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理由浅析

更新时间:2024-03-01 点赞:6267 浏览:216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校辅导员扮演着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担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并直接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由于多方面理由造成的高校职业倦怠不足对高校及学生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论文介绍了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概念及体现形式,以五个方面浅析了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理由,并总结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危害性。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体现形式 理由浅析 危害性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定义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首次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的概念,是指人们在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大及工作压力大条件下所产生的身心疲惫的状态。结合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把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定义如下:在多元化的思想道德意识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长期面对复杂的工作任务,受社会、高校、自身等各方面理由影响,所产生的一系列消极的意识和行为方式,并对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及本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体现形式

高校辅导员面对着复杂的工作内容及沉重的工作压力,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职业倦怠的主要体现有:

(一)情绪方面

情绪衰竭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最显著的体现症状,也是职业倦怠的核心维度。体现症状为情绪低落,处于极度疲劳状态,精神不振,易怒和烦躁。辅导员对工作缺乏主动性,消极怠慢,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没有计划性和规划性,丧失敬业精神;对学生没有耐心,态度差。有的甚至生活态度也变得悲观冷漠。

(二)行为方面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行为主要体现在工作被动,疲于应付,缺乏积极性及革新精神,对学生的不足处理方式简单,辅导员转岗意识强,寻找机会调离辅导员工作岗位。

(三)生理方面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生理体现为容易疲劳、失眠多梦、内分泌失调、抵抗力下降,甚至心理不足突出,处于亚健康状态。

三、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理由浅析

(一)社会支持度不高

高校作为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社会对高校的期望值高,但对辅导员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度不高,没有认识到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很难获得积极和及时的肯定,造成了辅导员的心理反差;同时,作为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实际上处于两个群体边缘化的地位,甚至处于孤立状态,容易造成辅导员的失落感。

(二)职责不明,多角色冲突

高校对辅导员的管理方式有着差别性,职业内涵也比较模糊,辅导员不仅担任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还要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以事班级管理、公寓管理、心理咨询、社团指导、安全教育、党团建设、催缴学费等事务性工作,还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围广泛,涉及内容较多,造成了辅导员的多角色冲突。

(三)责任大,工作压力沉重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上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大批“80后”“90后”的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个性差别大,心理素质差,自理能力和自律意识不强,恋爱、社交、就业等出现的不足也比较复杂,涉及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辅导员担负着学生的安全责任,很多辅导员要求24小时开机,突发情况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加上近年来,校园事故频发,社会以及领导对辅导员对于学生的日常管理施加压力,造成辅导员工作压力过大。

(四)薪资待遇差,出路不畅

目前,我国的高校辅导员长期处于“工作压力大、待遇落实少”的状态,甚至有辅导员认为自己是“最便宜的保姆”,感觉付出的劳动及所得的酬劳不成正比,同时,在培训进修、职称评定、干部提拔、晋升进展等方面,辅导员也不占优势,多数辅导员并不看好自身行业的进展前景,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五)个体因素的差别

由于个性特点及心理素质的差别也是造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主要理由之一。由于工作方式的特殊性以及工作内容的复杂性,一些辅导员的心态不稳定,工作效率低下,没有成就感,加上自身心理抗压的能力的不同,知识结构及专业素质等不能胜任辅导员的工作,也容易造成职业倦怠的现象。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危害性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具有隐蔽性、感染性、层次性及阶段性的特点,职业倦怠的产生,不仅影响了教师的心理健康,阻碍了教师自身的进展,同时还影响学生的成长和进展,甚至对学校及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造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的进展,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无法顺利展开,一旦有校园事故发生,则造成严重的后果。
总结
高校辅导员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造成职业倦怠的理由是多方面的,体现的方式和程度也因人而异。高校管理者要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不足引起足够的重视,健全管理制度,采取相关措施来解决辅导员职业倦怠不足,以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的健康全面进展。
【参考文献】
[1]闫伟.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现象浅析[J]. 继续教育探讨,2008(6).
[2]黄淑婷.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8(8).
[3]李云辉,李红春.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 大江周刊:论坛,2011(12).
[4]陈道华.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J]. 思想教育探讨,2007(2).
[5]董刚.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 生产力探讨, 2009(10).
[6]梁杰芳,魏兆瑜. 析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及其缓解对策[J]. 中华全科医学,2008,6(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