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绘声绘色 语言鲜活写作

更新时间:2024-04-13 点赞:10985 浏览:4600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鲜活的语言,有色彩,有画面,有声音,它能在内容的,产生美感,生发情趣,增强语言艺术的魅力。郭沫若先生就曾经说过:“语言除掉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以外,还追求它的色彩、声调、感触。”

一、万紫千红总是春——语言的色彩美

“色感乃是一般美感的最的形式。”色彩在表达情感远胜形状一筹,当展现出雪地上盛开了一朵红梅时,会自然地体验到热烈和冷峻的比较;当晶莹透明的露珠在月色下的荷叶上滚动时,会在清丽朦胧的色调中感受到温馨和宁静。所以,在写作时应运用色彩美的语言,将大千世界中绚丽多彩的景物,写进的文章之中。
1.精心运用色彩词
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景,合则宛如一幅浑然一体的画卷。对景物色彩的描绘有鹂之“黄”,柳之“翠”,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远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赏心悦目的景象。再如,山曼的《过重阳》中是这样描绘秋叶的:“那时香山枫叶儿、槭叶儿、黄栌叶儿、山荆叶儿全都红了,远看火样、霞样,到近前各树有各树的红,枫叶儿深红,槭叶儿娇红,黄栌叶儿红中透黄,山荆叶儿红得发
紫……”把秋叶的“红”精心描绘出来了,呈现在眼前的一幅美丽的“香山红叶图”。
2.巧妙组合景物
唐代诗人储光羲的诗歌:“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诗色彩词“绿”,但诗人巧妙地组合了景物,诗歌中呈现出的色彩就十分了。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绿色“绿的河湾、绿的小荷、绿的垂杨”;在绿色的背景上,诗人又巧妙地涂抹了几树粉红色的杏花,明亮耀目,像点缀在绿阴明珠;诗中“日暮”一词看来平平,但以构成诗的色调看,却是点睛之笔,万万忽视,夕阳将金抹在这清溪蓄翠的幽静去处,以而加强了明丽流动的色彩感,调动了人的情绪,起到了烘托气氛、创造意境的作用。
3.运用修辞
苏轼曾有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文章这样,只要“相宜”,“淡妆”、“浓抹”都增加语言的文采。怎样装饰呢?最好的策略教学论文是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加色彩的鲜明性和性。
(1)比喻
大金帅苹果金光闪闪,闪耀着黄澄澄的颜色;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红玛瑙似的红果;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金光闪闪、黄澄澄、红、紫、绿等一连串色彩词,再用比喻的摹绘,把苹果、山楂、葡萄描绘得色彩斑斓,使人如见其物。
(2)排比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用排比句给读者打开一幅美丽的画卷,似锦、似霞、似虹,让人心旷神怡,给人不尽的美感。
(3)衬托
衬托常用的修辞方式。即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事物为陪衬来某些事物。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用碧绿的江水来映衬飞鸟洁白的羽毛,用峰峦的青翠来映衬山花的火红。而飞鸟的白羽又使江水显得更加碧绿,山花的火红则使山峦显得更加青翠欲滴。这四种颜色互相衬托,江水的碧绿和山峦的青翠是深浅不同的绿色,将它们做底色来衬托鸟羽的洁白和山花的火红,使得画面色彩比较十分鲜明亮丽,却又是那样和谐统一。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语言的音乐美

老舍说过:“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语言表达中,要追求表“意”,还要追求表“音”,形成语言的音乐美。

1.灵活运用动词

“动词是文章活的灵魂,运用得当能增强文章的气韵,犹如生命之泉汩汩地流淌,给人以美的享受。”试举几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 秋暝》)诗歌“照、流、归、下”等动词的妙用,使感受到月光的倾泻不尽,清泉的长流不绝,浣女的由远而近,莲舟的由近而远。真可谓是“诗中有画,诗中有乐”。
再如“一阵自行车铃声,由远而近,洒在溪边的小路上。”“洒”字,便使体味到了走月流云的音韵美,置身于空灵宁静的抒情气氛中。

2.灵活运用叠音词

恰当地运用叠音词,词语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加强对事物的描绘,增加音乐美感。如:
“小草偷偷地以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文小草、风经过叠音词的装饰,形神,另有一番情趣。
再如,儿童文学作家高恩道的《小金鱼》原稿是这样的:“小金鱼,最贪玩,一会儿撞荷叶,一会儿摇莲秆,玩得忘了写字,玩得忘了吃饭。妈妈来考它:几加几,等于三?它把嘴一张,吐出一串‘大鸭蛋’。”写完后,他读读总不满意。,他把词语改成叠音词:“小金鱼,最贪玩,一会儿撞撞荷叶,一会儿摇摇莲秆,玩得忘了写字,玩得忘了吃饭。妈妈考考它:几加几,等于三?它把嘴一张,吐出‘圆蛋蛋’。”这样一来,就使整首儿歌活了,读朗朗上口,很富音乐感。
双声、叠韵、叠音、象声,这类词在古典诗歌里运用得尤其广泛。“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用得恰当,不但增加了音乐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3.灵活运用拟声词
拟声词描绘事物发出的声音,发声传意,以声状物,能增强对事物的实感,还能增添乐感。“几只小麻雀以草垛里钻出,唧唧喳喳叫一阵,又钻回了草垛。”读完此句,耳边似乎真有麻雀清脆的叫声。
最有名的还有白居易《琵琶行》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声音粗壮厚重;“切切”,声音细微急促;“大珠小珠落玉盘”,劈啪弹出来的乐曲,宛如大大小小的珍珠落到玉盘上,悦耳动听。对声音的描写,把琴声的优美悦耳渲染的淋漓尽致。

4.灵活运用整句

语言的音乐美还以语言的节奏和韵律得以。那么怎样语言的节奏呢?灵活运用整句,是行之的好策略教学论文,即运用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策略教学论文来形成错落有致的节奏和韵律。
比如,叶圣陶的儿歌《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儿歌中很好地运用了双声叠字和顶真手法,使整首儿歌充满了循环往复的旋律美。
“三个水柱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连用三个动词“冒”生动描绘出了水柱不断向上“冒”的情景。
“春雨沙沙,春雨沙沙,细如牛毛,飘飘洒洒。”连用“春雨沙沙”,了春雨的形状和声音。
绘声绘色能使语言鲜活,使文章呈现出色彩美和音乐美,如画如歌,气韵十足。
(作者单位 浙江省嵊州市鹿山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