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西来之光写作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18 点赞:20518 浏览:942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佛教传入以前,我国绘画和来自印度的佛教绘画风貌有异。以汉末到唐之前,佛教绘画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进展。文章阐述了佛教绘画审美观的转变脉络,同时浅析了我国传统审美观对佛教绘画艺术的影响。
佛教绘画风貌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佛教绘画艺术也伴随而来。佛教绘画同中国本土的绘画艺术相互推进、相互融合共同汇成了中国绘画的历史长河。以汉末到唐之前,佛教绘画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进展。
本文以论述唐之前的中国绘画和佛教绘画风貌为目的。因此,笔者首先对佛教传入以前,我国传统绘画和以犍陀罗、马图拉艺术为代表的印度佛教艺术风貌进行浅析。

一、佛教传入以前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

佛教传入前,以现存的中国绘画作品来浅析,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西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等作品具有代表性。
战国时《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独立绘画。它们以帛为载体,以线为体现方式。以作品中看,线条流畅有力、粗细均匀,类似于高古游丝、铁线描等一类妙法。这说明中国绘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艺术特点此时已经明确形成,线条的运用也达到相当水平。
西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在对形象的描绘上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画面人物身体结构比例合理,神情、体态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气质。在群像的处理上善于突出主要人物,将墓主形象处理得比侍者高大,这种为了突出主要人物而将其夸大体现的画法在中国肖像画中成为传统;在构图上,将体现内容分为天界、人间、地下三个部分来描绘,这种分段体现的策略教学论文在后来的画像砖(石)以及长卷绘画中得以发扬;在用笔上以线条勾勒作为造型基础,线条粗细均匀有力、富有弹性;设色以墨线为“骨”,体现中国工笔画中以线为骨架的传统。
总的来说,两汉及之前的绘画艺术,体现出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段,线条无变化,相对来说较为古拙。人物形象以侧面为主。画面内容呈现出叙事性倾向。以角度来看,此段时期画面呈现出平面化、并列化状态。用色为平涂,整体呈现出早期绘画风貌。虽然如此,在艺术效果上却达到一定的高度。

二、以犍陀罗、马图拉艺术为代表的印度佛教艺术

公元前330年,马其顿进入了印度河流域,随后希腊后裔建立了中国史书所载的大夏国。犍陀罗式艺术来源于希腊,其特点也和希腊艺术近似。犍陀罗式的佛和菩萨像的体格、面貌接近希腊人;身穿希腊、罗马式长袍,衣褶纹多而有厚重感,立体感强。
北印度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时期,印度人遵循本土审美理想,创造了以马图拉样式为代表的印度人的佛像样式。在衣着上,全身都缠有薄质的衣服,而且密着在躯体上,犹如被水浸湿了一样,褶纹线条浅而柔,凸显身体轮廓。
犍陀罗艺术深受希腊艺术的影响,所呈现出的面貌与希腊艺术接近,所以通常又被称作“希腊—佛教艺术”,马图拉样式的佛像样式为印度本土化后的样式,其样式被称为“湿衣佛像”。这其中,湿衣佛像又在中土绘画中影响很深。

三、汉末至唐之前的中国佛教绘画艺术

(一)汉末至三国时的中国佛教绘画艺术

佛教绘画与中国汉代以前的绘画,原是各自独立进展,风格各异的。据中国《牟子理惑论》等文献记载,在东汉明帝时,佛像随佛教传入,这是中国最初的佛教绘画,但面貌如何现已无法见到。
《牟子理惑论》记述东汉明帝遣使赴大月氏带来佛经,并于佛寺、南宫清凉台、开阳城门、预修寿陵上作佛教图像,但是它并没有记录佛教图像的作者。
晋袁宏在《后汉记》中说:“于是遗使天竺,问其道术,而图其形像焉。”
《后汉书·西城传》的记载,与此略同。
《佛祖统记》记:“传蔡愔于明帝永平初遣赴大月氏,至永平十一年,偕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在洛阳城西雍关外,建立白马寺,并在寺中壁上作千乘万骑三匝绕塔图。”
《魏书·释老志》记:“自洛中构白马寺,盛饰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又说:“明帝并命画工图佛,置清凉台显节陵上。”
《历代名画记》记:“帝乃使蔡愔取天竺国优瑱王画释迦像,仍命工人图于南宫清凉台及显节陵上。”
参考众多记述,明帝遣使为谁,遣使去哪儿,多有探讨;至于作者为谁,只有《魏书·释老志》《历代名画记》提及,如以它们的记录为准,那么这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接触佛教绘画的中国画家(称为画工更为准确些)了。至于这些佛教图像面貌如何,以这些记录判断,只能说可能是印度佛像风格或糅合了西域风格的佛像风格。
因此,可以得知,由于汉代尚处于佛教在中国的初传时期,所以影响主要集中在佛教思想上,在绘画方面影响较小,当时中国画家中擅作佛画的不多。直到汉末三国时期,才出现了佛画大家。
曹不兴是三国时期吴国的画家,属于最早接受西域佛画影响的画家之一。对佛教的传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被誉为“佛画祖师”。曹不兴画的佛像,是根据西域康国人康僧会传来的画像制作的。画史上说曹不兴先是临摹,按西域(康僧会等)传来的佛像样式学习,熟练之后,能在五十尺长的绢上画大幅人像,一挥而就。作巨像而头、面、手、足、肩、背等身体比例匀称,这是颇为不易的。
他的画现虽已失传,但他所学的是来自西域的佛画,故应带有印度和西域佛画画风特点。他的画风后为卫协所师承,再由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等人流传发扬于后世,对中国人物画的进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南北朝时的中国佛教绘画艺术

