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技,老天桥杂技写作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5101 浏览:191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杂技在北京,源远流长,公元前310年燕昭王宫廷里已有“燕戏”表演,这是关于杂技最早的记载,不过表演者来自“广延国”,以舞蹈为主,包含了一些杂技动作。广延国何在,今已无考,传说“距燕地7万里,地寒,盛夏结冰”。如此看来,应该靠近北极圈了。春秋时北京较湿热,气候与今东南亚相当,宋代以后气候变化,开始逐渐寒冷了起来。
唐宋之时,杂技进入宫廷,由此推动了杂技艺术的繁荣,唐时北京一代以竿木技艺称绝,史有备载。古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里民间自古有习武的传统,而杂技与武术是密不可分的。
至元,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民间杂技被禁止,既不能“聚众作艺”,亦不能练习,但宫廷中尚保留了一部分杂技表演,比如“高跷舞狮”即出于元。至明清,宫廷杂技渐废,艺人流落民间,存活维艰。
到清末,老天桥成了北京杂技的代表,以后又有了老东安市场、香厂新世界、城南游乐园等。老天桥能进展起来主要有两个理由:一是清代汉人非功不得居内城,大量的老北京人被迁到宣南,使这里人口密集,带动了当地经济的进展;二是老天桥本是一块荒地,管理松散,初期艺人到此表演没有什么成本,门槛较低。但表演环境也比较恶劣,基本是地上铺块包袱皮,随时开场,观众自由围观。这种“包袱市”的杂技,形式简单,内容单

一、演员重复表演,受伤几率较高,缺少大型杂技。

随着老天桥影响力日增,各地艺人纷纷前来,老天桥杂技艺人中,河北艺人最多,先后出现了口技的“管子张”,戏法的“金麻子”、“快手卢”,车技的“小老黑”,马戏的“狗熊程”、禽鸣的“百鸟张”、盘杠子的“飞飞飞”等。
到20世纪前半叶,民间艺人还成立了一些民间杂技团体,比如“万福堂”、“顺福堂”、“北京魔术团”、“七侠五义武术团”等。当时,西方魔术已进入中国,老天桥艺人也主动学习其中的一些技法,与传统魔术相融合。
受客观环境限制,老天桥杂技中也有一些是残忍、恐怖与低俗的表演,卖艺这种商业方式较低级,许多艺人多说少练,甚至光说不练,练也不练绝活,以艺术内容到经营形式,都比较粗放。加上天桥管理松散,导致黑社会、恶霸横行。此外,老天桥安全隐患也较多,比如老天桥最早的歌舞台、燕舞台、乐舞台等说唱之所,后来都因火灾而销声匿迹。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中华杂技团”(后更名为中国杂技团),许多老天桥艺人加入其中。在此之前,并无杂技之名,只是泛称“杂耍”、“把戏”,周恩来总理综合了各方意见,将其统称为“杂技”,以此杂技之名得以流传。随着杂技走向世界,它赢得了更多人们的喜爱与赞誉,1957年,在世界青年节上,老天桥艺人“小老黑”金业勤还赢得了国际比赛金奖。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