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浅谈抗挫折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17687 浏览:8023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自以我国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防止了我国人口的自然增加率,为提升我国人口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也出现了“独生子女不足多”的倾向。
在优越、顺利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受到家长的娇宠。结果由娇宠养成任性、脆弱、追求享受、缺乏独立性等弱点,社会学专家称之为“温室效应”。在“温室”中成长的孩子自尊心太强,却又意志薄弱,很难经受挫折,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很差,遇到困难束手无策,跌倒很难自己爬起来。常常听到某市重点高中高考落榜的学生服毒,后因抢救及时才得以获救,有些甚至就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学生为将幻想、希望变成现实,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作刻意的追求。但是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挫折会给他们带来紧张状态和失望、压抑、沮丧、忧郁、苦闷等紧张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
挫折会使学生失去自信心,终日烦恼多端,产生自卑情绪,意志不坚定等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
但挫折并非是一种垃圾;有时它反而是一件宝,这就得看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家长、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面对挫折时,做出积极的反应。
根据产生挫折的性质,可以将挫折分成三种:
正向挫折:这种挫折,产生的目的和动机是正确的,但由于周边的环境、群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产生的挫折。
反向挫折:它产生的目的和动机是错误的,需要是不合理的,是违背现实规律的。
中性挫折:这种挫折具有不确定性,主体本身无对错之分,如父母离异导致学生产生的挫折。
三种挫折产生的理由各不相同,有产生于自身的,如个体生理因素、人际交往不适等;有产生于周围的其他各个因素,如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
强者视挫折为一笔难得的财富,是垫脚步石,磨刀石。在受到挫折时,总能战胜它,并勇敢地站起来。
面对温室中成长的苗儿,家长、社会、教师要做的很多。就教师方面而言,我们要把教育革新落到实处,切实地减轻学生负担。
“自古雄才多磨难,以来纨绔无伟男”。别林斯基曾说过:“逆境是最好的大学”。巴尔扎克也曾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人才是一块垫脚步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我们应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希望”是可能获得成功的,看自己做了多大的努力,如果做了,但没有获得成功,说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不足,还需要在自己的身上找到答案。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这句话不应只在学习上,更应该是在生活上、心理上。学生受挫折时,教师应做好引路人的工作,正确、积极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做生活中的强者。
教师要学会认真倾听心声,及时帮助学生化解挫折。通过成功例子,教会他们度过挫折的策略,让他们理清思路,正视现实,必要的时候,学会适度宣泄。
为了能更有效地适应成长及成年后的环境,磨练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可以通过体育劳动锻炼等策略培养耐挫能力。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噪音、拥挤的环境等会使学生受到的挫折加固,进一步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身体。另外,让他们去寻找“绿色”,如清澈的小溪,郁郁葱葱的树林等。对自然环境美好的体验可以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产生一种美的、积极向上的、健康的体验。自然环境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同样有利于学生的身心进展。
当然,在教师这里做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须加上家庭、社会的关心。
家庭的特别关爱是造成温室小草效应的很大因素,很多家长,尤其是学生的祖父母一辈人不懂得如何正确地关爱孩子成长,成了现在社会的一大弊病。教师要经常性地进行家访,与家长聊天,开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孩子成长阶段可能出现的不足;请专家给家长开讲座,提出各成长阶段不足的解决办法,这样对于学生家长更有说服力。
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真正地关心、关爱学生的成长,才能使当代的学生茁壮成长。在适度的挫折激励下,成长为能搏击风雨、不断前进的雄鹰,才能直面未来严酷的社会竞争。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