1.著名佛画家及其绘画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不断、社会动荡,能够给人以精神寄托的佛教在这一时期非常盛行,佛教绘画也得到很大进展,名家辈出,如卫协、顾恺之,以及“四家样”中的张僧繇、曹仲达等。
卫协,生于西晋,师以曹不兴,当时有画圣之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余见顾生评论魏晋画人,深自推挹卫协(卫协、顾恺之并见第五卷),即知卫不下于顾矣。”①
东晋最有名的画家顾恺之,也是一位佛教画的能手。《历代名画记》中,曾记载他于瓦棺寺北小殿画维摩诘像三日而得所诺承捐百万钱的故事。②以这个故事里可得知四个信息。一是以其为瓦棺寺捐钱百万,说明以顾恺之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已经热心于佛事;二是以顾恺之为代表的中原知名画家,已经能够或善于绘制佛教艺术作品,并热心于佛教艺术的制作工作;三是以三日得钱百万,说明佛教已经能够得到普通大众的拥护;四是以绘画形式宣扬佛教的策略教学论文是成功的。
佛画初入中国,依据的是印度样式。创立“张家样”流派的梁代画家张僧繇,自他开始,佛像的中国化有了很大进展。他常用印度的画法体现凹凸花。这种技法是沿着轮廓线条的边缘,用重色由浓渐淡地加以晕染,经过这种处理,物象体积感被塑造出来。这种新的技法和视觉效果是中国本土绘画所没有的,它一出现就引起轰动,因为这种技法,人们将他画壁画的一乘寺改称凹凸寺。这种源于印度的佛教绘画策略教学论文,在当时的中国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齐曹仲达的佛画颇享盛名。曹氏来自中亚的曹国,带有印度的作风,他的风格被称为“曹家样”。所谓“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就是对他和吴道子概括的评语。曹仲达的人物画,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似衣披薄纱,又如刚以水中捞出,后人因之命名。这一技法,显著来自于印度马图拉艺术传统,是印度佛教雕塑艺术风格在绘画中的运用。
隋以前,还有不少印度的画僧和西域画家来到中原,为中国绘画带来新的画风,如释迦佛陀、吉底俱、摩罗菩提等,“下笔之妙,颇为京洛知闻”③。

2.审美风格的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值得注意的是,张僧繇对“秀骨清像”风格的转变初中数学教学论文。秀骨清像是美术史上对六朝美学风骨的整体概括。以清秀、瘦削为美,甚至以损害身体健康为代价达到病态程度,这在绘画审美中也有体现。这种风格艺术形象给人一种远离世俗、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风范,给予人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审美感受。这种审美风格的产生是与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
张僧繇的人物画“面短而艳”,这是与其他人物画大家进行区分的显著标志。张怀瓘说“张得其肉”,“得其肉”即指僧繇之人物画形体丰腴美艳。这种形象的出现与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转变密切相关,他的风格对唐代好丰满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以汉末到唐之前,佛教绘画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进展。以模仿印度风范到六朝时的秀骨清像再至尚面短而艳的“张家样”风貌,我国唐之前佛教绘画审美观的转变脉络由此可知,与之同时的是,佛教绘画艺术也随着古人审美观的转变而呈现出相适应的风貌。
注释:
①②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俞剑华,注释.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28,99.
③姚最.续画品[M].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美术系
(责任编辑:曹宁)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