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浅谈新课标下语文自读点拨革新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16 点赞:26737 浏览:12043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一门学科,它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这“语文素养”,其实指学生的语文能力。自读教学正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渠道和途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运用。”这句话精辟地浅析了讲读与自读的辩证联系。点拨革新式教学策略教学论文就适应了语文自读教学的客观要求,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性,科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点拨—革新”方式是蔡澄清先生于1999年创立的,它是适应国情、立足于学生的全面进展而的进展教育,它最适合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是素质教育在教学策略教学论文上的最优化选择。“活”的教学策略教学论文:一是教学决策“活”,教材处理灵通剔透,忌死忌呆;教法选择综合为用,不拘一格;二是“相机诱导,适时点拨”。[3]在运用点拨革新教学中,感受到要点:

一、学生自读,需导入性点拨

导入性点拨是教师引入自读并引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点拨,它是上好一堂课的前奏曲。苏霍姆林斯基,好的导入是激起学生学习动机的“个源泉,颗火星”。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说:“百分之百是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学习,那么的成绩率全优的了。兴致勃勃地学习,是孩子们的幸福,教师们的本领。”[4]教师若能某种精心设计,运用的点拨方式和手段,创设出与自读相适应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并把学生的力很快吸引到对新知的学习上来。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教师上课前,放一段《好汉歌》:“……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导入了课文,那高亢的音符、激越的曲调、气壮山河的歌词,令学生听后精神振奋,血脉贲张,并情不自禁地音乐节拍而歌之。在强烈的氛围下,学生自会迫不及待地想深入课文鲁达如何“出手”救助金氏父女并惩治恶霸镇关西。创设情境式的导入,发挥了点拨功能。

二、学生自思,需探讨性点拨

探讨性点拨是指学生带有和理由,并且解释和解决,某一理由或现象,深入浅析、讨论的点拨。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分段仔细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条分缕析,分项探讨,整理归类,进而全面理解课文。
如上《病梅馆记》,可就标题点拨,理由,引导学生读书。
课题为《病梅馆记》,先写“病梅”,后写“病梅馆”,因有“病梅”而后“辟病梅之馆以贮之”,乃作“记”以记其事。据此,理由,要求学生带着理由去读书、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并独立浅析。
(1)“病梅”应作何解释?它在文中有意思?
(2)为会出现“病梅”?“梅”是怎样才“病”的?
(3)作者为要“辟病梅之馆”?目的何在?
(4)作者为要“疗梅”?他怎样“疗梅”?
(5)“病梅”与“疗梅”了样的矛盾?它了作者样的思想?
(6)作者是在情况下写这篇《病梅馆记》的?写作目的是?
这样探讨性点拨,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动刀甚微,却使文章两桀解,使学生很快把握住了文章内容,锻炼了自得自求的能力。

三、学生自述,需重难点点拨

点拨教学最忌在处理教材时面面俱到,对学习内容的轻与重、主与次的分辨。当学生对教材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知后,抓住“牛鼻子”,点拨才能最好的效果。所谓“牛鼻子”,指的是教材的和难点。如何突破教材的重难点?,要选定“突破点”。一是教材点,二是教法点。前者指的是课文内容、点,后者指的是教学引爆点、窥豹点、释疑点和传技点。教师要点拨学生把这两的“点”有机地,这样既能优化课堂教学,又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学习《制台见洋人》,教师点拨学生以字词句这一“点”上来突破。(1)“他接过手折,顺手往桌上一撂……”(2)他“索性把手折往地上一摔。”(3)巡捕报告“有客来拜”,因制台正准备吃饭,,“只见拍的一声响,那巡捕脸上,早被大帅打了耳刮子”。当制台知道是“洋人”来见时,“又打了巡捕耳刮子”,并且还踢了两脚。全文至此写了三件事。这里的“一撂、一摔、两掌、两脚”地体现了制台其人骄横恣肆、欺压下属的“横”像。又例,(1)制台见“领事气愤愤地”质问。当下想了一想说道:“贵领事可是来问我兄弟杀的那个亲兵?”讨好一番。可领事再次逼问:“何必要杀在我的公馆旁边呢?”制台想了一想道:“有个缘故……”又加倍地讨好卖乖。(2)领事走了,制台说:“我可被他骇得我一身大汗了!”作者复用“想了一想”,生动传神地体现了制台想蒙混过关,竭尽讨好献媚之能事的惧怕心理,画出了一副“骇”像。再例,(1)“洋人”回国,制台说:“很好!他这一走,至少一年半载。现在的事情,过一天是一天。”(2)当淮安知府告诉制台“地方上的百姓动了公愤”时,制台说:“糟了!是把外国人打死了!人死了一百个也不要紧!”(3)当淮安府说“洋人”在人面前彻底“服软”了,制台说:“咦!这也奇了,我只知晓人出钱给外国人,是出惯的,哪里见过外国人出钱给人?”写制台与淮安府的对话,“昏”字,活画出制台骨气、崇洋媚外的“昏”像。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抓住“横”、“骇”、“昏”这三字的含义,对文章艺术特点及制台就能一清二楚。

四、学生自结,需反馈性点拨

学生上完一节课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做的归纳总结,及时反馈性点拨,使其以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一让学生以更高层次上认识掌握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另一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在整个知识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串珠成线,前后连贯,形成系统。如巴金的散文《灯》,最的艺术特点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作家用灯光象征了光明和希望。总结课文时,教师可反馈点拨,引导学生就理由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回答:(1)是象征手法?(2)在《灯》一文中,作家是如何运用象征手法的?(4)以往还学过哪些了象征手法的课文?个理由要求准确诠释,个理由让学生学会浅析运用,个理由则是对已学的象征性课文归并。运用策略教学论文,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提高了归纳总结的能力。

五、学生自用,需迁移性点拨

迁移性点拨即课堂知识的辐射和延伸,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而达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叶圣陶先生说:“教材例子。”[5]教师教给学生学会“例子”仅仅是个,教学的根本目的还要“教给学生已有的知识去新知识”的本领,并培养起学生的革新能力。如学习莫泊桑的《项链》,教师可作迁移性发问:“项链失而复得玛蒂尔德会怎么样呢?”让学生去作深入推想并讨论。有的说玛蒂尔德乐极生悲,发疯了;有的说玛蒂尔德用项链所卖的钱重新过起了奢华的贵夫人生活;有的说玛蒂尔德想到的十年辛酸为的这串项链,幡然醒悟便把项链抛入塞纳河中,依旧过她的清贫生活;还有的说玛蒂尔德把项链拿回家后重新在镜子前穿戴,想重温那一晚舞会的幸福,但当她镜风韵,便颓然摘下了项链……上布置学生写一篇《项链失而复得》的续写练笔。运用续写迁移效果很好,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最佳的点拨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恰到好处的点拨才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6]。如能与多媒体配合使用,更能革新。
文献:
[5]《叶圣陶教育文集》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44.
陈媛.谈点拨式教学的实践运用[J].《中学语文教学》,2003(8—9):19.
[3]汤国来.学习点拨教学法的两点感受[J].《中学语文教学》1998(6):54.
[4]蔡澄清.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

4.108.

[6]昝娟娟.论阅读教学智慧点拨[J].《语文教学之友》,2011,(8):21.

(巫雪敏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大旺区大旺中学 526238)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