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传统道德教育浅谈

更新时间:2024-02-08 点赞:20636 浏览:9340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一笔非常丰富的遗产,在历史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目的是将传统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经济社会革新型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历史科学的传统道德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历史教学新课标规定的德育逐项任务,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观点和规律、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学习是为了借鉴、为了革新;借鉴历史离不开评价历史。历史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策略正确认识、评价历史不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而使学生自身受到启迪、受到教育。尤其是通过学习大量的优秀历史人物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得到熏陶和感染,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 历史教学要通过讲授历史杰出人物和社会英雄的故事,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公民。历史教学道德知识的教育,主要是借助历史道德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等道德知识的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中学历史教学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历史的道德知识去教育学生。学生以这些人身上定会有所启迪和感悟,镜鉴出许多做人的道理。
2. 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上以醒目的方式写进的杰出人物的名言、名句、名联,通过名人故事的宣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改善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名言、名句、名联,以不同角度展示了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不仅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历史教师要把这些内容作为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良好凭借,把其用好、用活、用实,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3. 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典型人物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我国历史上一向有爱国主义的传统,这是一份及其珍贵的精神文明遗产。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感。也就是培养学生对于事物不断变化、不断进展的看法,提升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时代感。这种教育主要是提升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在教学历程中,教师可利用中国近代和现代这两个阶段的历史,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通过这种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进展是今天超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以而引起他们对祖国未来建设产生正确的认识,更好地担负起国家和民族进展的重任,形成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再次,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这种教育关键就是培养学生对祖国前途充满无限光明的信心。进行这种教育,可利用的历史知识也是十分丰富的,我国的四大发明就是很好的内容,听了这些讲解后,学生就会情不自禁的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总之,历史教学进行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将历史榜样的行为规范和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机地联系起来,指导他们在处理个人与国家、集体、父母、同学、亲友的联系以及在自己的学习历程中学会处事做人。要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培养教育学生以史为鉴,明辨是非,习善成性,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