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学“多元性”内容价值取向探讨

更新时间:2024-03-30 点赞:5944 浏览:178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蓬勃进展的职业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突出技能培养与练习,致使作为基础文化课的语文课程,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少。但是,实践却表明,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以及语文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职业院校的文化课教学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进行,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立足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美的熟悉不同,语文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审美的愉悦性,让美渗透到他们的专业和生活中,来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
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多元性”上,也就是基础性、人文性、工具性的基本特点和针对性、个性特点以及文学性审美特点。笔者就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多元性”内容价值取向谈一点看法。

一、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基础性

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有着很大区别,职业学校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课素质较低,是以学习技能为核心踏进职业院校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结合专业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运用文写作的能力练习和提高。随着工业社会转型为信息社会,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继续式教育转型为革新教学论文教育,职前教育转型为终身教育和现代化企业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的新要求,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也必须与时俱进,在革新教学论文中求进展。比如:艺术类的专业,语文教学就应当倾向于文学欣赏,要有针对性。在培养学生一般语文能力的同时,渗透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学生毕业后运用语文介入就业竞争和职业适应能力,以及接受再教育的能力。再比如: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就应该突出读和写,读就是在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写就是以儿童文学为主要教学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编写简短童谣、谜语、故事等。这样既学习了语文基础知识,又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有一定的教学语言组织能力打下基础。

二、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职业教育语文的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职业学校学生相对于普高学生来说,在思想、性格、习惯、心理等方面有着更多的不足或缺陷,更需要利用语文学科所具有的思想性、情感性和美感性,发挥其“文化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树立学习目标和为之而努力的自信心。
我们知道,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程更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因而语文教学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课程理应承担的重要任务。而且语文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思想熟悉水平,与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职业教育语文教学该如何体现人文性呢?
首先,在道德修养和价值观上,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基本上都是高考落榜生。或者是不爱学习文化知识,或者由于家庭、环境的理由,导致了他们之中不少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比较低下和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应更多地体现出人文关怀。尤其通过阅读和鉴赏,修养心灵,提高道德修养获得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例如,针对一些普遍有着着自私、不尊敬父母,只知道索取不愿意付出的学生。在读书活动中,以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为例,引导他们品味当父亲的面条商身份已不能给女儿的家庭带来光彩,更重要的是高老头的钱越来越少了,“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笼络女儿,想像对付狡猾的马一样”。为了争夺财产一对亲姐妹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直到高老头临死,想见女儿但也枉然,高老头才悟出了残酷的真理:“钱可以买到一切,买到女儿。”“倘若我有钱,倘若我留着家私,没有把财产分给他们,她们就会来了,会用她们的亲吻舐我的脸!”让学生了解书中在金钱驱使下人们之间那种的卑鄙心理和虚伪的面孔。让学生自己进行价值判定和心灵净化。告诉学生任何不劳而获都是不应该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获取生命的价值。
其次,以情感激发和审美教育上,应关注学生情感的进展,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感受艺术和科学的美,注重审美体验,提升审美境界。用课文中人类美好情感感动和熏陶学生,而不是政治化的社会化的枯燥的浅析与说教。

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职业教育语文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文书写作能力”两个方面。职业院校学生毕业之之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其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说比写更重要、更难,语言表达的教学在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前教育学生在应聘岗位时,其中的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讲、说、写”,在教学中就要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的特点。比如在《哈姆雷特》关于欣赏戏剧语言的指导中,要求学生分别找出人物语言里面最能透露他们性格品质特点的典型词句,结合表演技能分角色表演。以表演中反复品味,引导学生思索这些词句分别刻画出了怎样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夸大学生通过剧中不同人物语言的比较,来学习在阅读戏剧或小说时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来窥视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并把它作为自己写作文时塑造人物形象的鉴戒。

四、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针对性

职业教育语文的针对性是夸大学科教学必须贴近职教办学实际和学生实际,由于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门类繁多,学制不一,各专业岗位对未来以业职员在文化基础知识上要求不尽相同。职业学校有着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上岗就业与一部分学生今后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实际,有着不少学生学有困难与少部分学生学有余力的实际。因此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要把语文教学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结合起来,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探讨,以突出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个性化特点。比如:职业学校艺术类音乐表演专业语文教育,就应该以审美为导向,充分发挥文学艺术的审美作用。以审美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而针对机电类专业学生来说,更应该突出运用文的写作学习。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情感的进展,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以而引导学生感受艺术和科学的美,注重审美体验,提升审美境界。用课文中人类美好情感感动和熏陶学生,而不是政治化社会化的枯燥的浅析与说教。比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作品融诗、画、音乐为一体。这是一首山水诗,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傍晚秋雨过后的山间景色。这样的山水诗,针对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笔者采用了引导学生鉴赏精致幽雅如梦般的情调,结合艺术设计的特点,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和意境以诗中任何一句为题,设计一幅精美的美术写意作品。作品的题目可以不告诉大家,在作品完成后让其他同学根据作品命名。在创作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同学们展开想象,设计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其中黄春贤同学的“明月松间照”和王艳红同学的“莲动下渔舟”以其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构思及与诗意的吻合,最为切题。通过这样的练习尝试,积极地构思,激起了学生创作和设计,学生不再感到语文课是枯燥的。

五、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的文学性

对于艺术类专业而言,语文教学具有文学性。文学艺术的特点,是以形象来思维,文学用语言作为体现手段,是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的基础,也是介入多种艺术欣赏和学习的重要途径。
比如: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通过外在的“形”和内在的“神”来形象地反映某种事物,以而传情达意体现生活。
文学修养对舞蹈动作内涵的体现有着出神入化的作用。在舞蹈表演中,舞者的表演内涵来自于文学修养,文学修养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舞者的体现力。舞者的一个眼神、一招一式是否能感染观众,与舞者本身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心灵感应有很大联系。而舞者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和感应基础就是文学修养,一个有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的人与一个没有内涵、没有心灵感应的人所表达出来的舞蹈动作是有区别的,一个是形神并茂的舞蹈艺术家,一个是只有动作没有感染力的舞蹈工匠。因此,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乐、诗、舞为一体的教学策略。比如:“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覆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将这首诗配以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欣赏,通过欣赏配乐诗,理解和感受“敕勒川”所体现蒙古人的生活习俗,领略内蒙草原风光。笔者让学生尝试在课后边朗诵诗边做蒙古族舞蹈动作,于是学生们很认真地去尝试分句、分段用舞蹈动作体现诗意。后来学生告诉笔者,他们在诗中找到了舞蹈感觉,这正是语文教学的文学性所致。因此,在文学修养丰富的基础上,学生的舞蹈不再是枯燥的、只有“形”没有“神”的动作,而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在这种策略的激励下,学生不仅增加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对舞蹈表演的悟性和舞蹈动作的创造性。
艺术类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感悟教育,通过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塑造热爱语文学习的信念。职业教育固然以学习技能为主,但在学习过程中语文知识对于学生理解掌握技能知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内容多元性价值取向就是要“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人文、增强审美、学以致用”。因此作为职业院校语文教师,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优化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一些实实在在的实用知识。
参考文献:
[1]吴建潮.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价值取向[J].职教通讯,2007,(7).
[2]王爱华.职业学校应留意语文教学的实践性[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3).
(郭锦嫣新疆库尔勒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8410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