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孩子,找至攻心之术,走出育人误区写作

更新时间:2024-01-15 点赞:6014 浏览:186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小学育人的领域里,我们一直在兢兢业业地探寻育人良方。可是教育误区有着不少: 爱,能够转变一切; "赏识教育"挂头牌; 做老师要狠……针对这些误区,我们要遵循心理规律,科学地看待教育中普遍有着的几类现象,多以探讨者而非管理者的身份处理教育不足。循着学生心理进展的轨迹,借鉴心理干预的常用策略,即追溯理由,提出假设,做具体探讨,调制出"心药"对症治疗,才能使我们的教师职业专业化,也变得"越老越香"。
【关键词】教育误区 育人良方 调制"心药" 对症治疗
提及药就不由得想到医生,想到读书时政治老师无意说的一句话"医生越老越香,教师越老越臭"。现在自己身处教师职业中,发觉无论是学校的中坚力量,还是家长的心理倾向,确实折射出这一现象。
为什么医生越老越香?因为人家凭的是专业技术,专业技术越探讨越深,经验越多越好,不容易随着体力的衰弱而减退。为什么教师老了就不行呢?因为很多教师拼的是体力,专业能力往往停滞不前。医生无法用权利制约病人而使病人康复,不得不用科学的态度深思不足,不得不把专业水平看成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教师的情况则不同。教师育人手中有权,虽不大,但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威力的,可以用各种手段迫使学生照老师说的去做,而这常常比提高专业水平更有短期效果。所以,教师的主要精力是用来管学生,而不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当你体力不支时,自然就臭了。那么,我们育人时怎样才算体现专业水平呢?学会调制"心药",即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干预的基本策略,找到"攻心之术"。
首先,我们要遵循心理规律,科学地看待教育中普遍有着的几类现象。
现象一:爱,能够转变一切
无论是教师给自己定的职业座右铭还是师德培训的模范事例,爱总被浓墨重彩地宣扬着。我们还时不时地会读到几则硕士论文教师用真挚的爱感化学生,转变学生的事例,甚至自己也偶尔能在教育实践中彰显其效。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这无可厚非,但爱真有这么大的魔力,能解决学生教育上的一切不足吗?可是为什么学生中还有那么多不足没有解决呢?是因为老师爱学生还爱得不够多?照此推理,很多孩子的家庭教育都是失败的,是不是也应该归因于家长爱孩子爱得不都多?铁的事实是,爱并不能转变一切。
既然爱不能解决一切不足,那么如今一味地宣传爱,强调爱,实际上反而让有些教师糊涂了——他们为了转变不足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尽己所能地想用爱来感化,怎么不能常常见效呢?于是,理念与现实的冲突,推动"爱"走向它的反面——"恨"。我们会发现很多老师提起学生来,口气不都是恨恨的吗?这种在非正式场合体现出来的"恨",与正式场合响彻云霄的"爱"的颂歌,其实都是缘于感情挂帅,没有科学。
作为教师,没有爱当然不行,但不能光有爱,还要有科学的教育思路和教育策略。我们要明白,"爱心治疗法"只能给学生的转变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心态基础,而并不能解决具体的教育不足,就好像医生和病人联系好并不能保证治好病人一样。千万不要一味以为爱能包治百病,爱不属于专业能力。学会了解学生心理,以及科学的教育观念和策略,是不会以爱中自然产生的。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培训却大大忽略了这点。
现象二:"赏识教育"挂头牌
刚转学来的顾亮(化名)天天惹事生非,不爱学习。有一次居然关切地扶着呕吐的同学到医务室,应老师趁热打铁表扬了顾亮,还在顾亮写的日记中鼓励他一定有克服缺点的勇气。孩子幼小的心灵被触动了,果真有了进步。
这类案例我们一线教育的老师再熟悉不过,自己也惯用此招。学生在学校打架,不爱学习,教师不侧重浅析这些毛病的具体理由,却扭过头去看他的优点,进行表扬,转变他的整体心态,提高它的自信,结果他进步了。所谓的"我能行"教育、"赏识教育",基本思路就是如此。
不管学生有什么缺点,我一律找出他的优点来表扬,可以称之为"保健型教育"。现在绝大多数老师的教育策略都是如此。
这种办法显然有道理,也有效果,但是光有这样一种教育方式绝对不够,因为它太一般化了。
这种办法对谁都可以用,缺乏针对性,所以会带有"碰运气"的性质。事实也证明这一策略往往治标不治本,有时"标"也不能维持多长时间。这种策略无论成功与否,都不能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我们事后并不比事先懂得了更多的东西。而且这一招不灵,就没"棋"了。"保健型教育"其实就是程咬金的"三斧子",三斧子过后,就只能再来一遍三斧子,继续多喝白开水。我们很多老师都是如此。
现象三:做老师要狠
刚分配来的老师,尤其是当班主任的,常常听到的老教师的第一点教诲就是对学生要凶一些,别太客气,让他们爬到你头上来。于是乎,这些原本在师范里立志以"微笑服务"的新老师一个个都扳起了面孔,瞪起了眼睛,提高了嗓门想尽办法压制那些班里的刺头儿。而部分还坚持抱着与学生做好朋友,和蔼可亲地对待孩子的老师反而尝到了苦头。孩子们在这些老师面前越来越放肆,看来,还是老教师的话有理。好,调整态度,让自己也狠起来。
正是这样的教育使我们学生越来越失去自觉性,只有在软硬暴力的威逼下才能学习,才去守纪律。正因为此,当出现一个把他们当朋友一样的可亲的老师时,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是释放,是放松,是舒活舒活筋骨,于是他们就闹起来了。其实,这不是和新老师作对,这是他们被压抑的本性的某些方面显露出来了。他们对老师没有恶意。也正因为此,也给中学教育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因为孩子翅膀硬了,他们就可能把小学受到的压抑全都向中学老师发泄。许多中学老师发现自己面对着一些软硬不吃、刀不入的学生。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至少还有两条路子:一靠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其实,上述两类老师的做法,归结起来都是"人治"。学生看老师的脸色行事。而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则是"法治"。就如过马路,有规则意识的看是不是红灯,没有规则意识的看有没有,这就是"法治"和"人治"的区别。教师在班里帮助学生制定一些他们认为有必要的对自己有好处的规则,开始宜少,逐渐增加。然后让他们感受,有规则快乐多,没有规则,不但妨碍别人,最终自己也要倒霉。这一过程急不得。二靠毕业论文提高教师讲课的吸引力。这两条都不容易,但都以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也正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体现。
1

