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更新时间:2024-01-11 点赞:16470 浏览:712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在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主要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讨、主动深思、主动实践为基本特点,以实现多方面能力综合进展的核心,以推动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调动学生,让个"身心"动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解读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时的教师应是一个组织者、管理者。
【关键词】学生 主体性 动起来

一、不足的提出

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新课程用全新的视角展示了新理念、新形式、新内容、新策略,明确了"教与学"的联系,突出了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热情高涨,使出浑身解数试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结果仍是死气沉沉,不尽人意。课后经过反思,浅析其中理由发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情愿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的:"在中国教室里,以形体上看,坐着的是学生,站着的是先生,而在精神上恰恰相反,站着的先生占据着至尊地位,而坐着的学生之躯体却掩藏着一个战战兢兢地站着甚至是跪着的灵魂。"如此看来,如何创造出符合《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规律、教学目标和高效、高质量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方式是我们现任《历史与社会》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而这个方式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呢?我们根据新教材及新的新课标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结合中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进展特点,构想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并就这种课型的课堂结构,教学思路,教学过程中如何"动"及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个初步探讨,以而更好地运用新课标,进行教学实践。

二、设想提出的含义和可行性

(一)学生主体性的涵义

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主要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讨、主动经济论文深思、主动实践为基本特点,以实现多方面能力综合进展的核心,以推动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学。以生理到心理,以内容到形式,以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以教学要求到教学组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行为动起来,情感动起来。这种"动",非"放羊式"的乱成一团,是在教师的科学策略触动、引导下,逐渐诱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策略。

(二)"让学生动起来"的可行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生生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没有交流、没有互动,就不有着或未发生教学。"互动"以狭义上来讲,指在一定社会背景和具体情况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实验稿)》第 8条规定:"尝试以不同的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不足、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之配套的新课程教材也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为教师实践新课标提供了广阔空间。
另外,在教学中,互动有着着师生间的互动和生生间的互动之分。笔者认为,在互动教学方式中,更要突出学生的"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后"动心",挖掘心理潜能。学生"动心"了才会处于活泼状态,渴望求知。

三、教学实践操作策略及运用

(一)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联系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学生说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某门课程,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教学过程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又是师生的情感交流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渊博的化学知识,高尚的敬业精神,还要有高超的驾驭情感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本领。我们要想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动"起来,首先就是教师的角色必须发生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联系。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进展的过程。交往意味着平等对话,由教学的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再也不能仅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推动学生"学"上,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观察时,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如在《历史与社会》的新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一个综合探究活动,作为一个单元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这样的一种课程设置其本身就给予教师一个转变角色的机会。我们就应该把这样的综合探究课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角,而教师则在其间引导和辅助。同时,教师还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讨热情更加高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二)创设情景,鼓励质疑

古今中外的哲人是很重视发现提出不足的。费尔巴哈说:"新知识以怀疑中产生。"我国宋代的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深思不足。而过于严肃、单调何呆板的课堂,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这种情况,要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善于深思的能力。不妨把教师发现不足、提出不足,转变为教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不足、提出不足,让学生"动"起来。如:我在讲"石油给阿拉伯人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时,让学生先阅读教材内容,然后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提出不足,再由其他学生帮助解决不足、寻找答案。这样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同时他们的不足意识也觉醒了,有的同学提出:"石油给阿拉伯人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也有的同学提出了:"西亚国家是靠石油带来财富的,如果有朝一日石油开采完了,他们将如何存活和进展呢?"等等,这些不足引发了学生开放的思索,许多学生大胆设想,畅所欲言,将整节课推向了。
1

(三)调动学生,以各个角度培养学生的活动意识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就是体验性,我们这里所说的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性和意识,它要求学习不仅要用自己大脑进行深思,而且还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做、用脑想等。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调动学生,让个"身心"动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解读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时的教师应是一个组织者、管理者。

1、"动口"

