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浅谈农村特殊家庭子女教育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15800 浏览:6956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农村中家庭背景具有特殊性的家庭,如隔代家庭、贫困家庭、寄养子女、父母再婚等,来自于这类家庭的孩子往往有着着不少心理偏差,如孤独、自卑、猜疑、偏执、自私等。这种心理情况,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业和成长,而且对他们整个人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加强这部分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只要对待学生充满爱心,勤观察,多动脑,长深入,勇探讨,细帮助,一定能教育好农村特殊家庭子女。
【关键词】特殊;家庭;子女;心理;教育
1009-5071(2012)07-0063-01
我生长在农村,以教于一所乡镇中学,担任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所带的班级中,特殊家庭的子女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所谓特殊家庭,是指家庭背景具有特殊性的家庭,如隔代家庭、贫困家庭、寄养子女、父母再婚等,来自于这类家庭的孩子往往有着着不少心理偏差,如孤独、自卑、猜疑、偏执、自私等。这种心理情况,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业和成长,而且对他们整个人生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笔者越来越感到,加强这部分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 隔代子女的心理及教育
一些离婚夫妻为了追求幸福,把孩子像包袱一样甩给父母,或夫妻双方外出经商、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共同生活,这样就形成了隔代组建的特殊家庭。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失去了父母的直接关爱,却得到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过多的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宁肯自己多受累,也不愿让孩子“受委屈”。这种生活上偏爱,甚至迁就,养成了这些孩子的自私和懒惰,缺乏必要的教育和管束往往导致这些孩子的散漫和失控。对这类学生,既要向亲娘一样体贴,又要像后娘一样狠心。在生活上要关心他们,给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在心理上要贴近学生,与他们平等的交往,使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在教育上要严格要求,要狠下心来,如果“软”的不行,就得来点“硬”的,要敢于针对他们之中的那些毛病下死手。一个教育工作者有看待学生宛如看待自己子女一样神圣的情绪,就会平添一种责任,平添一种压力,就会想方设法把自己的学生教诲成人,教育成才。
2 贫困家庭子女的心理与教育
在农村,由于种种理由,有些家庭仅仅能够维持生活,这类家庭的子女,往往成绩突出,但看着穿名牌,出手阔绰的富家子弟,不免自卑,不敢面对自己的出身,他们的性格中缺少的是自信及坚强的信念。
针对这种情况,我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我,着重培育他们的自信心,坚强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告诉他们“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试想如果贝多芬“没有扼住生命的咽喉”又怎么会有《月光曲》、《命运》等佳作传世呢?如果爱迪生因为贫穷而放弃实验,人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用上电灯?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宏大的理想和抱负,又怎么有新中国的解放呢?要相信苦难是最好的学校,学习转变命运。
3 父母再婚子女的心理及教育
父亲或母亲去世的打击刚刚过去,现在又来了不速之客——继父或继母,对于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来说,大都不能理解父亲或母亲,做出的反应往往是愤怒、排斥、甚至我行我素,破罐破摔或是有苦无处诉,孤独、压抑。重组家庭的孩子往往更需要爱,需要真诚,需要情感的心理沟通。简单的说教难以奏效,必须抓住契机,适时突破寻找一条通向其内心世界的途径。要以深厚的情感爱孩子,这是最重要的一条,只要家长真心爱孩子,付出你真诚的爱,孩子是能够和家长建立起感情的。人心都是肉长的,真情就能打动人心,在感情牢固的基础上再进行教育效果就高了。如2007届一女生,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又有了一个弟弟,家庭条件较差,表面上看来,她爱说爱闹,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可是我们一旦学到关于母爱的文章,她都会低下头不说话,也以来不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家庭,发现这一反常现象后,我以侧面了解到继母对她并不好。无论冬夏,继母都要她早上五点起床,收拾屋子,做饭,干活。当她写作业或看书的时候,继母总是说:“整天不干活,看书有什么用?”
了解到这些,我心里如刀绞一样难受,这个孩子过早地失去了无私的母爱,过早地承受起了家庭的重担,过早地饱尝了人间的冷暖。为了帮助她,我悄悄垫上了书费,作业本费,还选拔她担任卫生委员,在活动中重视她,培养她,培养她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这样,她与我变得无话不谈,我成功地走进了她的内心世界。另外,及时与家长沟通,转变了继母对女儿的态度,转变了读书无用的观点。
4 寄养子女的心理及教育
在农村,重男轻女的观念依然严重,有些家庭为了躲避计划生育的追查,就把二女儿、三女儿寄养在亲戚家。这些孩子成熟较早,性格内向、敏感,做事小心翼翼,寄养在亲戚家的孩子还会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他们羡慕周围备众多的爱包围着的孩子,甚至产生嫉妒的心理。对于这些孩子,他们需要真诚的关心和耐心的疏导。班主任老师应该要经常与其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家庭情况,帮助他们系习得一些有关孩子成长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来教育孩子。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安慰,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进展。如2007届学生有一女生,3岁被父母送到外婆家,11岁被父母接回来。她在作文中写到:我想念外婆,想念那个背着我、哄着我的舅妈……我被骗到了火车上,骗到了这个家,所有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我不属于这儿,这不是我的家……这种抵触情绪一直持续到了初中。
作为班主任,我通过各种策略和她沟通,最行之有效的就是多关注她的日记,多站在她的角度上去深思,体谅她们,关心她们。时间长了,她对我产生了信任,也就愿意把心里的小秘密向我倾诉,而我也会把对她们的要求传达给她们:乐观些、活泼些,发扬自己的长处,为班集体做贡献……其次,联系家长,双方共同教育,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心理和在校体现,共同探讨教育策略,交流教育经验,使家长多和孩子谈谈心,给孩子更多关爱的同时更应严格要求。
总之,作为班主任,只要对待学生充满爱心,勤观察,多动脑,长深入,勇探讨,细帮助,一定能教育好农村特殊家庭子女。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