其次,多以探讨者而非管理者的身份处理教育不足

一、处理同龄人际联系障碍不足

我们经常感慨现在的独生子女爱斤斤计较,班级里小矛盾接二连三,低年级一下课老师耳边充斥着告状声,即使是高年级也总爱为位置谁占多,谁占少,队伍谁排前,谁排后等鸡毛蒜皮的事闹得不可开交。我们一般就是教育孩子要宽容,这么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的没必要。可是教育归教育,此类事情还是层出不穷。
那么,独生子女为什么容易产生同龄人联系障碍呢?
那是因为他们是在非正常的人际联系中长大的——在他们6岁前(这段时间对人格形成极其重要)的生活中,没有兄弟姐妹这个层面,无法形成"同龄人人际"。他们见到的人际联系几乎只有一种——与长辈的联系。所以他们只能把"与长辈联系"的人际搬到学校来对付同学。
孩子与长辈打交道是可以撒娇的,自我中心,你必须让着我,老得让我高兴。多数家长也确实这样迁就孩子。孩子们把这种人际迁移到学校,立刻就会碰钉子。我们的家长或其他长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乏"扮演孩子同龄人"的意识,对于独生子女家长,"扮演同龄人"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策略,可惜多数家长尚未意识到这一点。因此,孩子根本无以学习与同龄人打交道,不会坚持原则,不会灵活退让,不会说服别人,也不会安慰自己。所以只有向老师告状或打闹起来。要缓解这个不足,把我们的老师以中解脱出来,首先得指导家庭教育。让家长在家庭中和邻里朋友之间尽可能创造孩子与孩子打交道的机会,并在活动中一句一句,一个动作一个动作,一个想法一个想法地具体教,教给孩子人际联系的技艺。所以幼儿园、小学低年级最好都能组建一个个家庭小组,为同龄孩子交往创造机会。在学校里则采用"案例"法进行教育,不要只打"遭遇战"。抓住典型案例剖析给全班学生看,告诉孩子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应该这样想,这样做,不应该那样想,那样做。少讲空道理,多说怎么办。
如此看待不足,教师就会少发脾气,少批评了,因为这不是孩子们的过错,而是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二、对待学困不足,先想为什么

