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体育课如何上好体育课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15885 浏览:705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0-000-01
摘? 要体育教师如何上好体育课,根据学期体育计划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心理、生理指标进行量化,科学掌握运动量的大小,加强课后的信息反馈,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体育教师掌握情况后要对学期计划进行调整,科学安排体育课的内容。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教学体育方法
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只有上好体育课,才能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增强学生体质。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体育课呢?我认为,除了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外,教师还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根据学期计划认真备好课。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组织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

二、课堂教学灵活多样

课堂教学是上好一节课的主体体现,要抓好这一环节,就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准备活动

体育教学过程中,准备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学生活动不开各关节,在运动中就容易受伤,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对相关的关节充分活动开,如:跳高和跳远教学中,主要活动开胯、膝、踝关节;技巧和单杠教学中,主要活动开肩、肘、腕关节,准备活动也可采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如:短跑(50米)教学前,可安排“破网捕鱼”、“打死救活”等游戏,让学生在操场上相互追逐、跑动,学生在跑动中有加速跑、匀速跑、变速跑等,这样可加大关节的稳固性和承受能力,提高肌肉伸缩性与爆发力,之后,再进行50米练习,就能提高学生的短跑速度。总之,灵活多样的准备活动既能提高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达到各类运动的负荷指标。

(二)讲解与示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认真讲解动作要领,还要进行认真示范。要做到讲解清楚、突出重点、示范标准、动作优美,合理地运用讲解与示范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特点等具体条件,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各年级都反复出现的内容(如耐久跑、铅球、篮球等),可采用先讲解,后示范的教学方式,在学生对教材比较生疏的情况下,教师可采用先示范后讲解的教学方法,对一些集体形式下进行练习的项目(如广播体操、武术等),教师还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一边体会动作要领,一边跟着教师做出相应的动作,以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与理解能力,因此,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讲解与示范,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体育课堂效率。

(三)组织练习

学生练习部分是学生最活跃的时期。教师如果组织不好,学生便会发生混乱,争抢练习次数或是发生打闹现象,这样就容易造成练习中动作变形,以及学生受伤等,因此,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组织好学生依次练习,严格要求学生对动作的标准化,对错误动作出现时,教师要及时地进行纠正,可采用单独纠正或集体纠正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练习中可采用分组比赛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增强团结,加强学生集体主义观念,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

三、根据课后的作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体育课后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难度与学习后的信息反馈,对掌握难易程度有所知道,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性别、年龄、年级、体能状况、动作掌握情况有进一步了解,通过掌握学生情况后,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调整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指标,动作的难易程度,关心学生的健康,关心学生的课堂表现,关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一)课后学生的情况交流、及时掌握情况

体育教师每节课后要请体育委员调查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掌握动作情况要了如指掌,通过信息反馈后,体育教师要心中有度,每学期制订体育计划时作调整,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有一定的教学内容调整,根据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增加或删除教学内容,体育教师作局部调整。

(二)课后教师调查学习动机,了解学生喜欢的项目

对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对学生喜欢参与的项目要心中有数,在安排内容上体育教师有准备地做好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618jyw.com
课前的工作,这样体育教师在安排内容上有所准备,不断充实运动项目,对于学生喜欢的项目可以多安排一些,保证学生活动的质量,保证学生活动的内容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三)课后心理情况的测定、合理安排课的运动量

对课后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测定学生的运动脉膊,运动量大小,心理承受能力与心理变化,为下一节课合理安排运动量,体育教师心里有数,用科学的方法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课的前后运动量出现的次数,课的如何解决运动量的大小,比较完整解决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对运动量的掌握,运用科学的方法,测定学生课中运动量的分配,是否合理与科学,体育教师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总之,体育课的好坏,关键看体育教师如何安排,如何掌握科学的方法对体育课进行及时调整,不断完善体育对健康作用,体育课让每一个学生喜欢,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在运动中享受运动的快乐,快乐中学习运动技术,在快乐中学会掌握技术的方法,健康第一理念在体育课堂上充分体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