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探析如何培养中学生健康心理

更新时间:2024-02-16 点赞:18964 浏览:840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健康心理是人才终身进展的需要,中学作为特殊的心理成长阶段更是培育健康心理的关键时刻,而我国的教育教学制度、策略却显著滞后,令人甚忧。本论文试图以心理健康课程的构建,各学科与心理健康育的联系,资源的整合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寻找培养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心理心理健康培养
1672-1578(2012)06-0203-01
中学阶段不仅是学生大量汲取知识、培养能力、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丰富情商的重要时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人格、能力等全面进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进展的需要。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处于不确定、不稳定的形成之中,现代社会的快速进展,网络的崛起,各种观念和意识的渗透速度太快,而中学生自我心理判断能力的进展则相对滞后,造成学生心理的不健全、不健康,将会给以后的进展缺乏良好的心理基础和内在动力。
针对这种情况,结合自己对中学生健康心理培育的深思认识,本论文以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简单探析,为探寻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策略、途径提供借鉴。
1 构建独立的中学心理健康课程,进行直接独立的心理健康引导
我国在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虽也提出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但是目前的中学课程设置中有语文、英语、数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等,而没有独立的心理健康课程。对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只能是通过讲座和其他的间接途径,加上应试教育考试制度仍然占据主要教育市场,学校的健康心理教育也就无路可走,束之高阁了。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论述和实践探讨,根据我国教育实际,积极构建独立的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将其纳入中学课程之中,摆正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以制度上加以保证,并在教育实践中贯彻实施。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直接正面的引导,使其知识能力的增加和心理健康的增加趋于同步,并互相推动,不再培养像马加爵那样具有高知识、高能力,但心理扭曲、不健康的大学生。不要再等到中学生进入大学、社会再花大力气进行心理健康矫正,到那时可谓晚矣。
2 注重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渗透健康心理的培养
教师应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思维、价值观等心理因素的渗透,应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各学科有机地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其他各学科的教育中吸取有益成分,其他学科也应以培育学生能力、健康的心理为目标,让心理健康教育延伸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主动地在各学科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让学生在知识能力的进展中,不知不觉得形成健康心理,塑造学生全面进展的人格。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因其负载的传统的文化道德内涵,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历程中渗透对学生为人处世、学习态度、情感、性格、气质等心理因素教育,淘冶学生情操,进行正确的心理文化导向,形成健康的文化思想。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态度,细致和沉稳的心理。再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历程中,适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价值评判和思想引导。在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上,形成知识、能力、心理等身心内外的全面进展,同时也会推动学生各学科学习。教师只要充分挖掘各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并以各种形式渗透,就会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智商和情商同步进展。
3 整合、开拓健康心理培育资源,实现多元化
中学生因其年龄阶段的特点,知识能力缺乏,心理评判的不改善,对于学校教育和外部社会环境压力和困惑是时时有着的。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普通的,并不是特别专业的,在现实中部分学生会出现心理健康的不足,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凸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大部分学校中已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友、上网等进行专业引导。这种做法应全面普及并切实开展,让所有心理不足的学生及时得到治疗,不再越积越多,最终心理崩溃,厌学、退学,与社会格格不入。
健康心理培育的资源是多元化,不仅要重视是学校教育,还应重视家庭、社会等资源的教育,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培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和睦、幸福、、改善的家庭环境能推动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反之则有可能导致心理的扭曲、封闭。如离异家庭孩子大都有着心理孤僻;不和睦、不家庭的孩子有着好斗、焦躁;特别现在农村留守家庭孩子缺乏爱心,自由散漫,不信任父母、社会,不愿与人交往。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利用得好就能染出好的布料,利用不好就会染出难看的废品。如果社会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使学生对社会在心理产生困惑、迷茫、恐惧,甚至扭曲。学校和教师应不断开拓和整合更多的心理健康培育资源,开展家长会、社会调研咨询、经验交流等活动延伸到家庭和社会等更多地方,使之成为系统,通过多种形式如讲座、会议、文字阅读等更好的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服务。
健康改善的心理素养是实现人才可持续进展的心理基础,培养方式应随着社会的进展与时俱进,教育管理者应不断改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升心理健康培育的策略,才能塑造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新型公民,提升我国新时期人才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