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作家河大出作家科研方法与

更新时间:2023-12-25 点赞:20796 浏览:939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个世纪的风云际会,一个世纪的深厚积淀,在欧美先进文化以及中原古典文明的熏陶下,河南大学作家群成为这所百年老校的精神硕果。同时,它也是整个20世纪中国文化的成果。
百年河大,世纪辉煌。一百年来,河南大学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方方面面的人才,而这其中也包括为数众多的作家。从建校之初到现在,河南大学走出的作家,不但走向全国,而且走向世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作家群体。10年前,河南大学90华诞,随着河南大学校庆丛书的出版,“河南大学作家群”不胫而走,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作家群”已成为河南大学一道独特的风景。
作家群是指文学发展中在一定地域或一定时期内集中出现的作家密集分布现象。在河南大学的发展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种密集分布的作家群体,这些作家的文化脐带,就是母校在非凡的岁月中所形成的学风和文风。追根溯源,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思想、文化上所做的准备不容忽视。首任校长林伯襄曾接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化教育和西洋文明教育。他的“明耻”“兴邦”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一个世纪的风云际会,一个世纪的深厚积淀,在欧美先进文化以及中原古典文明的熏陶下,河南大学作家群成为这所百年老校的精神硕果。同时,它也是整个20世纪中国文化的成果。

河南大学作家群的出现,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河南大学自己的选择。大学成了作家的摇篮,有的作家并不是学中文的,如吴强是教育系的,邓拓是经济系的,马可是化学系的,却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其中的缘由发人深思。毫无疑问,青春与校园文学氛围的碰撞,是作家产生的最肥沃的土壤。百年河大,名师荟萃。他们的言传身教,哪怕是无意的点拨,也会引燃学生心中想当作家的火种。比如,冯友兰、范文澜、嵇文甫等,他们热情支持青年学子的文艺事业,并且身体力行。20世纪20年代,中州大学的学生文艺团体“文艺研究会”成立,冯友兰担任名誉会长和该会会刊《文艺》的主编,并为创刊号撰写了发刊词,对青年学生追求“文艺事业”给予热情支持。《文艺》的目的明确、阵容广大,在当时的全国高校中是不多见的。河大师生的共同热心与努力,形成了珍贵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性促成了一种文化传统,那么,河南大学作家群的出现和发展,也就自然而然了。
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河南大学的文学社团及其所办刊物如雨后春笋,先后涌现出了晓钟文学社和《晓钟》文学旬刊、《心波》文学旬刊等。1930年,群星文艺社在《河南民国日报》上所编的副刊《群星》文学周刊,颇有影响。1931年心音社的《心音》文学半月刊,影响最大。1933年,村笛社创办了《村笛》文学半月刊,新生活社创办了《新生活》周刊。1934年,三三社创办了《三三》文学双周刊。这些文艺社团及其所办刊物,追求真理,勇敢地面对社会和人生,形成了河南大学优秀的文化传统。
层出不穷的社团和刊物对河南大学作家群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最典型地体现在抗日战争的非凡岁月中。“七七事变”之后不久,范文澜、嵇文甫、姚雪垠、吴强等河大师生就创办了抗日救亡刊物《风雨》周刊,并组织了“河南大学抗日游击战争讲习班”“河南战时教育工作团”。开封沦陷后,河大移至嵩县潭头,河大师生在那里成立了河大中原青年文艺笔会中心,创办《青年文艺》半月刊,在艰难的环境下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抗争。所有这一切,都是河南大学作家群最重要的文化资源,促使河南大学作家群逐步形成并日益发展壮大。
这里应该强调的是,河南大学的教师不仅是作家群的培育者,更是其中坚。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铸造了河南大学作家群这座丰碑。比如,徐玉诺、于赓虞、苏金伞、任访秋等。他们积极主持文化阵地,发表文学作品,有力地支持和影响了河南大学作家群早期规模的形成。
作为青年教师的徐玉诺、于赓虞,20世纪20年代就享誉中国诗坛,成为青年学子的偶像。1922年,商务印书馆就出版了徐玉诺新诗集《将来之花园》,这是河南省出版最早的一本新诗集,也是当时全国出版的9本个人诗集之一。他是河南省跻身中国文坛的第一位新诗人,被誉为“中原诗坛的开路人”。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鲁迅、茅盾、闻一多等人的高度肯定。叶圣陶专门为《将来之花园》写了上万字的评论文章,这在文学史上极为罕见!于赓虞是新月派诗人之一,他对新诗艺术的追求到了痴迷的程度,被称作“恶魔诗人”。他还开创了白话散文诗的新纪元。他一生写了近300首新诗,结集为《落花梦》《晨曦之前》等6本诗集。这样优秀诗人的言传身教,无疑成为河大作家群的催化剂。
