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社会实践师资教育建设与纺织社会实践价值整合科研方法与

更新时间:2024-02-28 点赞:18746 浏览:758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桥梁,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文章在分析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和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内涵的基础上,剖析大学生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资构建现状对社会实践的影响,探讨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资构建与社会实践价值的整合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社会实践纺织专业师资构建
1674-4810(2012)21-0055-03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教育形式。总书记曾强调:“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在提倡素质教育体制的大潮下,社会实践在其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突破,但师资队伍的指导力度不够,以致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纺织专业由于其特有的技能性与操作性,更需要社会实践辅助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将师资构建与社会实践价值高效整合,向社会输送更多栋梁之才成为目前面临的严峻考验。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求

现代社会需要高素质人才,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十分必要。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身心素质等。这五种素质是大学生在当今社会的立足之本,也是他们将肩负的“将中怎么写论文www.618jyw.com
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使命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必然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

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素质教育应进行正确的定位,逐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切实做到思想道德与政治鉴别力的提高。

2.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的培养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首要环节,文化素质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表明人们在这些知识及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行为、情感等综合发展的质量、水平和个性特点。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不仅由其文化程度的高低决定,还与其是否具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关,是否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文学修养、音乐修养、艺术修养和审美修养等。一般来说,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其社会适应性较强,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不断提高自己,以谋求自身发展。

3.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需要从实践中获得,它是从事业务的人员在完成业务活动的过程中所具备的综合能力,是客户对业务员的主客观认知与认可,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其对外活动能力的总体评价。业务素质能反映出大学生的交际能力、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和处理事务的协调能力。良好的业务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认可,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增加社会财富。

4.创新(创业)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具体措施,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方向,是我国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创新(创业)素质是指大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把所学知识进行重新组合,并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包括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能力,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和追求创新型人才的社会,它是提高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5.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是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身体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等。心理素质是指大学生应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
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是将其他素质加以充分利用的保障。良好的身心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不良的身心素质可能导致大学生在情感、认知、行为方面出现与正常情况的偏差。因此,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载体。

二、科学认识纺织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高校普遍实行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而纺织专业知识广泛涉及机械设计原理和项目技术指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1.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纺织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条件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高校培养纺织专业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只学书本知识或单靠理论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自身学好专业的紧迫感、社会责任感和为社会作贡献的使命感。纺织专业学生只有在实践操作中才能深入理解各项机械运转指标,深化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纺织专业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夯专业基础,补查专业知识漏洞,为大学生成为高技能专业人才提供了基础保障。

2.社会实践活动是纺织专业学生肯定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发展自我效能感的重要舞台。社会实践活动能充实理论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氛围,大大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意识。
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深切感受真实的生活,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大学生就社会关系的成长、个体融入社会的体验、个人专业特长的学习发挥以及意志磨炼等全方位、全身心地得以实践,发挥个体的潜能,使大学生的“个体性”得以全面显示。纺织专业大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得到赞扬与肯定,接受错误与批评,立足专业平台,体验操作过程,了解运营生产线,积累一定的生活、工作经验,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从而增强自信心,实现自我设计、自我提高和完善。

3.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纺织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纺织专业学生由于学科限制,课程紧张,活动范围狭小,创新和实践能力相对较低。社会实践给了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给他们提供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平台,同时弥补了第一课堂的枯燥乏味,将知识传递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成为纺织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意识的重要培养渠道。
同志在重庆市考察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强调大学生要加强社会实践,做到知行合一,突出实践性。由此可见,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拓宽思路,发掘创意,培养创新能力。

4.社会实践活动是纺织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转化和拓展的重要平台

第一课堂中,学生以被动的方式接受理论知识,思维狭隘,多方面的知识不能有效地综合运用。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开放性,让纺织专业学生有机会独立进行具体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总结评估,从而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将自身得到的新认识与已储备的理论知识进行对照和比较,在此过程中逐渐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新的理论和知识。

