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中职班主任工作之赏识教育

更新时间:2024-03-29 点赞:33302 浏览:155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日常管理和育人工作中,班主任通常称为学生的第二位"父母",是学生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指导教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活老师,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的桥梁。
【关键词】:尊重信任赏识激励中职的学生心理特点
新课改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教师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就要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运用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别、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它已成为备受教育界推崇的一种教育方式。虽然这不是教育的"万金油",但是许多复杂的教育对象正是在赏识教育中完成了人格、素质、成绩的飞跃。被赏识就是被信任、被希望,就会产生一种被鼓舞、被期盼的积极心理效应,就会更加努力。这说明赏识教育在当今教育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作为一个班主任通常称为学生的第二位"父母",不仅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知道应该怎么做,还要知道不该怎么做。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精神境界,以敬业爱岗为宗旨,要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乐为人梯,善为人梯的精神,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要有"一定能把班级管理好"的韧劲,最关键的还要有一颗爱心,尤其是职校的班主任。因为我们职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5、16至17、18岁之间。以大多数的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初期,是学生身心进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各年龄进展阶段的最佳时期,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以少年到青年初期的中职阶段,如此地被人赞叹为"青春年华",那是个无忧无虑的年华。但是人们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青年期面对着心理进展的,是一个危险期和困难期。正如教育家杜威说的:"十几岁的阶段是人生根本上左右为难的阶段,他们要生长,要成熟,还要安全。"也正是由于这个阶段心理进展的优势和各种矛盾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中职生的特有的心理特点。而且行为、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形成的理由即与学生的家庭、社会环境和学生自我意识等因素有关,也与论文网学生原来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策略有直接的联系。他们中有许多人已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受到太多冷遇、抱怨和责备。如今上了职校,更是觉得在亲戚、朋友面前没有面子。自卑使他们特别敏感,于是他们身上长满了"刺"。他们特别愿意"刺"他们的亲人和老师,因为他们特别不能容忍最亲的人、也是最该看重他们的人轻视他们。他们不笨,但是多年的"抱怨教育"已使他们逐渐丧失了自信。他们泄气甚至自弃。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几乎都是不好的,恶习累累,可是他们都是家长心中的宝贝,家长对他们无不充满期待,指望他们有朝一日成龙成凤。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以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有着,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赏识教育论述的精髓是:通过别人的赏识让被赏识者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学会自我欣赏,找到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必须重新认识所教育的对象。教师眼中的这些"不足学生",表面的自尊之下往往掩藏着内心的自卑。所以班主任面对班级里的这些比较难管理的所谓"不足学生",首先要有用爱心去关怀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用理去说服他们,要深入学生心灵,对学生做到真诚与爱心,平等与尊重,宽容与耐心,架设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就会永远畅通无阻,这就更适合使用赏识教育。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在教育中,班主任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而只是言之无物地空头说教,这样,学生不易理解,也不会有好的教育效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能克制自己的人,就是一台被损坏的机器。"作为老师,尤其是中职的班主任,面对一些突发性事件,面对学生的过失,切忌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而应持克制、忍让、宽容的态度,以理智制约自己的言行。这就需要多一份"慈母心"。而实际上,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仍有上进要求,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莲柯曾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在批评学生的时候既要讲原则,不迁就其错误的思想行为,又要讲感情,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这样,被批评的学生就不会感到自己是在挨骂,而是在接受教育,他们会以心里地感激你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话语他们就会听进脑子,并努力地去做好。这样,我们的批评效果也就达到了。总之,批评有法,但无定法。有一点是我们教育者必须格守的,这就是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要懂得使用赏识的眼光去看我们的学生。尽管我们的批评未必会有切肤之痛的深刻,但能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出发,学生最终会领悟老师的用意。
我们常说:"兄弟姊妹间,衣袖手足情。"如果把这种感情融入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中去,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开展班级工作便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总之,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在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识才的将领,能把最顽劣的士兵调教成最骁勇的战士;识才的伯乐,能以病马中看里神驹;识才的老师,能把每个学生调教成奇才!"赏识,有着巨大的教育魅力。
参考文献
周弘《赏识你的孩子》
邢永富《现代教育思想》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
[4]蔡金星《知心导行》
[5]麦志强《学校管理学》
[6]王如新《学校管理心理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