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金朝哈尔滨,上京,金上京迁都后,金朝在哈尔滨持续及影响

更新时间:2024-03-10 点赞:13759 浏览:5168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原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关于《挖掘金源文化,提升哈尔滨城市知名度》一文的批示,加强对金源文化理由的探讨,并就专题设立科研项目,是阶段的探讨成果。金上京是女真族建立的大金王朝的个国都,历经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代皇帝,金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达38年之久。以金王朝的建立历史贡献,金上京的形成与进展,金上京迁都后金朝在哈尔滨的持续和影响等了深入的挖掘和探讨。
词:金源文化;哈尔滨;金上京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7-0127-02
公元12世纪初,古朴、粗犷、尚勇、睿智的民族——女真族,在松辽平原的按出虎水畔崛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建立金朝,在金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市阿城区,简称金上京)建立都城,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金朝入主中原,占据了半边江山。共10位帝王、120年。金朝的建立是民族历史进展阶段,创造了灿烂的金源文化,开创了哈尔滨城市的纪元史,并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哈尔滨。

一、金王朝的建立历史贡献

金朝是历史的或缺的组成,在我国历史上对民族文明史的形成与进展作出了的贡献,在:

1.缔造历史北部疆域

金朝疆土辽阔,其鼎盛时期的疆域:东北到日本海、黑龙江流域一带,西北到河套地区,西边接壤西夏,南边以秦岭到淮河一线与南宋交界。是北部疆域,为版图北部疆域的确定奠定了极为的。

2.统一民族长城内外

金朝以前,长城是中原政权防御北方民族的战略设施。到了金朝,海陵王(1153年)迁都燕京,统治中心由长城之外移入长城之内,号令北疆和中原,次将政权横跨长城,将长城内外疆域连在一起,并取消了长城的防御功能,使长城变为一国之内的历史战争遗迹,这为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创造了条件。

3.首开定都北京

1115年,金朝定都于金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市阿城区),1153年金朝将都城迁到燕京(今北京),改称中都,这一举措是对发挥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用的推动,地使北京朝代的都城,是以金朝开始的,元、明、清乃至人民共和国相继建都,使北京成了民族长期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4.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民族团结、融合和进展

自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建立政权起兵伐辽,在短短的12年的时间里,金政权先后灭了辽和北宋,占据了大半个,周边南宋、西夏、高丽在内,都向金朝称臣纳贡,附属国。金代的历史是女真、契丹、汉族等多民族创造的历史,各民族的彼此融合,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民族不断进展壮大。金朝是民族历史上25个王朝,它为民族作出了磨灭的贡献。

二、金上京的形成与进展

金上京是女真族建立的大金王朝的个国都,历经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代皇帝,金王朝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达38年之久。海陵王迁都后,这里一度受到破坏,但上京路和会宁府的治所,战略地位十分。

1.经济进展

《金史》载:“取燕京路,尽徙六州氏族富强工技之民于内地。”以太祖、太宗开始,将大批契丹人、汉人中能工巧匠、富裕之民迁往金源内地,移民总数达百万之多,仅上京地区已达30万人。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契丹文化、生产技术带往上京和北疆,使农牧渔猎、商业运输都了空前进展。金朝统治者“轻徭赋,劝稼穑”、“诏免民户残欠租赋”等政策深得民心,并且生产工具的改善和冶铁业的进展提高了生产力,使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大幅提高,史载上京地区“粮食一年五年之用”。
冶铁业、木器业、建筑业、制药业、制盐业、纺织业等各业兴旺,产品工艺精湛,蒸馏酒技术的出现开创了白酒酿造的先河。街市店铺林立,绣饰牌匾相招,尤其是交换货物榷场的设立、交通驿站的四通八达,极大地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了商业进展,更刺激了经济的繁荣,金上京东北亚的经济中心。

2.文化兴荣

金朝建国后创造了女真文字,但又不排弃汉、契丹文字和语言,并大量收罗人才、图书。建皇家藏书馆,立孔庙、尊孔子,行科举,设国子监,民间设立官学和私学,聘请汉族学者做老师。文学作品极为繁盛,歌谣、舞蹈、散文、杂剧、诗词、书画风行于世。民间《臻蓬蓬歌》的盛行,泼水而建的宫中冰灯的出现,逢宴必舞的贵族平民,花卉、鱼虫、人物、瑞兽为图案的铜镜,宗教的进展,都文化兴荣的例证。铜座龙、双鱼铜镜、亚沟摩崖石刻像、大量石像生、寺碑遗存等更是生动地佐证了金上京的繁荣和辉煌。