5.社会实践活动是纺织专业学生进行自我定位的重要机会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不仅是知识系统和职业素养的养成时期,也是自我定位的过程。纺织专业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初步进行自我定位,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淀成阅历,为迈入社会做好准备。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背景下纺织专业师资建设现状对社会实践的影响

社会实践活动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实践活动是否能持久、广泛、深入地开展,关键在于是否拥有一支锐意进取、认真负责、结构合理、专业扎实的师资队伍。

1.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职责不清导致实践活动专业指导不足

目前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与简单的团日活动大相径庭,纺织专业社会实践更是如此。但轻实践重教育的观点在高校科研教师中已根深蒂固,社会实践活动依旧由高校团委组织和承办。教师和科研人员不愿担任指导老师,导致实践指导队伍几乎都由各院系行政工作者组成。指导老师由于缺乏专业知识,难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帮助和指导,易出现“轻过程、重结果”,只负责项目的审核和评优工作,实践过程由学生自主实施的现象。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队伍职责不清,造成职责缺失。

2.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非持续性导致社会实践易流于形式

由于社会实践未纳入正常教学日程,因而缺少一支专门的指导教师队伍。纺织专业类课题研究具有持久性的特点,指导教师队伍不稳定、缺乏长效机制,使实践调查难以深入。活动缺乏连贯性、系统性,没有成熟的模式和固定的内容不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3.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低效激励政策导致社会实践受重视度不高

社会实践制度尚未完善,诸多学院采取的是“精英培养”制度,学生参与覆盖面窄,学校虽鼓励大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但具体措施不多,经费支持有限。纺织专业学生在没有学院组织保障的情况下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工厂进行学习往往被企业当做赚取廉源于:论文网www.618jyw.com
价劳动力的机会,这种现象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企业不予以配合支持,学生热情度不高等方面的因素造成指导教师对这项工作没有和耐心,毫无工作激励性可言,重视社会实践更无从谈起。

四、师资教育建设与纺织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价值整合

针对师资构建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1.优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结构,加强社会实践的指导意义

行政工作者对帮助大学生理解“为什么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价值和现实价值”“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等问题具有标榜性的正确导向,这些是实现社会实践价值的基础。但因专业限制,思政工作者不能及时、正确地给予纺织专业大学生技术指导,这就需要专业指导教师的介入,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改变专业教师重视传统的理论灌输型教育方式,使他们充分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社会实践促进了教师的教学,使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充分的结合,同时,社会实践促进了他们面向社会的科学研究,使研究视野更加开阔、科研成果迅速转化。这样有利于实践与教学相结合,有利于加强社会实践的专业性和指导意义。

2.建立科学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激励体制,增强指导教师内驱力

指导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是学校教学机制对其不够重视。应将社会实践纳入正常教学计划中,根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律,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激励制度,创建科学的教师激励体制,从科研教学、经济补贴、与评定职称挂钩等方面激励指导教师踊跃参与社会实践,从而增强教师的内驱力。

3.重视对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指导水平

社会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相比具有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学有别于理论教学。“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建设高水平大学不仅需要教学、管理、科研方面的大师,同样也需要社会实践的大师。大多数刚从事教学事业的中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历,而多数的科研工作是潜心于科学理论的研究,对社会实践要求的把握难免有失偏颇。一方面,学校可以借助与企业、外校的交流机会来提升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邀请专业指导教师对社会实践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背景下,师资建设是纺织专业大学生实现社会实践价值的基础和保障,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社会实践体系,加强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这样才能使实践价值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麻坤.浅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教纵横,2012(4)
田瑞华.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再思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
[3]赖艳艳.志愿服务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推进作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4]熊翼、谯玫.浅谈暑期社会实践对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旅游教育管理,2011(5)
[5]李静.对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
[6]张雪松.试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队伍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3)
[7]安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师资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世纪桥,2009(4)
〔责任编辑:王以富〕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