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重视阅读能力练习

更新时间:2024-02-11 点赞:23329 浏览:1069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语文教学转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读书,已成为摆在广大语文教师眼前亟待解决的不足。本文就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谈一些自己的粗浅做法和感受,旨在抛砖引玉。

一、创造朗读氛围,让学生多读书

听、说、读、写,应以读为先。朗读是学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的基本功练习,它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语言,陶冶情操,提高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由于应试教育,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渐渐的学生对学习语文也不感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讲和练上,长此以往,学生还是不会读书。那么如何走出这种淡化朗读倾向的误区?这就首先要求广大语文教师摒弃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桎梏,把教学大纲关于朗读练习的要求落到实处,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朗读练习。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把教师范读和指导学生朗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来认真对待。教师通过对朗读自身的角色表演,将课文所体现的强烈的爱憎感情传递给学生,把学生带到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这样不仅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朗读水平。出色的范读把抽象的文字载体的声音形象化,然后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审美情趣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为了使朗读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教学过程,通过音乐、音响、图像,以听觉和视觉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共同感受,使学生仿有材料,学有目标。
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主要靠自身的实践,除了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教师以中加强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怕朗读会过多的占用时间,学生的读多采用默读,而且多是无目的、无要求,把课文的意味、情调和文气读不出来。所以在讲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朗读课文,教师要利用最佳教学手段和策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营造课堂朗读氛围。要依照不同教材内容、不同文体、不同的教学目的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进行练习。如齐读、个别读、接力读、分角色读、配音朗读等,教学生用正确、鲜明、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感情,读出声情并茂的情感,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与作者的共鸣。只有教师充分熟悉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量,对学生阅读练习引导有方,久而久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二、教给学生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捉住课文重点语段精读

阅读教学的目的,首先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面对当前学生的繁重课业负担,疲于应酬的现实,如何做到“轻负担,高质量”,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求知欲独立的以书本中汲取知识和营养?捉住精读这一环节,经常不断的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深化练习,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行之有效的策略。如《背影》一课,为了感悟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应抓注——爬月台买橘子,作为重点语段阅读。让学生根据描写的重点词语去再现一位上了年纪、身子肥胖、穿着臃肿的父亲,行动艰难、绝不爽利的情景。学生会边读边想:父亲为什么这样完全丢掉尊严,放下架子,心甘情愿的在大厅广众中爬下呢?读着读着学生就会深切的感悟到那份灼热的父爱深情:“子骑父做马,父愿子成龙”这样一位至情至善、爱子如命的父亲,当他的背影混入人来人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到的时候,作者怎能不潸然泪下,读者又怎能不为之动情?
精读不仅要求学生正确领会词句的含义和感彩,还要能概括总结段落大意,掌握文章的脉络层次,正确地归纳中心思想。除此以外,精读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课文所体现的观察思维策略去浅析四周的现实生活。为达到这一目标要求,我们不能不注重学生精读能力的培养。“学贵有疑”,学生能在阅读课文时不断质疑,教师给予必要的释疑解惑,并以学习策略,思维策略上加以引导、点拨,而能做到质疑释疑的唯一途径也是精读。为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鼓励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认真思索,大胆提问,要培养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学法发现不足,释疑解疑。当学生质疑碰到困难或释疑碰到障碍时,教师须疏导难点,指点迷津,让学生自觉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摄取文章的精华。
精读对学生来讲无疑是有一定困难的。精读过程中要运用多种阅读方式策略,像比较阅读法、发现阅读法、情境阅读法、讨论法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主动介入阅读和思索,发现挖掘文章的内涵,品评文章语言的精妙、结构的完美,这样阅读兴趣就会骤增。精神的愉悦和成功的会更加促使学生去多读、乐读。

三、扩大阅读范围,赏读

中学语文课文及课外读物人选的典范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记载着爱国赤子、劳动模范、科学家的悲壮史诗和英雄史绩,字里行间洋溢着或优美典雅,或崇高悲壮、或激昂进取的情操。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使学生领略优秀文字作品的高超艺术;又能受到极大的思想教育和艺术熏陶。教师在指导学生自读过程中,有重点地选择部分书目让学生阅读鉴赏,开拓视野,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运用,应变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平常的阅读往往有很大的随意性,有兴趣就读,无兴趣不读,在读的过程中,只重表面情节,不求甚解。传授必要的阅读知识和鉴赏策略,逐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健康阅读习惯,教师责无旁贷。具体的阅读策略有:摘、剪、注、写、评。摘:即摘录法。将读物中的名言警句、出断,分门别类地摘抄在读书札记或卡片上,积累资料。剪:把自己欣赏的名著佳作剪下来,整理成册,以便日后翻阅使用。注:阅读后写出摘要、提纲或读后感。评:对作品中的思想内容、人物事件、写作技艺教学论文进行赏析品评。学生在自读中可以不拘一格,在策略的运用上根据自己的意愿、欣赏习惯和方式,真正静下心来读进去;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想,感悟作品的深刻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境界,在阅读中鉴赏,在鉴赏中阅读。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把读书作为精神的第一需要,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如此,阅读能力的提高将不是一句空话。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