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梯形,构建“三段六环”小学数学动手操作活动方式实践探究

更新时间:2024-02-20 点赞:6512 浏览:155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动手操作是学生知识的途径,教学的手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的数学学习活动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讨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为此,新课程的理念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等因素,操作活动设计的探讨与初步实践,构建了“三段六环”小学数学操作活动教学方式,试图精心设计的操作活动,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中对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策略教学论文,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展数学思维。

一、操作前——操作活动始于有目的地准备

环:准备
在操作前,要准备好操作素材。操作内容及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进展等,复习知识,再现教学起点位置的已有知识,探究、工具的已有知识,使新知识迁移而同化或顺应于原有的认知结构,并使原有认知结构得以不断扩展和壮大,便于操作活动的顺利。

1.准备操作素材

(1)精心选择学习内容。适宜学生动手操作的学习内容,一般来说是可物化、外显的数学知识。为此,对新课程小学各册教材浅析,选择适宜操作活动的学习内容。如:①能设计有结构、易操作的直观来数学实质的内容;②适合不同年级学生,能被学生所接受的内容;③与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吻合的内容;④能操作探究活动来知识的内容等。
(2)精心准备操作素材。操作是以物质工具为依托的。小学数学教学操作活动是学具、实物等物质形式的。不过,在教学中组织动手操作,选取的素材越多越好,操作素材多而杂,势必会造成学生力,学习兴趣以数学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转移到单纯的玩上了。,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学案例,选取不同类型的操作素材。

2.培养良好操作习惯

在操作活动中,建立的操作常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操作习惯是提高操作活动实效性的必要条件。
(1)建立的常规。与单纯观看教师演示相比,让学生在课堂上操作学具比较费时,是低年级儿童还不取出、放回学具,使用更花费时间。,要训练学生养成能保证操作顺利的常规。
例:数学操作常规要求







(2)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学具动手操作,先按的要求的外部活动,再用语言表达出操作的和结果,以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观念及思维。所以,应培养学生具有边操作、边观察、边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的良好习惯。
(3)灵活的形式。组织操作活动,要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有学生个体独立操作和学生群体合作操作两种类型。当学生面对独立操作感到有些困难时,教师加强指导,还可采取先合作讨论,操作,明确解决途径后再独立操作。在组织学生群体合作操作时,要创设小组合作学习氛围,恰当分组,选好小组长,活动的目的和要求,组织好小组的交流和讨论,避开“放羊式”现象,提高小组合作的效度和参与度。

二、操作中——操作活动行于果地

环:导向
教师谈话或创设情境揭示操作活动的内容,向学生明确的操作要求,规定必要的操作程序,的地方,使学生的操作带有显著的目的,使学生的动作思维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做”和“怎样做”确保操作活动的性。
环:探究
发挥学生的作用,激起学生的操作热情,给学生极大的操作探讨空间,促使学生地探究,在“做数学”的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地数学知识。
环:交流
让每个学生都地描述操作的, 大胆发表的想法和认识,展示操作探究的成果。引导学生多向、的信息交流,如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组内交流、组际交流等,让学生数学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
第五环:完善
引导学生操作活动中的经验和形成的表象,展开浅析、比较、综合、抽象、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学生对操作活动的与结果一系列的归纳、、总结,使数学知识得以不断完善,完成对新知识的构建。

