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语文教学中主不足意识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8064 浏览:32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篇课文可讲内容很多,假如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满堂问或碎问现象,“随流飘荡,任意东西”,最后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而教师则出力不讨好。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与教师的转变,即教师要有主不足意识。
主不足即教师在备课中发现文本的核心东西——题眼,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通过这个不足来带动其他不足,它是进入文本的钥匙,它是贯串文本教学的线索。如《天上的市井》一文,在通读诗歌后教师可抛出不足:“郭沫若笔下天上的市井是个怎样的市井?”学生会回答富庶的、美丽的、自由的;第二个不足自然而来:“你是以哪些诗句发现的,这是什么写法?”;第三个不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联想?”在品读、点拨、引导中完成了教学。再如讲《惠子相梁》一课时我牢牢捉住“庄子见之”展开教学:庄子见惠子的背景是什么?庄子为什么见惠子,是“欲代子相”吗?见惠子时庄子的态度、态度是什么?这样设计环环相扣,很有层次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获得第六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的杨聪老师执教的《云南的歌会》很有“意思”。文中两次处提到“意思”一词,一处是第四段“最有意思的是云雀”(言外之意前面所写也是有“意思”的);第五段“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言外之意是后面所写更有“意思”)。杨老师捉住“意思”不放进行革新教学论文教学:版块一:发现意思:你觉得作者所写的这些有“意思”吗?板块二:没“意思”:有人以为没“意思”,理由是第四自然段自然环境的描写太多了,冲淡了歌会的主题,宜将其中描写自然环境的部分去掉,你同意吗,为什么?板块三:作家的“意思”:本文选自《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进入教材时省略了前面一段文字:以马背上探讨老不足,不免近乎卖呆,远不如以活人入耳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你以为本文“活”在哪里?
找到教学的主不足并非易事,最根本的就是教师下功夫读懂文本,深入文本,具有较强的驾驭文本能力。那么,教师该以哪些方面下手呢?寻找主不足应该是一个“浮上来——沉下去——再浮上来”的过程。
一、浮上来
教师要投入地读。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说过这样的教育感言:我备课,决不先看参考书,自己备好了,可以参考一下,每一课都要经历一个独立思索的过程。“独立思索的过程”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文章得手,教师首先敢于扔掉教参、剖析等“拐杖”,认真读上几遍。于永正老师说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同等对话。说得明白点,就是教师先自己解读教材、体验教材,然后于课堂上引领学生重走自己解读、体验的过程。”所以,教师拿到一篇教材后,要像学生拿到一篇新课文一样,平心静气、逐字逐句地朗读、标记、圈画,亲身经历学生阅读体验的过程。怎样才能把课文读懂读好?需要像学生读书一样主动读书、内化语言。遵循学习汉语文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策略,“披文——触物——体情”,“寻言——明象——悟道”,“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已体察”。想一想: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我不懂,对哪些不足我还有哪些不同看法。这样老师知道水的深浅了,教起课来心中有数。
二、沉下去
反复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技艺教学论文。如郭沫若的《天上的市井》中的“天上的明星现了”“现”与“亮”之辨别,“请看哪朵流星”中为什么用“朵”做量词,几个“定然”是蕴含人与诗人怎样的感情倾向等。教师必须反复吟颂,读出点自己的东西来,才能叫读懂文字,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通过教师对语言文字的“细嚼慢咽”,主旨的整体感知课文,吃透教材的每一个“角落”。由于,一些最细小的不足,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标点,有时却是最基本、最有质量、最含有语文味的,甚至能带动全文,这项内容应作为教师解读文本的重点。如《芦花荡》一文描写老头子“复仇”这一事件时,写道他把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假如换成“一个个投进嘴里去”效果有什么不同?“一个一个”可见吃的速度慢,衬托了老头子休闲自得的心情,符合他“过于自信”的特点,食品引诱的效果也就有了。“一个个”吃的速度快,效果不如前者。

三、再浮上来

教师跳出教材看教学,自然会找到文本中隐形的“线”——主不足,或是情,或是物,或是人。还要考虑本篇文章在单元整体中所处的位置,所担负的教学任务,阅读教参中对文本的解读。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