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行为,利他行为目前状况与教育对策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19045 浏览:833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的利他有着弱化的倾向。究其理由,是受家庭教育失当、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转型和价值观的扭曲“旁观者效应”影响的结果。要强化大学生的利他,要多管齐下,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其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对其移情训练,建立公正的激励与惩罚机制,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词:利他弱化;理由;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40-02

一、当代大学生利他目前状况调查

Rushton等人1980年编制的《利他精神自陈量表》中文修订版,随机抽取哈尔滨工程大学91人、哈尔滨师范大学102人、哈尔滨医科大学94人,共计287名大学生,对其利他的目前状况了测查,经统计处理结果如下。
统计结果:
做到“总是这样”,即利他习惯的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只占接受测查大学生的10%强一点。其利他体现在能给人指路、别人搬东西、给同学讲题和让座等日常事情上。
能做到“经常如此”的学生所占比例提高,即做到推车、给人换零钱、捐衣物和排队让位的可达10%~20%;做到捐款、搬东西的可达20%~30%;做到给人留电梯、在车上给人让座的学生则可达30%~40%;做到给人指路的可达41.1%。
偶尔出现利他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有20%~30%的大学生能打车带人;有30%~40%的人曾当过志愿者、把贵重物品借人等;有40%~50%的人曾给同学讲题、照顾他人、过马路等;有50%~60%的人曾搬过东西、换过零钱等;有60%~70%的人曾经捐过款、给人以必要的和给过乞丐钱。
有低于10%的大学生则以来捐过款和搬过东西等;有10%~20%的大学生兑换过零钱,也没排队让位等;有20%~30%的大学生捐过衣物和做过善事等;有30%~40%的大学生当过志愿者、不曾过马路和搬家等;有40%~50%的大学生不曾打车带过人,也不曾把贵重物品借人等。
总之,除去“献血”,在十九种利他中,有20%-45%的大学生做到利他的九个。“偶然”产生利他的大学生所占比例较高,“经常如此”的大学生所占比例则大幅度下降,“总是这样”的只占10%多一点。这出当代大学生的利他有着着弱化的倾向。

二、当代大学生利他弱化的理由浅析

1.家庭教育失当,导致大学生出现了的自我中心倾向

当代大学生绝数是独生子女,特定的生活环境导致在现实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在日常生活中,很少去关心他人,凡事只以自身的利益出发,只考虑个人的得失,脑子里根本他人的,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与得失。正因如此,中很少有人会社会的公益事业,药家鑫事件正是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的极端暴露。

2.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导致大学生产生了的利已思想

在“自我利益”,强调“等价交换”的市场经济,传统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强烈,的自我意识及自主性不断增强。社会群体中出现了过分强化自我利益的倾向,并形成了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使功利主义逐步渗透到的思想观念之中,并在很大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习惯、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发生了错位,体现为追求奢华生活,信奉“金钱万能”,强调“个人至上”和以“自我为中心”。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重索取,轻奉献,忽视他人和集体利益,这些导致了大学生亲社会的减少和利他的缺失。

3.受“旁观者效应”的影响,导致了大学生责任

社会心理学家拉坦内(B.Latane)和达利(J.M.Darley)在探讨影响利他的因素时:在紧急情境下,只要有他人在场,个体的利他就会显著减少,旁观者的人数越多,利他减少的就越高。他人在场而对救助他人(即利他)的所产生的抑制作用,即被称之为“旁观者效应”。导致“旁观者效应”产生的理由如下:1)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人比较谨慎小心,唯恐出现尴尬难堪的场面;2)当在场的其他人未体现出救助时,会影响个人关于情境的判断,造成“并无危险事件发生”的错觉;3)情境很明确,个人也意识到了有人,但在场的其他人无动于衷,则会造成群体压力,个体在压力下一般会选择遵以;4)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人因袖手旁观而产生的内疚感、羞耻感将会减少,见危不救的责任并非由人由在场的人来承担,即所谓的责任。“旁观者效应”本质上是人在他人救助或求助时所体现出来的无责任的冷漠,而冷漠是由人与人之间感情冷淡、缺乏温情所的“低社会”。社会的冷漠自然也会影响到社会一成员的大学生,以而降低了大学生利他发生的频率。

三、强化大学生利他的途径与策略教学论文

1.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具有的导向或调节作用。个人的价值观影响着个体对观念、事物和的判断,有助于个体事物对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以而确定奋斗的,并有价值的努力去做。大学生利他的培养以价值观的人手。为此,应对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以日常生活点滴小事做起,各的努力,营造弘扬正义、充满爱心的社会环境,以而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大学生利他价值观的良性进展,使大学生将利他变成习惯。

2.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社会责任感道德情感,是人对、集体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是与人的理想、志向和价值观统一的。要使大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的含义和灵魂”(穆尼尔纳素语)。大学生社会的栋梁、祖国的未来,理应高尚的道德情操,理应为社会公益尽的一份职责。,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也将极大地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其利他的进展。

3.对大学生移情训练,“移情忧伤”激发利他的产生

移情是替代性的情绪反应,是既能分享他人情感,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浅析、理解他人的情感,并由个体内心真实的情绪所引发的情绪体验。著名心理学家霍夫曼,道德的源头以移情的角度去探讨,移情本身亲社会动机,是维护社会联结、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友好人际联系建立的心理手段。当目睹了别人忧伤中时,通常会做出移情反应或体现出助人,是那些触目惊心的悲惨场面,常常会引发的移情忧伤。探讨还,移情忧伤越强烈,体现出来的助人就会越多,成正。,对大学生移情训练,有助于其体现出助人、抚慰、关心、合作、分享等亲社会,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利他的产生。

4.建立公正的激励和惩罚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偏重于物质利益,讲究平等交换,这本无可厚非,但这放弃或降低道德水准的理由。社会应在体制层面建立起一套优化的奖惩系统,赏善罚恶,最大限度地激发利他的产生。一对大学生的利他要给予宣传表彰和奖励,使利他者心理上的和精神上的愉悦,对他人起到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以而激发其利他的产生。另一,对于那些违反社会公德、损人利己的丑恶现象则要舆论谴责及惩处,绝不姑息、迁就。对待是非奖惩分明,这将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良好的品德,对其利他的进展会产生极大的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作用。

5.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高校要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以政治论述课、思想品德课和心理训练活动等为载体,对大学生集体主义和利他主义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做好事,做好人;要做高尚的人,以日常生活小事做起,以点点滴滴做起。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