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质疑精神培养相关

更新时间:2024-03-26 点赞:16800 浏览:712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教学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对于中国的语文教学而言,很多人将其理解为读与写的结合,尤其是初中语文,语文学科变成了一本素质教材,让人们在教学中不仅掌握到了知识,更能感受生活的滋味。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制度与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惰性思维。学生们很少去质疑书本的内容的真实性,似乎在潜意识里就已经确定了书本的正确性。那么,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是否常见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又有哪些缺乏质疑精神的现象呢?如何才能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呢?本文将主要针对以上几个理由进行探究,并深入阐述关于质疑精神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质疑精神;培养
在学习中,我们最缺少的是什么?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初中生而言,缺乏的是质疑的精神。这一时期,学生的很多观点都处于一个朦胧的状态,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与教育中得以完善。初中语文教学就是非常好的教学途径,对于学生的思想以及三观的确定,初中语文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一、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缺乏质疑的现象浅析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篇课文阅读完毕,教师首先会问学生这篇文章好在哪里?直接将学生的思想转移到文章的好,然后再用近乎完美的教学方式来讲解课文,浅析课文的语言、段落、论证方式以及标点符号的使用等,都来称赞课文有多么好。这样的教学也称为“认同式”教学,即先是没有任何条件的进行肯定,然后再以肯定为前提进行具体浅析。这样的“认同式”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因此,认同式教学可以被认为是学生质疑的第一杀手。此外,教师的固化思想影响了学生进行质疑的途径。很多教师因为教学方式的固化,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反而成为了其教学的桎梏,一味强调知识与素养的提升,却忽视了在初中的教学阶段更应该培养学生对于是非善恶的判断能力。认同式教学对学生的未来进展以及个人性格的形成都是极为不利的,扼杀了很多学生们的探讨精神以及想象力。例如,在进行景色描写的时候,教师会描述课文中的语言多么优美,对于真实景物的描绘有多么的细致真实。但是实际上,谁也没有真正的见过,这样直接肯定实在太过草率。课文对于杭州西湖美景描写得很美丽,但是实际的西湖是否真的如此呢?再者,每个人的审美都是不一样的,没有真实感受不能这样认同式地下结论。这样的教学,直接剥夺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认为真的就是如此,没有了自我心目中景色的塑造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质疑精神的培养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的浅析,我们发现,影响学生质疑精神的主要是“认同式”教学以及部分教师自身的理由。因此,在新课改下,以及当今教育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应该以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初中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1.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认同式”教学,实行革新式教学

要想培养初中学生的质疑精神,就一定要首先剔除“认同式”教学。我们可以采用革新型教学进行代替。同样在讲述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应该以疑问的方式去问学生。例如,在学习课文《谈骨气》中,教师不要先以肯定的方式去评论、去教学,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在课文中对于证明中国人有骨气的论据是否充分?以三位名人的事迹进行论述就能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吗?显然,同样以三个反例就可以证明中国人缺乏骨气。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骨气这一论点,让学生先进行文章论据的判断,接着让学生们自己去设计论据,如何进行论述才更加能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因此,采用质疑性教学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意识。对我国当前的教学目前状况浅析,学生们并非缺乏质疑精神,而是在大部分情况下,质疑精神直接被扼杀了在萌芽阶段。因此,采用这样的启发式与质疑性的教学方式,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发质疑性的精神。

2.教师要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原有的教学方式

部分教师的教学经验是非常丰富的,在知识的传递以及教学方式上,还是非常有造诣的。但是,教师们也应该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不利于培养学生质疑精神的教学方式。教学经验在某些时候,往往会让教师产生教学定式,因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因此,教师要在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质疑精神是我国教育界普遍缺乏的重要现象,培养初中生的质疑精神,在初中的语文课堂上进行质疑精神的培养,让学生们在培养个人情操的同时,自身的想象能力以及自我探讨能力也得到了进展。尤其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们,更加需要这样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其质疑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许中琼,《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12

2.付军魁,《学周刊:C》,2012年

3.胡双全,《语文教学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周自厚,《中学语文教学》,2012

【责编 冯立伟】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