任访秋是河南大学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人。他曾参与主编《晨星》,发表诗歌、散文、文学论文等。他师从钱玄同、周作人等著名学者。20世纪40年代应聘到河南大学后,他就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学校。1944年,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版。1945年主编《师友》半月刊,苏金伞在《师友》上发表了许多诗歌。1939年,苏金伞到河大任体育教师,其创作也进入了最旺盛时期。1946年5月,他在《中国时报》上创办并主编《诗与散文》不定期刊,先后发表了《遗弃》《摘棉花》等诗作。他大力扶植文学新人,如栾星的诗歌《知识分子的画像》,就在不定期刊上发表。他还与李蕤一起主编《春潮》文艺月刊,姚雪垠、李蕤、栾星等曾在这里发表文学作品。1947年,苏金伞又与李蕤一起创办《沙漠文艺》月刊,并不断发表诗作。
后来在河大任教的万曼、李嘉言、刘溶池、宋景昌等,也频频在文学刊物上发表文学作品。尤其是张长弓,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文学翻译并举。像嵇文甫这样的学者,20世纪40年代也坚持文学创作……由此可以看出,河大教师队伍对文学创作特有的热情。他们对河南大学作家群的发展和壮大功不可没。

河南大学作家群代代延续,若长河奔流不息,个中原因除作家自身的努力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求是、求实的学风。河大学人积极拥抱现实,而且十分注重文化修养,形成河大作家群重要的文化特色。上文提到的教师作家,他们创作与学术皆优。河大学子更是青出于蓝。如早期河大学子樊粹庭、王实味、吴源于:大学生论文www.618jyw.com
强、姚雪垠、邓拓、周而复等。他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登上文坛,很多人还是多面手,既能写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又能写评论、翻译。这种风尚代代相传,直到今天。其中最突出者是姚雪垠。他1929年考入河大,早期发表过一些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主编过《大陆文艺》和《海天》等文学月刊,还主编过《河南民报》的副刊《艺术》、《平野》等文学周刊以及《风雨》周刊,发表过《论元杂剧的扮演》《从吃菜说到张友仁君的画》等评论文章。他的这些文学研究活动对他的创作影响巨大。他的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被誉为抗战初期文学界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抗战胜利后,他又出版了《牛全德和红萝卜》《长夜》等中、长篇小说。另外,还有《春暖花开的时候》,其素材来自以河大学生为主体的抗战训练团。他的5卷本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更是家喻户晓,被认为是“五四”以来长篇历史小说领域的填补空白之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1932年借读于中文系的赵清阁,兼任着报纸文艺副刊的主编,她的一些作品就发表在自己主编的阵地上,并且还为上海《女子月刊》等报刊写稿。抗战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618jyw.com
初期,她主编的《弹花》文学月刊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在武汉、重庆产生过广泛影响。1939年,她出版了两部戏剧理论著作:《抗战戏剧理论》《抗战文艺概论》。她创作的抗战话剧,宣传国家至上,抨击卖国投降,一经演出,便反响强烈。她还是一位优秀编辑,抗战时曾编辑出版了老舍、田汉、梁实秋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李蕤也是这样。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曾主编过《渤海》文学期刊和多家报纸的文学副刊,还有上文提到的《沙漠文艺》文学月刊等。他早年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其中,诗剧《易水上》在当时引起积极反响。他还不断发表颇有见地的评论文章,如《作家的主观与社会的客观》《评〈子夜〉月刊》《死的气息》等。
其他还有贺肇弗、刘如水,他们都主编过文学刊物,发表有大量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以及文学评论、文学理论的文章。所有这些,都表现出河大作家群对自身理论素养的重视,而理论的根基与支撑,使河大作家群保持着厚重的文化气息。这也是河大作家群一个醒目的文化特点。
河南大学作家群在注重自身文化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的同时,十分关注社会、关注民族与国家命运。比如,范文澜虽然讲授的是古典文学、历史,但他积极投身现实斗争,主编过《大时代》和《经世》半月刊。后来“投笔从戎”,被人誉为“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他是河南大学的一面文化旗帜,深刻影响着河南大学的文风、学风建设。他所参与创办、编辑的《风雨》周刊,在某种意义上可看做是河南大学作家群的演兵场。《风雨》周刊在当时影响很大,后来发展成为河南省委的机关刊物。许多南来北往的作家、进步青年都通过风雨社的介绍,走向西北、走向延安。