3.城市繁华

经济进展、文化兴盛、人口增加,白山黑水间耸立起大小300多座城市,以金上京为核心。金上京城分为南城和北城,周长11公里,面积642万平方米,外垣城门五座,二城连接部城门一座。金上京城由汉人上京知事卢彦伦仿宋、辽型制兴建,上京城内共有南北大街、东西大街各八条,街道整齐,纵横交错,功能分区,主次分明。南城为皇城区和贵族居住区,皇城区面积32万平方米,建有二十多座气势恢宏的宫殿、书院、寺庙。北城俗称买卖城,史载手工作坊、铁铺、金银店、制车店、酒楼、茶坊、勾栏(剧场)、瓦舍()随处。商贾百市,车水马龙,一片兴盛。政府衙门林立,外国使官朝拜,各地进京办事,一派繁华景象。
金熙宗时扩建金上京城,仿照北宋都城的规模建筑,城市布局与汴京(今开封)相同,规模宏伟,雄浑壮观。现存金上京城址是金世宗大定年间修复后所留遗迹。由毗连的南北二城和皇城组成,二城整个周长为11公里。其规模是继渤海上京龙泉府后,建立在所谓荒漠遐域的一代通都大邑。金上京在当时已经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三、金上京迁都后,金朝在哈尔滨的持续和影响

海陵王于1153年迁都燕京(后改中都,今北京)。1157年(金正隆二年)“罢上京留守司”,“削上京之号,止称会宁府”。不久海陵王下令毁掉上京皇城宫室,使之夷平。世宗即位后,1162年“命就上京庆元宫旧址建殿9间,仍其旧号,以时荐享”。大定五年重建太祖庙,大定十三年“复以会宁府为上京”。1181年复修宫殿,上京宫室恢复。世宗对其祖宗发祥之地的,上京城遂复兴时期。大定二十三年“以甓束其城”,二十四年五月,世宗东巡至上京会宁府。
金末,宣宗贞■初年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叛金自立,建立东夏国。蒲鲜万奴于1215年(金贞■三年)率军攻掠上京城,1217年(金兴定元年)完颜太平同蒲鲜万奴勾结,焚烧上京宫室庙宇等建筑,上京城遭到破坏。同年4月金朝决定“以权辽东路宣抚使蒲察五斤参知政事、行尚书省、元帅府于上京”。
1233年(金天兴二年)蒙古军擒获蒲鲜万奴,东夏亡,上京城亦当被蒙古军所占领。蒙古军毁弃上京会宁府,使它通往奴儿干之地的驿站,对元代经营黑龙江地区发挥了作用。1977年在上京故城内,出土八思巴文“管水达达民户达鲁花赤之印”1方,乃系至元十五年(1278年)十二月中书礼部造,证明上京故城是元初统治管理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广阔地区“水达达”民户的行政中心。1925年上京故城内曾出土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七月)中书礼部造的八思巴文“镇宁州诸军奥鲁印”1方,可证明元末曾设镇宁州于此。《元史》卷四十二记载,1351年(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四月)“罢海西辽东道巡防捕盗所,立镇宁州”。明代,金上京故城为海西东水陆城站。清朝则为吉林将军属下的阿勒楚喀副都统和黑龙江将军管辖。清代阿勒楚喀城,在金上京故城之北2公里,始建于1729年(清雍正七年)。

1

关于金上京故城所在地的考证与认定,当首推乾隆年间编纂的《满洲源流考》。该书它应在拉林、阿勒楚喀之间,城址犹存,内有皇城等。清末曹廷杰《东三省舆地图说》准确考定,阿城白城即系金之上京会宁府故城。金上京会宁府故城历年出土有大量珍贵文物,诸如铜镜、铜印、陶瓷器、铁器、金银器建筑等。1981年1月,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能被评为级历史文化名城,金朝的遗存和遗迹在申报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金朝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只有着了120年,金朝以其活力的女真族文化为根脉,兼融契丹及中原汉文化为形成的金源文化,对黑龙江流域文明作出了贡献,在文化进展史上占有地位。以金上京区域为中心的金源文化遗存以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屡获殊荣:在哈尔滨市就有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亚沟石刻2处金代遗址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平乐古城、五国城遗址、城子村遗址、松峰山道教遗址等19处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哈尔滨独具特点的人文景观和文化象征,是哈尔滨的魅力所在。,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宣传哈尔滨,提升哈尔滨的知名度,加强哈尔滨的软实力建设,进展哈尔滨旅游经济,推动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哈尔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中都发挥着越来越的作用。
为了保护和好金代历史文化资源,如下倡议:
1.倡议对哈尔滨地区的金代遗址及文物等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普查。在哈尔滨,金代遗址、文物极为,每年都有新的遗址或文物现世。全面的普查,才能的保护措施和处置办法,抢救和保护这些金代的历史文化遗存。
2.倡议成立历史文化专家工作组。由历史、考古、旅游、规划等的专家组成工作组,对金代历史文化遗存探讨、浅析和论证,为今后的开发和决策咨询。
3.倡议加强金代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开发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保护是为了更大价值上的开发,保护与开发同等。以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为例,级文物保护单位,而简单的土城墙和民居混杂在一起,丝毫不出它的价值,推进其复原和复建工作,让它以王朝皇都的本来面貌矗立在世人面前,它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也会哈尔滨城市进展支撑点。
文献:
王禹浪,鲍海春.论金源文化与开发[G]//.金史探讨论丛,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0.
洪仁怀.以昔日辉煌的金上京看今天哈尔滨的文化定位[G]//.金上京文史论丛:第2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8.
[3]郝庆云.论黑龙江流域古代文明的方式[G]//.金上京文史论丛:第2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8.

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