1.把握最佳的操作时机

新课程明确,“操作活动要适量。所谓适量不要动辄就操作,操作也多多益善。”教学中出现操作次数过多的现象,一会造成学习时间的;另一会使学生对操作活动产生乏味之感。,要制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使用操作活动的次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操作活动。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把握好最佳时机,组织学生操作活动,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学生探究知识,理解知识,掌握数学策略教学论文,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1)在引导学生探究算理时,组织操作活动。小学生计算策略教学论文、计算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的操作、感知上的。教学中,恰当地把握操作时机,引导学生小棒、实物、实物图片等探究算理,能使学生形成具有个性的计算策略教学论文。
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为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到探究算理的中,设计操作活动:每个同学发32根小棒(10根一捆,3捆又2根)。要求学生“请你以32根小棒里拿走8根,并说一说是怎么拿出8根小棒的?”这一动态的、开发的操作活动,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绝数学生都体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探究冲动,有的独立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有的合作交流。操作探究,学生纷纷发表,了不同的计算策略教学论文:①12-8=4、20+4=24,②30-8=22、22+2=24,③32-2=30、30-6=24 ,④8-2=6、30-6=24……这每计算策略教学论文,学生在操作中产生的,真是“智慧之花开在手指尖上。”尝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2)在引导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时,组织操作活动。空间感知依赖操作活动,由“空间与图形”知识内容的特点决定的。,操作活动也了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学习形式。在操作活动中,学生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认知,进而积累的表象,然后语言描述,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时,发挥学生的作用,引导学生想出好的操作办法来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对边相等”,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想出了把纸对折的,用直尺量一量长度,用笔画下来再比一比等不同的策略教学论文。操作,学生深刻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3)在引导学生推导公式时,组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探讨规律或推导公式时,组织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等,使学生在动中思,动中学,以而激发学习兴趣,知识。
“推导圆面积公式”时,引导学生动手把圆平均分成16份,然后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再观察: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底圆周长的一半,近似平行四边形的高圆的半径,近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所以圆的面积等于圆的周长乘以半径,推导出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
(4)在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时,组织操作活动。国际学习科学探讨领域的那句名言:听来的忘得快,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对于抽象的数学的学习,就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中感受数学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更深刻地理解数学。
教学“千克的认识”时,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配有秤,细沙、食盐、糖等,让学生亲自动手称一称、掂一掂,在操作实践中对“千克”体验、感悟,地理解知识、建构知识。

1

2.操作引导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让课堂活”。片面地理解成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操作。教学实践,学生的操作活动若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就如一盘散沙,使操作活动流于形式,只能乱糟糟、闹哄哄的停留在表面热热闹闹的情况。要让学生的操作井然有序,不杂乱无章,是要使操作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的个体或群体的动态。教师的指导,才能保证学生的操作活动是有目的、有结构、有层次、有成效的。
(1)操作要求。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向学生明确的操作要求,规定必要的操作程序,的地方,使学生的操作带有显著的目的。
教学《可能性》时,先向学生:第1~4小组的袋子里有5颗红珠子、1颗蓝珠子,第5~7小组的袋子里有1颗红珠子、5颗蓝珠子。接着请同学们讨论:①你能摸珠子的活动证明袋子里哪种颜色的珠子多吗?②怎样摸珠子的活动?③摸珠子的活动时应?然后教师出示摸球的要求:“每人每次任意摸出1个球,员把摸的结果在表格里,再把球放回去摇匀,换下一位继续摸。每组一共摸12次。”再请同学小组活动。这样的设计,每个小组都了有序的操作活动中,使猜想得以验证。
(2)加强操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于学生操作活动认识数学知识,还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对学生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知识的能力。
教学《圆柱和球的认识》时,当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画一画等操作活动,圆柱的特点后,如下指导:①用策略教学论文验证“以上到下一样粗”?②“上、下两个面是圆形的,大小一样”,你是怎么知道的?③判断,“橡皮圆柱形的吗?”当学生出现两种意见时,教师不急于下,把十几橡皮叠成圆柱形,让学生判断,然后逐渐减少块数,继续判断。,指导学生观察,在整个操作中,变了,不变,抓住圆柱的特点判断说理,使学生在积极的自我感悟中掌握知识、进展能力。

三、操作后——操作活动成于有意识地拓展

第六环:运用
设计具有趣味化、生活化和探讨性、开放性的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操作活动所学到的新知识、新策略教学论文解决实际生活数学理由,加深巩固知识,进展能力。

1.数学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进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进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所以,安排操作活动时,要学生学习学生的数学深思小学英语教学论文,为学生广阔的操作探讨空间和更多的进展机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学《平均分》,先让学生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分实物的中感受,体验“平均分”,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然后进展性的操作要求:“怎样把15个桃子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比一比,哪个组分法又多又好?”营造了探讨空间,学生的观察、、思索、交流,建立了“平均分”的,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

2.设计探讨活动

学生的操作,依照老师预设好的思路依葫芦画瓢,那么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不到进展,更不用说培养革新能力了。如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 “思维是以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进展。”
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发给学生类型的梯形(一般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纸片,引导学生剪一剪、拼一拼,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推导出面积的计算公式。有些同学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式;有些同学把梯形分割成两个已学过的平面图形(两个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长方形和三角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式;还有的同学把等腰梯形平均分成两份,拼成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式。这开放性的操作活动,把自主探讨的机会、时间、空间留给了学生,探讨并图形的内在联系,将梯形剪拼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了多种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策略教学论文,培养了革新能力。
的“三段六环”操作活动教学方式,使得整个学习活动既有序完整,又数学教学的一般规律,了应有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与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此方式有相应的变式。

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