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9294 浏览:3495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情感教育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借以来促使学生朝着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全面进展。

一、重视情感教育,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进展

所谓情感指的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属于特殊的现实反映形式。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在其成长的历程中总是会接触到社会上各式各样的事物、景象等等,并对这些现象会产生一定的感受和态度,同时如果事物正好属于他们所需要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对其产生肯定的态度,此时会激发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而情感教育就是以人的情感为进展基础,结合一定的事物背景来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在教育中,情感教育直接联系着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尤其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如:英国优生学者、心理学家高尔顿早就强调过“热情”在人的智力活动中的作用,他说:“我认为,不有着没有热情的智力,也不有着没有智力的热情。”他这里说的“热情”在心理学称之为“情感”。情感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下成长、进展的,由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情感教育,对学生实施真正的关心、关切,促使师生之间和谐联系的形成,在此基础之上,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内在的品质、素质等等,促使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以情感教育为诱导,稳定学生情绪

在教学历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学内容,适当开展能够激发学生情感教育能力的内容。早在1894年美国心理学家就提出了学生的情绪、感觉等与其学习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可以说,学生的情绪是否稳定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尤其小学生,他们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正处于性格塑造、情绪进展的关键时期且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不稳定的情绪,严重缺乏自我制约能力。鉴于此,教师应制订适合小学生情感进展的教学内容,以情诱情,促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进而以情感来疏导学生不稳定的情绪,如:自卑、羞怯、罪恶感、焦虑、烦恼、嫉妒、沮丧等。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制订了多个情感教育方式,借以来稳定学生的情绪,促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如:制订学生——他人——社会的情感教育方式,即:让学生首先进行自我浅析,清楚的认知自我;之后,拓展到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口语表达能力、自信心等;最后至社会,确保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社会环境、危机等,强化自我心理教育;还可以结合教育内容,构建一定的教育情境,让学生扮演其中的某一角色,在活动中增强体验,以而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借以来宣泄自己的情绪。此外,还经常举办“体验分享”、“心理剧场”等活动,强化情感教育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凸显其效果。

三、强化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品质

1.通过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调控、激励能力。在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历程中,其主要目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认识能力,以而能够清楚地表达自我情感和情绪,最终能够达到情绪的自我制约、激励能力。当学生具备一定的情绪制约能力之后,才能形成健全人格。如:笔者在教学中采取敏感性训练、自我知觉训练、自我表达训练、自我制约训练等等,提升学生的认知、调控、激励能力。
2.通过情感教育加强自己对他人的认知、了解、交往能力。小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对于任何人、事都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尤其现在小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在与人沟通、交流方面比较欠缺。教师可以运用小学生爱体现自我的心理特点来举办一些活动,帮助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联系,进而以情带动他人,在实践交往历程中加强自我对他人的认知和了解,提升自我的交际能力。如: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冲突、礼让、尊重他人、竞争与合作的小品活动,促使学生掌握并运用技能。这样运用情感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促使健康教育的进展,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总之,情感教育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且都有着很强的操作性,教师可以结合其内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活动,以情感为基础,直观地、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情感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多时候他是一种心理进展方式,作为教师,应合理运用情感教育,最大限度的凸显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全面推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进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区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张晓楠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