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浅谈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02 点赞:8594 浏览:340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经说过:“交给一个人智慧,却不交给他道德,就如同为社会埋下了祸根。”由此可见德育比智育更为重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是因为德是做人的根本。在学校教育中每位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应本着全面负责的态度,不仅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智力才能的培养,还要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德才兼备全面进展的人才。

一、语文教学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爱国主义以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例如: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
2.进行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由于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进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浅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这要求语文教学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进展。例如:《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追求,讴歌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敬业和乐业》则告诉学生如何对待生活,才能实现理想。
3.进行亲情、友情教育。语文教材中不少篇幅洋溢着浓郁的亲情,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语文,结合学生的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如:《背影》、《合欢树》等文章中体现了父子、母子间的浓郁的亲情,经过老师富有感染力的启发和讲述,再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想想平时父母对自己的照顾和呵护,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再反思自己对父母的态度,在反思中学会感恩,在感恩中学会珍惜,以而感受到中华民族特有的亲情。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教学论文

1.通过名言警句的讲解启发学生。在人类历史上,曾留下过许多晶莹璀璨、光芒四射的格言,它使许许多多青少年走上成功之路,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现在语文课本所选的许多文学作品,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点,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浅析和讲解。
如在讲解《岳阳楼记》时,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讲解鲁迅小说《故乡》,不仅要浅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
2.通过范文朗读的策略教学论文感染学生。语文教材内容广泛而丰富,体裁多样,典雅的诗句脍炙人口,使人赏心悦目;优美的散文沁人心脾,使人心旷神怡;经典的小说引人入胜,情节扣人心弦,使人如痴如醉。教师一定要注意对课文的朗读,掌握朗读技艺,注意轻重、快慢、停顿、气息的运用,把悲伤、愤怒、敬仰、欢快、热烈、高亢、激昂、豪迈的感情表达出来,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在感情上和文章内容产生共鸣,通过朗读打动学生,使学生在艺术上受到感染,在思想上受到教育,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尤其对那些抒彩浓厚的散文和诗歌,不放弃用朗读教学感化学生的良机。
3.通过借物喻人、画龙点睛的策略教学论文教育学生。教材中有一些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文章,如《荔枝蜜》、《白杨礼赞》、《爱莲说》等散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范文。如《荔枝蜜》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作者对蜜蜂感情的变化,另一条是借物喻人。老师要引导学生领会小蜜蜂是勤劳、勇敢、奉献的劳动人民的化身,劳动人民是美的生活的创造者,以而激发学生热爱和学习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再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主要歌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贵品质,老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习荷花身陷污泥一尘不染的高尚情操,教育学生做一个洁身自好、正直廉洁的人。教此类文章“借物”是画龙,是手段;“喻人”是点睛,是目的。通过喻人歌颂人物的品德、情操和心灵,以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
4.通过剔除糟粕,吸其精华的筛选法引导学生。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意批判地吸纳古代文化遗产。因为古代流传下来的文章,都带有该时代的阶级烙印,作者难免有历史局限性,所以在古文教学中,不仅要抓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批判地吸收其思想精华,对一些健康的有积极教育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的思想观点,拿来古为今用。如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有口皆碑的名言警句,要求学生牢记并领会其深刻含义。而对一些有消极影响的内容,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超脱世俗的清高思想,都要注意批判吸收。
总之,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应保持对学生巨大的感染力量,承担起德育教育工作的重任,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以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高度来抓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而使学生成为不仅学习好,而且道德品质高尚的栋梁之才。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作者单位:洛阳市财会中等专业学校偃师分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