我们老师遇到学困生的时候,一般先想用什么办法让他改正缺点,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维习惯。凡是具备心理学常识的人,没有不注意一个人童年经历和童年成长环境的,因为这太重要了,在一定作用上甚至可以说远比学校教育重要。所以我们在对待学困生时,要先想想为什么?但我们教师往往不大习惯追溯孩子的成长史,不注意考察其家庭教育的特点。所以搞不清孩子不足的真正理由。这说明我们许多老师缺乏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这也是教师缺乏专业水平的体现。我们遇事还要学会假设多种理由,浅析事情的可能性,因为"单打一"的归因方式,失误的可能性较大。
比如上课学生爱讲空话,走神等,我们通常先想到让学生认识到听讲不专心的害处;再警告如若还不改正,轻则批评,重则离开座位站着听。可谓一手软,一手硬。很少有老师去探究孩子上课说闲话、走神的理由,事实上这类现象的理由是很复杂的,解决策略也不尽相同。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想想一般第几节课走神,在哪门课上走神,上哪个老师的课爱走神,在什么情况下爱走神,和谁同桌爱走神,一般走神多长时间,走神的时候脑子在想什么,自己在什么情况下就能制约住不走神……这些都想清楚了,孩子也知道该怎么办了。
再如学生不写作业,我们要么严厉批评,认为这个孩子懒惰,留他在校补上,以期通过公众舆论的压力,使他为了不在同学面前丢脸而不得不做;要么要求家长严加督促,如若不见效,迁怒家长,自己也感到心寒,不想再管孩子。很少去调查孩子的成长史,及其家庭教育特点,寻找理由。似乎这两方面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实深入了解一下,才会发现学生不爱写作业的理由多种多样,有的因为父母一方面对孩子生活上的要求百依百顺,另一方面错误地采用"催、逼、打"的政策,让孩子对作业产生仇恨,这时就需要给家长开药方,不再追查孩子的作业,不再加深对作业的仇恨,冷处理。孩子教了,改,不交也不再追问。只是告诉他写不写作业是他的事,因为他情况特殊,可以给他开辟"特区",不再要求他必须完成作业,但是考试成绩如何,他自己要负责,该留级要留级;有的可能在学习方面有障碍,既然完成不了所有的作业,索性就不做了,这样的孩子就得适当降低些要求,留个性化作业,"人文关怀"一些。有的或许是在没有什么规矩的家庭中长大的,他不写作业是家庭教育放任自流的显现,处理起来更得有耐心。

三、孩子攻击性强,先找理由

作为教师最头疼的除了学困生,还有那些特别爱招惹同学,具有攻击性的孩子。常常把他们比作"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确实,不注重矫正这些孩子的行为,会影响整个班集体的建设。但我们往往对他们想尽办法又无计可施,常常被烦得焦头烂额。根本的理由是我们做了很多无用功。无用功是最令人疲惫的,因为他不但耗费体力,还累心,造成焦虑。其实对这类孩子没必要给他讲几十遍道理,而是先找到他攻击的理由,仔细浅析他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对什么人特别容易发起攻击。还要了解家长是否打他,他小时候是否受到攻击,是否经常攻击别人,如家长。谁把他带大的,他的病史,父母联系等。很多攻击性强的孩子都是由于语言障碍。对这种孩子,"让他管住自己的手"是说空话,没有用的。要一句一句教他对话,教他在一定情境中说特定的话。这样,他就不会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了。这样处理他的转变不会太快,但不会反感,因为你在帮他而不是在教训他。而如果你天天盯着他,就等于引导他每天盯着你,反而没有时间反思自我,他的精力也就分配错了。
"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陶行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只有循着学生心理进展的轨迹,借鉴心理干预的常用策略,即追溯理由,提出假设,做具体探讨,调制出"心药"对症治疗,才能使我们的教师职业专业化,也变得"越老越香"。
参考文献
[1]王晓春:《教育智慧以哪里来》
[2]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
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