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就业指导加强就业指导工作,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更新时间:2024-04-19 点赞:17650 浏览:7327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计划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总量不足的前提下,高校只管培养,不管就业,很少花精力去做就业指导工作,更不可能把就业率作为对高等学校办学的一个衡量标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已经成为配置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基础,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出现局部的和结构性的供大于求状况,这就需要把就业工作摆上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深入思考如何通过深化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切实抓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促进毕业生就业。
一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在较长时期内,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是我国的一项全局性重要工作。云南省经济相对欠发达、基层农村贫困度深面广、待就业人口持续增长、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就业岗位有限,就业工作面临许多困难,任务艰巨,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但经济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将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的社会条件。
普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事关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及其家庭的幸福,事关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就业率的高低,对学校的发展方向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深刻领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
1高校毕业生就业直接关系到人才强国的百年大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2年世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平均水平为17.8%,发达国家为61.1%,我国刚达到15%,特别是从业人口中具有专科及其以上学历的不到5%,这反映出我国劳动者素质偏低。目前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正往纵深方向发展,各项事业建设急需大批人才。高校毕业生不是供大于求,而是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树立人才强国战略思想,努力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的目标,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的历史责任。
2高校毕业生就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普通高校自1999年扩招以来,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如果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无业可就,家长的教育投资就得不到回报,其“望子成龙”的愿望就无法实现,他们将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对扩招的感激就会变成“抱怨”,这不仅影响高校的形象,还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能否让毕业生充分就业,直接关系到扩招成果的巩固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因此,尽最大努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是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体现,更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
3高校毕业生就业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国家的一件政治大事,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毕业生是社会就业群体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知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影响力大,是关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给毕业生以满腔热情的人文关怀,全面审视我们的各项工作,克服困难、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工作,让毕业生充分就业,以稳定改革发展的大局。
二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对策
经济体制的变原创论文www.618jyw.com
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客观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已经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标准。面对市场,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的结构问题,龙头是毕业生的就业,关键是要进行制度创新。下面从就业的角度,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做如下思考。
1以就业为导向,转变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高校必须树立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人才观。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并不意味着学生走出校门就是人才。要成为人才,就要使毕业生能就业、能创业,并且有能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才的价值。高校必须树立市场经济体制下新的发展观。学校要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就业和提高就业水平,积极推进科研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充分发挥高校的职能作用。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今后推动高校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也不是哪一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只有转变观念,面向市场,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让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充分体现应有的竞争力,学校才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
2加强毕业、就业、创业教育,以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每年我们提供的就业职位数与毕业生的比例均在4:1以上,但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单位的只有10%。“有业不就”则是学生就业观念方面的问题。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让毕业生充分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我们要帮助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体制、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职业观、择业观。利用“两课”教学、学生党团活动、主题班会及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势,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走向基层、走向农村、走向非公有制企业、走向艰苦行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与服务人民结合起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加强创业教育,就是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准确地把握创业机遇和有利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自主择业、勤奋立业、艰苦创业和终生学习的思想观念,大力倡导并积极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毕业教育,就是通过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进一步坚定服务于祖国、奉献于人民的意识和责任感。引导毕业生树立“今天以母校为荣,明天以工作业绩为母校增添光彩”的集体荣誉感。严格按照毕业教育程序开展工作,认真组织毕业生完成教学实践、论文答辩、毕业鉴定等工作,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安排好毕业典礼,通过庄严而神圣的仪式,使学生受到一次终生难忘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走向社会。
3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以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问题
“基层”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也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以及自主创业个体。从我国的社会实际来看,吸纳社会劳动力最多的是基层,这一点不可否认。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日益成为社会普通的劳动者,成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也必然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多的地方。基层天地广阔,打开这一空间需要时间,如果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加大工作力度,抓紧时间开展工作,力争短期内形成积极导向,工作抓出实效,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时可以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4切实做好形势与政策教育,让学生准确把握就业形势
首先,要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专业前景,客观分析就业形势,正确认识就业与深造、职业与事业、立业与创业的关系。其次,要宣传党和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和关心,宣传各级政府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就业信心。高校要发挥“形势与政策”课的作用,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广泛收集人才需求情况,让毕业生了解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有计划地邀请地方党政负责同志、知名学者、企业家、成功校友等来学校举办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和先进事迹报告会、座谈会,让学生多形式、多渠道地了解就业形势,把握相关政策精神。
5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学生在考虑到就业问题时,很多问题需要自己决策,很多工作需要自己去做,在理不清头绪的时候就会产生心理压力。我们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可以先考虑的事先考虑,可以先做的事情先做,尽早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帮助学生处理环境适应、求职择业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通过开展专题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活动等,缓解部分学生因就业压力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切实减轻其心理负担,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6建立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高校的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我们要通过机构建设、队伍建设、场地建设和一系列制度建设形成毕业生就业的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建设,充分发挥就业指导课的积极作用,从新生进校开始,贯穿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把就业指导与专业教育、德育教育结合起来,统一计划,统一落实。要加强就业指导的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高效、准确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需求信息。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随时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不断加强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队伍,通过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个性化,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7加强就业统计,落实就业评估
高校职能部门要认真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工作,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对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总结,为学校的教学改革、学科专业调整提供依据,真正发挥好就业的导向作用。院系要强化就业统计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和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教育部规定的统计标准和要求,与毕业生保持联系,随时掌握他们的就业情况,为学校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认真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落实好就业目标责任制,不断完善考核内容、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抓出成效。年终就业率高于80%的院系,教学评估定为“优秀”等级,75%以上的院系定为“良好”等级,就业率在80%以上、名列前三名的院系,学校给予奖励。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