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让美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绽放

更新时间:2023-12-30 点赞:5814 浏览:199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鲜明特点和重要任务。语文教学要充满美的教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美,要创造美,让语文教学以始至终充满感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认同和喜欢,才能培养学生人文性和艺术性,才能让学生有所进展。

一、展开想象,感知美的意境

感知是学生参与审美活动的直接途径和心理基础。唯有形状、色彩和声音等可感性的具体形象,才能刺激学生感觉器官的兴奋,以而获得对事物美的认识和判断,产生审美感知。要感知寓于语言文字之中的各种美的形态,必须把文字符号转换为具体形象,因而,需要以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去寻觅。
例如笔者在执教老舍的散文精品《济南的冬天》时,上网收集各种有关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一开始就给学生描绘一幅迷人的薄雪似春的济南,创设一个“遍地雪花”的特定的审美情境,以而使学生进入一片恬淡明亮的景色之中。借此触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置身在红屋顶、黄草山、白雪松以及绿水蓝天组成的济南的山水画之中,兴味盎然地带着一种对济南冬天美景的憧憬去捕捉和领略济南冬天的幽雅风光,以而领略到文字的景物美、语言美,进而产生审美陶冶性。

二、真情感触,激发美的情感

语文教学实质上就是情感教育,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体验,也是获取良好品质不可缺少的一环。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这里不仅饱含着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和事的深刻认识,而且倾吐着作者对这些人和事的深厚感情。因此,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应该既获得知识,又获得对人和事的理解认识,同时获得感性体验。
?例如学习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作者写道:“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记写了当时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 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
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和情感因素,让学生去感知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对情感的体悟和美的欣赏能力,而且在生活中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

三、反复朗读,感受美的韵味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互相迭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为学生创设一种美好的意境,朗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运用范读、自读、引读、议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文中的意境美。新课标也反复强调了读的作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思乡名作,在教学中,我先放朗读带,师生共同欣赏专家精彩的诵读;然后再配上音乐,学生自读;再指名朗读,辅以适当的点拨;然后要求学生能够把诗歌中的每一个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最后,朗诵比赛。这样,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受作品的语言美、画面美和乡情美,陶醉在诗歌所创造的美的世界里。一节课,书声朗朗,此起彼伏,学生情绪高昂,时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美读不仅事半功倍,更是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再现美的景物,引起学生观察,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对美的景物产生强烈的感受,激发他们对美的情感。语言课是美的世界,是美的海洋。大自然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在课堂内外注重发掘利用美育因素,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使他们受益终生。正如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提出的:“要让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成为美的天地,让课堂中的美就如淙淙的清泉,川流不息……只有以美育形式激发起学生对语文课的情感,才能充分开发他们的智力,激励他们去学习、去拼搏。”
(李月琴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汉王中心中学221110 )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