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修辞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语篇组织方式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22850 浏览:9776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对于二语习得者来说,写作是二语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也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内的一大热门。二语写作涉及到语言,文化背景,特定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思维方式等不同层面的问题。作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和外语教学中夸大|教学论文网|的一个核心技能,多年来,二语写作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诸多研究者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其中对于外语学习中英语写作的研究发展很快,并取得了丰富|教育论文范文|的研究成果,对英语写作的学习和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中对于如何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的语篇组织水平,很多研究者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对比修辞理论提出,英语写作是一种文化现象。不同的语言和文化有其独特的语篇组织模式。在二语学习者的二语习得和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母语迁移的现象。基于对比修辞理论的观点,很多二语学习的研究者和学者提出在英语的外语教学中,通过向英语学习者讲授英语语篇组织模式的知识和英语写作技巧的方法来提高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的语篇组织水平。本文联系国内外,特别是国内对于英语写作的研究,对很多研究者基于对比修辞理论从语篇结构层面上提出的这一英语写作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有效地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篇组织水平的方法,为英语学习和教学提供鉴戒。本研究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在英语写作中,语篇组织方面仍然存在大量问题的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能否通过给他们讲授英语写作中常见的语篇组织模式并使他们掌握英语语篇组织技巧的方法,来提高他们英语写作的语篇组织水平?(2)在语篇层面上,母语写作模式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英语写作有影响吗?从英语学习者的英语作文的分析结果来看,以上提出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克服母语迁移对于英语写作的影响吗?(3)从英语教学的角度,这一实证研究的发现对于如何提高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中的语篇组织水平有什么启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中国一所大学就读的160名英语专业的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在大三上学期,这所学校对这些学生开设了专门的英语写作课程。在学期末,本文对他们的英语作文进行了采样分析,并对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英语语篇组织能力测试,以了解他们对于英语语篇组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他们组织英语语篇的实际能力。并根据问卷调查的情况和语篇组织能力测试的结果对作文的分析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综合作文分析结果、调查问卷的情况和语篇组织能力测试结果,本文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对提高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语篇组织水平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本学期开始,教师在教授英语写作中常见的语篇组织模式和英语语篇组织技巧之前,要求这些学生用英语写了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作文1)。之后,采取“课堂作文语篇知识和技巧专题讲解+课堂讨论和练习+课后阅读和写作练习”的教学方式对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进行了一个学期的练习。本文随机抽取了30学生写作课结束时写的一篇300字左右的英语作文(作文2)和写作课之前写的一篇作文(作文1)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学生的英语写作在语篇组织方面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在作文1中,母语迁移特征明显,而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写作练习,母语对于他们英语写作的影响有了很大程度上的减少。到学期末,大部分学生的英语作文的语篇组织方式都已能接近英语中常见的语篇组织模式。但是在这些学生的英语作文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以完全重复文章的主题句作为作文的结尾部分,在结尾部分引入与文章主题无关的内容等。在作文2中,固然母语迁移的特征已不明显,但对个别学生的英语作文还有一定的影响。在学生的英语写作中还存在着一些机械地套用写作技巧的现象。固然在作文课上已经对英语和汉语写作的特点进行了对比,但在学期末进行的问卷调查中仍有一半多的学生以为|教育论文网|英语的写作和汉语的写作在语篇组织上没有什么不同。固然对于英语作文的写作方式和技巧以不同体裁为主题进行了讲解,但在问卷中,半数多的学生不能很清楚地说出他们的区别。特别是从语篇构建能力的测试结果来看,这些学生的英语语篇构建能力远低于他们实际写作中体现出来的语篇构建能力。由此看来,教授学生语篇知识和语篇组织技巧的教学方式有待其它教学活动和内容的补充。【关键词】:对比修辞母语迁移语篇组织模式写作技巧
【论文提纲】:摘要5-7Abstract7-12Chapter1Introduction12-161.1RationaleoftheResearch12-141.2ResearchDesign141.3TheOrganizationofthePaper14-16Chapter2LiteratureReview16-352.1CultureandWriting16-172.2ContrastiveRhetoric17-232.2.1WhatisRhetoric?17-182.2.2TheTheoryandPracticeofCompositionResearch18-192.2.3ContrastiveRhetoric19-232.3ContrastiveRhetoric,CultureandWriting23-242.4TheDifferenceofWritingConventionsBetweenChineseandEnglishattheLevelofDiscourseOrganization24-302.4.1TheNecessitytoAnalyzetheDifferenceofDiscourseStylesBetweenChineseWritingandEnglishWriting24-252.4.2TheDifferenceofDiscourseOrganizationConventionsBetweenChineseWritingandEnglishWriting25-282.4.3CulturalExplanationoftheDifferenceBetweenChineseWritingandEnglishWriting28-302.5InterlanguageResearchesinWestandinChina:EFLLearners’EnglishWriting30-352.5.1TheContrastiveRhetoricResearchofEFLWritinginWest30-332.5.2StudiesofEFLLearners’EnglishWritinginChina33-35Chapter3Methodology35-413.1ResearchQuestions35-363.2ResearchDesign36-393.2.1Subjects36-373.2.2Data37-383.2.3DataCollection38-393.3DataAnalysis39-41Chapter4ResultsandDiscussion41-564.1TheTeachingMethodUsedintheWritingCourse41-424.2TheImprovementofEFLLearners’EnglishWritinginTermsofDiscourseOrganization42-524.2.1TheImprovementofWritingOrganizationattheLevelofDiscourse42-464.2.2TheImprovementofWritingOrganizationattheLevelofParagraph46-504.2.3TheLogicalRelationBetweenParagraphandDiscourse50-514.2.4TheResultofQuestionnaire51-524.3TheDeficiencyinDiscourseOrganizationinComposition252-564.3.1TheDeficiencyinOrganizingParagraphsinaDiscourse52-534.3.2TheDeficiencyofOrganizationintheConclusionPart534.3.3TheResultofQuestionnaire53-544.3.4TheProficiencyTestofConstructingEnglishPassages54-56Chapter5Conclusion56-645.1MajorFindings56-605.2Implications60-625.2.1TheoreticalImplications60-615.2.2PracticalImplications61-625.3LimitationandSuggestionforFurtherResearch62-64Bibliography64-67Appendices67-72AppendixⅠ67-68AppendixⅡ68-70AppendixⅢ70-72Acknowledgements72-73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3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