《风雨》周刊的创办和发展,鲜明地体现了河南大学作家群身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著名剧作家樊粹庭,1919年14岁考入预校,在校学习10年,成为河南大学培养出来的第一个文科硕士,曾供职于省教育厅,致力于河南的社会民众教育事业,为河南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对豫剧情有独钟,后来就弃政从艺,专注于豫剧的改革,用毕生的精力把豫剧从高台带进了剧场,并推向全国,成为和京剧一样的大剧种之一。抗战爆发后,他成立“狮吼剧团”,取“国难当头,睡狮猛醒,抵抗日寇”之意。1937年11月,《河南民报》报道:“狮吼剧团两月来,募捐抗敌经费一千五百元以上。编排抗日剧本,编成上演者有《涤耻血》《歼毒计》等剧,激发民气,深刻感人。全剧团又减食购买公债,堪称热心救国之典范。”他一生共创作、改编剧本60多种,是中国戏曲文化史上罕见的集编剧、导演、戏曲教育、文化传播于一身的全能艺术家。豫剧因他而精彩,他因豫剧而辉煌,被誉为“现代豫剧之父”。
作曲家马可,1935考入化学系,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抗战爆发后,他发起组织河南大学“怒吼歌咏队”,创作了《抗日五更调》等作品。后在冼星海的感召和引导下,他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巡回演剧第三队,到农村、工矿宣传抗日救亡,并创作了《保卫洛阳》《守黄河》《游击队战歌》等大量宣传抗日救亡的作品。1939年抵延安,参加了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为河南大学作家群增添了极大的光彩。吴强也是这样,1936年考入教育系。抗战爆发后,他毅然离开母校,组织战地话剧团,宣传抗日。他结合斗争实际,相继创作了反映抗日斗争生活的短篇小说《激流下》,散文《夜行》《老黑马》等,先后发表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上。他也曾参与创办、编辑《风雨》周刊。后来投笔从戎,参加了新四军,多年的军旅生活,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他为新中国捧出了一部《红日》,也为河大作家群抹上了重重的一道霞彩。
河南大学作家群的形成和发展告诉我们,没有深厚的文化理论素养,不可能创作传世之作;而如果不走出书斋,走向广阔的社会大天地,同样不会有伟大的作品。只有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相结合,勤奋思索,直面人生与现实,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大手笔。河南大学作家群具有英勇无畏的文化精神,诸如范文澜、姚雪垠、周而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他们都曾受到当局的迫害,或开除,或辞退,但他们从未因此而停止斗争、进取的步伐,并且以此为动力,把特殊的经历沉淀为多年后深刻的记忆,为他们的作品增加了难得的厚重。

河南大学作家群的发展,与20世纪中国文学同步。整体上可以分为三代。在河南大学读书、工作和生活过的作家,依据年龄和求学时间的先后,1949年之前的为第一代,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为第二代,20世纪80年代至新千年的为第三代。
值得关注的是,当第三代作家闪亮登场时,第一代作家虽年逾古稀,但仍笔耕不辍,如苏金伞、吴强、姚雪垠、周而复、赵清阁等,第二代作家正值创作旺盛期,如曲春山、孙广举、李洪程、王怀让、鲁枢元等,这样在20世纪十年代,三军相会,形成蔚为壮观的河南大学作家群三世同堂的局面。姚雪垠以《李自成》第二卷震撼文坛,获得茅盾文学奖;苏金伞的诗歌如重新喷发的火山,激起一片片、一阵阵掌声和涛声;周而复在完成《上海的早晨》三、四卷之后,晚年又推出两部力作:长篇叙事诗《伟人周恩来》和六卷本的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后者被誉为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获“五个一”工程文学奖。第二代作家中的孙广举以散文《鸟情》《星云月三赋》在文坛异军突起,同时,他和刘增杰、刘思谦、王文金、张俊山、余非、鲁枢元等人一起构成强大的文学理论和批评阵容,使人刮目相看;屈春山的散文为故乡开封描绘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卷;尤其是王怀让的诗歌,以大江东去般的,热情讴歌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其代表作“三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光荣的名字:河南人》《中国人:不跪的人》,“三作”——《诗为杨皂而作》《诗为杨皂再作》《诗为杨皂三作》,更是成为全国著名的朗诵作品,在读者中广为传颂。另外,还有李洪程、苏文魁、孔令更的诗歌,夏影、万伯翱的散文,张凤礼的儿童小说,张惠芳、王刚的报告文学,李晓燕的小说,吴建勋的校园诗歌,彭燕斌的港台文学评论等,也都在这个文化时空中引人注目,一些作品还在全国引起过轰动。这一代作家,虽然大多数都是“业余”的,但他们执著、勤奋,工作、创作双丰收。他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河南大学作家群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河南大学作家群的第三代阵容更加宏大。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作家群自身的文化接应。源于:初中英语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