气压强,学生们想到的一定是覆杯实验。因为大气压强对他们来说太抽象了,而这些具体、生动的实验现象能帮助他们把大气压强具体化、形象化,把一些摸不着、看不到的物理概念清晰的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而且现在中招考试加上了理化生实验,让实验在教学中的分量更重了。可是初中的学生一升到高中,却发现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实验越来越少了,学生对于有些物理概念没办法很好的理解,头脑中构建不起来具体的物理形象,再加上物理的难度加大,很多的学生适应不了这个变化,感觉到物理越学越难,最后不得不放弃,改学文科了。所以我认为应该加大物理实验在课堂上的分量,不只是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演示实验,而且还要定时的让学生到实验室动手做一些实验,帮助他们对物理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有些问题不用老师讲,只需要学生看到现象他们自己就明白了。那么,如何加强物理实验在课堂上的作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引入新课时用实验导入

实验导入的基本结构大体是:创设实验情境——激发思维冲突——明确学习目标——铺设达标阶梯。
1.在导入阶段创设实验情境,提供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的现象,配合教师生动的语言、抑扬顿错的语调及运用其它对比鲜明的教学媒体,能够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但更重要的是,要依靠所创设的实验情境的内容和教师的引导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增强趣味性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选择趣味性强的实验;二是巧妙设计实验教学程序,运用语言的艺术魅力,激其情又引其疑。
2.激发认知冲突,这是保持学生有意注意、激励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当新奇生动的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时,好奇的心理驱使他们积极地思索,但不一定能趋向于教学的目标,也不一定会产生剧烈的认知冲突。需要教师精心地引导和组织,及时地抓住学生闪现出来的认知矛盾,掀起思维冲突的狂澜,使学生产生渴望解决问题,又感到仅用自己现有的知识无法解决问题的心理矛盾。这可以说是决定导入阶段成败最关键的一环,特别是那些学生存在顽固的前科学概念的课题。例如,学生中普遍存在"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它是形成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教学难点的根源。因此在该课题的教学中,应设法让学生的错误观点暴露出来,再加以击破。

二、开足、做够物理实验

这是使物理课本味丰厚的根本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指出:“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广物理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实验教学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开展实验教学,教学效果大为提高。随着物理教改的深入进行,物理课的实验比例还会增大,实验形式也会不断翻新,学校现有实验仪器可能跟不上需求(特别是众多的农村中学由于资金不足,仪器原来就不够用)。作为物理教师不能消极等待,应有“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精神,通过因地制宜和因陋就简或寻找替代性实验的办法,以保持物理课应有的浓厚本味。至于那种完全丧失物理本味,以在黑板上讲“实验”来代替物理实验的做法,是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培养不出高水平的物理工作者的,应彻底摈弃。另外,根据中学生分组实验较少的现状(一个学期才四到五次),物理教师应尽量把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学生实验,这样边学边做,不仅能增大物理课的本味,更有利于师生配合寻规律、学生积极练能力、课堂教学增效率。
提高物理实验的成功率。物理实验的成功率,是衡量物理课本味品质优劣的标志。如果实验失败了,就会导致本味的变质或丧失,这样不仅不能开学生的物理胃口,反而会大倒其胃口,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保证物理演示实验有较高的成功率,教师课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①认真阅读仪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主要构造和基本原理,课前做几遍实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②估计和掌握实验时间。③了解实验的准确程度,找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和减小误差的方法。④构思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观察实验的办法(并拟定实验思考题)。
为了保证学生分组实验有较高的成功率,教师课前要亲自做实验,并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实验装置和仪器性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需作哪些调试和改进。②掌握操作规范的要领,发现难点,确定上课时怎样使操作示范到位,讲解清楚。③按规范要求测出较准确的数据,算出结果,再确定适当的误差范围,作为所用仪器性能可能达到的实验结果的参考值。并在上课时告诉学生:“实验结果在这个误差范围内,实验就成功了。”实践证明,给出这样的参考值后,学生做实验特别认真、做成功了特别高兴。反之,学生对测量准确与否心中无数,操作可随意进行,这样会使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教育落空,同时也大煞了物理课的本味。
改进优化物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618jyw.com
理实验。或许有的物理教
师认为:教材中的实验,是经过很多教育专家审定的,只要按教材做好实验就可以了,根本没有改进优化的必要。其实不然,教材中的实验非个个都十全十美,其中有的实验在取材、原理、步骤、可信度等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足名缺陷,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改进优化。比如,中学物理教材里有一个固体变形演示实验:用手捏压装满水的圆柱体玻璃瓶(瓶盖中心开孔并插一玻璃细管),玻璃细管中水面上升,松开手,水面又降回原位,这说明瓶子受捏压时发生了形变。对这个实验,有的学生却提出水面上升不是因为瓶子形变,而是由于手的温度较高,瓶中的水吸热升温体积膨胀所致,为了消除学生的误解,可将圆柱体玻璃瓶换为椭圆柱体玻璃瓶,先沿短轴方向捏压,细管中水面上升,后沿玻璃瓶长轴方向捏压,细管中水面不但没有上升,反而还下降了。从而使学生确信水面的升降是玻璃瓶形变的结果。如此小改进,使实验可信度大增。

三、开展课外兴趣小组

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已经无暇顾及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了,但是要想使物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外兴趣小组的成立却是不容忽视的好办法。所以我提议有条件的学校还是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让物理课堂上的知识在课下得到延伸。可以把各班对物理感兴趣的同学组织起来,成立物理课外兴趣小组,每周开展一次活动,由学校提供专门的教室,可以是物理实验室,提供一些实验器材,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开始时,可以老师规定一些实验,让学生动手探究,后期可以让学生自己自主动手实验。比如,课堂上老师演示的一些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做,当他们成功了,就会有成就感;如果失败了,教师也要鼓励,哪个科学家不是经过千百次的失败才成功的。让学生树立信心,继续实验,一次不行再来第二次,第三次,只要他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
我想如果能做到以上三点,那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就会大大的提高,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