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成因语文教育目前状况、原因与对策电大

更新时间:2024-04-15 点赞:29385 浏览:1327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前语文教育现状是教学成效不高和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兴趣日趋下降。笔者针对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找出其中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语文教育;现状;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一、语文教育的现状

在大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当前语文教育现状如何?这恐怕是语文教育者倍感头疼的话题吧。
首先,语文教学成效不高。用最多的课时进行语文教学,却没有明显的提高效率。并且,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的兴趣日趋下降。近年,来自各地的报告表明学生对语文的态度发生明显的变化,已由喜欢到厌恶。有的学生曾这样说,当新书发下来的时候,我们最想看的就是语文课本,而最不喜欢上的也是语文课。当前语文教育已经被异化,无法满足学生内心的需求,也没有给学生指明一条语文学习的科学之路。

二、成因探析

造成当前语文教育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是高考的制约因素。目前,人们对高考的认识仍欠科学,高考的运作方式仍欠完善。受语文教学内容的模糊性和教学任务的多重性等因素影响,在大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育陷入一个尴尬的局面——既要应付高考,提高考试成绩,完成教学“任务”,又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是受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便成为教育者追求的两块“圣地”。教育具有功利性,这是不可否认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与成长,并培养出社会、时展所需要的建设性人才。教育要实现其目的,必然带有功利性。但是教育的功利性并不是简单地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而是全面的促进人的发展与成才。
三是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评价定位,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从学生的情感体验、生命发展等方面来对学校教育水平做评价定位。考试作为一种制度存在本身是没有异议的,问题出现在我们对考试的态度和对学校教育成果评价定位采取了简单唯一化的方式。对学习学校教育考核应该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定位以简单的考试成绩和当前升学率为标准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易把教育导向异化。
四是违背教育规律,忽视学生的个性生命差异,缺乏对其生命情感的关爱。教育的实施过程是建立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这三者的和谐统一基础上,以受教育者为起点,最后又回到受教育者,以激发其潜摘自:学术论文翻译www.618jyw.com
能并发展其个性和优势,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人。当前,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却往往忽视学生的这种个性和生命品质的培养与发展,尽可能的抹杀这种个性和生命品质,以培养具有共性的人为目标。

三、对策与建议

语文教育是极具个性和魅力的教育,成功的语文教育是师生双赢、共建和谐愉悦的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王国。

(一)认识学生主体,关爱其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和情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首先,必须认识和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储备极其接受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就是人学。不了解孩子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在此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其次,倾听学生对语文教育的要求及其评价,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言论或评价来看,学生的内心深处对语文学习是充满希望和温情的。他们心中的语文课是美好的,是快乐的。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抓住学生这种心理渴求,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用爱去感动他们内心的琴弦,用知识去点燃他们希望的火把,共同搭建一个语文教与学的欢和生命乐园。
再次,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和兴趣爱好,激发其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曾说,有关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语文教育应该重视对学生情感世界的洞察与完善。任何人的认知都离不开情感。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和兴趣,激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在认识学生主体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情感,结合课程标准,选择、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情境
首先,明确语文教育目的,即教的目的和学的目的。
“传统”的语文教育往往忽视这个问题,而只是简单的跟着课本和教参讲,缺乏教与学的主动性和目的性。这种教育很难激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由于语文考试与语文教学相分离。这就必然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影响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心情,语文教育也就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在实施语文教育之前,必须明确语文教育的目的,做到心中有“竹”,有的放矢。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实现教育目的为基准。
语文教学内容不像其他课程一样,是确定的,是唯一的。由于语文教育是语言、文化、民族情感等的综合教育,其教学内容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鉴于此,在具体的语文教育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是灵活多样的。但其前提是无论选择什么教学内容都必须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为基准。

(三)兼顾其他,以防走极端——和谐才是美。

首先,端正教育观念,别急于求成。
教育观念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也可以阻碍教育的发展。这主要在于我们对教育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教育观念来指导我们的教育。为了防止我们的教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必须端正教育观念,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不要急于求成,要理智、科学的思考当前教育。
其次,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共建和谐愉悦的教育大环境。
教育是指采取一定的手段、方法等,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生存素养和人生品位,培养社会、时展所需要的建设性人才,促进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人类活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和权力,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和权力。要把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者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和谐愉悦的教育大环境。语文教育更应该如此,这是由语文教育的性质、目的所决定的。语文教育更应该生活化、社会化、历史化。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