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尝试

更新时间:2024-01-10 点赞:6331 浏览:2138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深刻解读教材

1. 善于把握教材内容的科学性
某教师在教授《角的认识》一课时,先在学生面前摸角,然后让学生摸角,接着让学生自学书上的概念,并以此来让学生了解尖尖的是角的顶点,平平的是角的边。以表面上看,这一教学过程十分简单,但它是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的,老师让学生摸物体的表面,感受这些“客观有着”,然后再由教师揭示相关的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这样就十分浅显地表达了角的各部分的含义。
2. 敏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智力性
某教师执教《确定位置》时,先出示数对(1,1)、(3,4)、(2,5)、(3,y),让学生找出这些同学,最后一个数对,让所有有可能的同学都站起来,让同学们找出“y”。接着又出示(x,y),让所有有可能的同学都站起来,结果全班都站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怎样才能准确地确定位置?确定位置的条件是什么?
3. 勇于超越教材
某教师在上《角的认识》一节课中,为了突破“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这一难点,她设计了两个魔术,一个是活动角的张开与缩小,另一个是角的两边的伸长与缩短等。

二、勤于教学反思

以教授《角的初步认识》为例,第一次讲授这一节课,笔者在突破“角的大小比较”这一难点时,采用课件帮助学生形象演示抽象化知识:电脑同时出现两个一样大的角,其中一个角的两条边非常短,当学生一口认定两角一大一小时,电脑形象演示两角通过移动重合,让学生感受两角是一样大的。这看似非常直观形象的电化教学方式,在今天看来,未免有些强加于学生了,因为这还是两个抽象的角,始终会有一部分学生疑惑为什么两边长的角会和两边短的角一样大呢?这样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经过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笔者在第二次教学时,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了教法:先让每一对同桌分别用一个图钉和两个硬纸条做个角,由于笔者事先在纸条上做了手脚,所以学生做出来的角,一个角的两边很短,一个角的两边很长。接着笔者要求学生想办法使两个角一样大,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将之重合,只有部分学生说重合的两个角不等,理由是两边长的角大。接着,笔者要求学生剪掉多出来的那段边让学生比划,学生一比划就说两角相等了。这时,笔者再让学生用手拨动这对既重合两边又相等的角其中的一个,使之两边张开的角度变大变小,学生直观地懂得了“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应该说这种直观的操作策略教学论文非常有说服力。最后利用一个游戏再次验证:学生站在原地,叉开双腿形成角,然后通过叉开腿的角度变化,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这样,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倍感亲切。

三、精心设计练习

1. 一题多问

笔者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出了如下一组一题多问的练习:植树节五年级植了40棵,比六年级植的少1/9。(1)六年级植了多少棵?(2)六年级比五年级多几分之几?(3)六年级占

五、六年级总数的几分之几?

2. 一题多变

某修路队原来每天修路40千米,现在每天修路50千米,是原来的百分之几?据此,笔者出了下面几个理由:A. 某修路队原来每天修路40千米,现在每天修路50千米,比原来增产了百分之几?B. 某修路队现在每天修路50千米,比原来增产了25%,原来每天修路多少千米?C. 某修路队原来每天修路40千米,现在比原来增产了25%,现在每天修路多少千米?

3. 一题多解

例:某工厂有工人50人,男职工是职女工的2/3,女职工有多少人?笔者备好的解法是:A. 用分数策略教学论文解:50÷(1+2/3)=30(人);B. 用方程策略教学论文解:X+2/3X=50(人)或X(1+2/3)=50,X=30(人);C. 用归一策略教学论文解:50÷(2+3)×3=30(人);D. 用按比例分配策略教学论文解:50×3/(3+2)=30(人)。
例:某工程队计划修一条长150米的水渠,前3天完成了计划的2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条水渠还需多少天?笔者备好的解法是:A. (150-150×20%)÷(150×20%÷3)=12(天);B. 150÷(150×20%÷3)-3=12(天);C. 150×(1-20%)÷(150×20%÷3)=12(天);D. 3×[(1-20%)÷20%]=12(天);E. 1÷(20%÷3)-3=12(天);F. 3÷20%-3=12(天)。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