有人说:"世间只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地完成一个伟业,并独得世人的认识,那是令人喜悦的说话能力。"我们教师应当立足于时代前端,抓住活动课的良好渠道,逐步把学生培养成"能言、善言、巧言"的人才。
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只注重教师的语言,而很少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其实让学生动口是最方便、有效的活动方式,所以课堂中要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多动口。如:在教"大众传媒的影响"时,设计了一场辩论赛,就"网络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进行探讨。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点,很快分成了两大阵营,并各自搜集相关的材料。在辩论会的现场,两方学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论,精彩的对论一轮高过一轮。通过辩论学生把他们的想法说了出来,"动"了起来,也逐渐客观地理解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动激趣,以动启智,引导他们动好口,说好话,在说话中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2、"动手"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正说明了实践的重要量。学生的认识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逐步向理性过渡的,在活动课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身临其境,就更能领悟深奥的道理。
一个深刻的道理灌输给学生,学生是难以接受,难以记住,更难以使他们信服。在活动课中,学生一起动手,在动中感受。如在《地形多样》这一课中,当我在第一个班上完课后,学生似乎对于如何区分山地和丘陵、平原与高原还是不太清晰。于是在第二个班里在对法学论文五种地形作了初步了解后,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张纸:"在学习了五种不同地形的基本特点后,请大家试着用手中的这张纸把五种地形''''折''''出来。"学生们的兴致马上来了,纷纷动起手来。有人发现折过后的纸有了一定的起伏,这"起伏"可以表示海拔的高低;有人接着发现把纸平行地折几次,再打开时就呈现出山脉的形状了……当学生动手的过程中,对地形特点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3、"动脑"

大脑是思维的最高级神经中枢,想聪明就得用动脑。素质教育大力提倡革新教育,革新人才,活动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基地。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放松大脑,又在争强好胜的竞争中积极动脑。在教学中教师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和教室有限空间的限制,培养起革新意识。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让学生动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深入探讨教材,围绕有关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不足,使学生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推进,以而启发学生动脑。 例如在《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五中,关于将郑和与哥伦布航海作比较时,设置了这样一个不足:如果哥伦布的航行时间提早半个世纪,两位航海家在大洋上相与,那么会是怎样的场景,历史将会这样被改写。学生们略加深思后,很快话匣子就打开了,各种设想随之而来。当笔者把几种观点作一整理,再让他们讨论这些设想的可行性时,更多的学生参与了进来,讨论达到了,学生们尽情显露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

4、"动心"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讨者、探讨者。"让学生主动的发现不足、探讨不足无疑可以使教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使教学变得高度有效。心理体验是人的行为内驱力的基础,活动中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和醒悟,然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身体力行,使学生的各种心理素质得到体现、锻炼,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各种心理素质综合地得以提高。我在给学生上古代科技典范一课关于印刷术方面的内容时,课前要求学生课前用像皮、萝卜等刻字,再用墨水把字印出来,并计算每刻印一个字所用的时间。到上课时我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没想到的是几乎全班的学生都争先恐后的亮出他们的作品。当他们谈到他们的刻印作品时,都说费时且有难度,字刻错的、伤到手的情况都有。虽然这样做费了学生不少课后的功夫,然而正是这次的难忘经历让学生很低容易地理解了活字印刷术的优点、活字印刷术发明的伟大作用以及发明家毕升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后"动心",挖掘心理潜能。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以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懂得学生特有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才能善于发现并发挥学生潜在的创造力。

(四)引导互教互学,学会协作求知

未来社会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否概括与吸收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团结协调的群体合作精神呢?我认为最好的策略就是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在讲活动课"我是社会小主人"时,如果让学生独自完成调查报告显然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小组共同讨论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自由组织,分别选择各自的课题,结合课本中的介绍,并利用同学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进行调查报告的撰写。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行动"起来,事先我做了大量的指导工作。在活动中,为了小组获得成功和鼓励,他们互相合作,以课题的选择、工作的分配、实地调查以及报告的最终形成,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这样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求知精神。

四、实践中引出的不足

在让学生动起来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少成功。但一些不足也随之而来。

1、课时安排与活动时间和内容的协调

在一些教学的处理上,让学生多多活动,这固然是件好事。但往往原本由教师用传统的讲授策略能很快讲清,一旦交由学生活动完成则会多花很多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对活动的时间和内容上进行把握。

2、学生"活动度"的把握

学生的活动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展开,而不能放任自流,这里还要加强纪律管束。
学生在"动"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对学生参与性的调动不到位,那么救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反之,则会出现课堂失控的可能。

3、活动内容的选择

其实在实际的教学中,并非每节课都需要活动,也并非什么内容都可以用"活动"的方式展开,如何对活动的内容进行筛选,也需要探讨。

4、"动"不能停留于表面

无论是让学生动起来,还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实际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所以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花哨和热闹,而忽略了其本身的作用。
五、结束语
总之,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不足,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相信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就能真正"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学科教育探讨 历史教育》主编 陶水木杭州出版社
[2]《碰撞与沟通——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读本》主编 王秀玲浙江大学出版社
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