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入耳话能力培养不可忽视

更新时间:2024-01-27 点赞:4683 浏览:137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素质是一个整体概念,分解出来则是听、说、读、写四项能力。这四项能力分别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具体体现。然而在语文教学内容里,最受重视的往往是阅读和写作,最被忽略的就是听话能力的培养,甚至听话的活动基本上没有特定的练习目标内容;听只是在讲解、回答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人们大多误以为听话能力不需要进行专门的练习和培养,以为人一出生就开始听话,只要具备听话能力,只要没有生理缺陷,似乎没有必要练习听话能力;再说,语文考试里偶然有那么一段听的内容,分值又不高,无碍大局;假如要进行这方面的练习,那就是既浪费时间,是徒劳无用的。所以,人们就是在这样的观点支配下,忽视了听话能力的培养,而且这种现象日趋严重。难道真的不需要进行听话能力培养吗?以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证实,事实并非如此。我以为,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听话能力练习,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话能力,而且能大大推动教学论文学生思维能力的进展,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固然人们学习语言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学习语言,并且人人都能听话,听话的内容也由简单过渡到复杂,但是,未必人人都具有较高的听话水平。电视剧《血色浪漫》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几个整天无所事事,到处打架斗殴、惹是生非的中学生无意入耳到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六月·船歌》,其中一位脱口赞美说:“真美!”其他几位一起讥笑他,说他不懂装懂,没曾想他却对他们说:“再放一遍音乐,我解释给你们听。”于是音乐响起,他缓缓地说道:“……好的音乐都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画面,我看见的画面是这样,先是俄罗斯风光的大背景,……辽阔无垠的草原,绮丽的外高家索风光,波涛汹涌的伏尔加河,圆顶的东正教堂,我的耳畔似乎听到熟悉的俄罗斯民歌……这歌声忧郁而深邃,让你心里酸酸的,忍不住要流泪……一个清幽的湖泊,岸边是茂密的白桦林,深秋的白桦林色彩斑斓,秋风轻轻掠过,白桦林飒飒作响……我们的小船静静地划动,桨声柔柔,水波荡漾,林中的夜莺在婉转歌唱……此时,你的心里没有悲伤,也没有欢乐,只有一种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惆怅……你的眼眶里贮满了泪水,但它不会滚落下来,泪水会渐渐被眼球所吸收,会自己干涸……在如此氛围下,你的心中只有感动,只有柔情,还有一种……深深的眷恋。小船渐渐远去,桨声在消逝,涟漪在水面上消失,带走了感动,带走了柔情……还剩下什么呢?只剩下那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惆怅在心中久久徘徊……”听完他的解说,几个人都惊呆了:自己毫无感觉的音乐经他这么一说,简直妙不可言,顿时觉得眼前这个整天举着菜刀闹事的玩主身上布满着诗人气质。由此,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学中我开始留意对学生听话能力的培养,我曾做了这样的一项听力测试:“李华正在阳台上浇花,楼下的刘阿姨说:‘小李,你真爱美啊,我刚晾的被单也锦上添花了。’”刘阿姨的言外之意是:你弄湿了我的被单。可是,由于学生们听话水平的不同,结果也就不尽相同:①小李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②小李浇花弄脏了刘阿姨的被单。③小李缺乏道德。④小李这种行为是错误的……由此可见,一个人听话能力的强、弱可以直接影响到学习、生活的质量,个人的形象气质乃至口语表达能力。
现在,尽管《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听话说话”目标改为了“口语交际”,但“倾听”仍摆在了首位,只有听懂别人的话,才能表达,才能交流。这就是说,在听的过程中,要浅析,比较,进行思维整合,才能有自己合适的对应语言,才能真正介入到交际中去。否则,就无法进行交际。所以,要想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就必须加强听话能力的练习。
通过上述尝试,我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听话能力练习逐渐重视起来,设有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听话的培养。起初练习,我先读一篇短文,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回答不足(以笔试为主,便于掌握每位学生的听话水平)。全班64人,答错的就有30人,占全班人数的47。我经过了解,这30人中,有的留意力不集中,有的是听不清语音的轻重,有的是辨不清语调的不同等等。针对此种情况,我对他们进行了听话的指导:1.专注倾听,捕捉语音的信息。2.辨清每个音节的轻重,轻读重读不同,语意也就迥然不同。3.听清每句话的语调,语调就是声音的抑、扬、顿、挫,人们说话时的情感态度不同,就有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语调不同,语义就有变化。4.留意停顿的含义。语句的停顿,是说话人为了调节气味或传情达意的一种方式。不同的停顿能表达不同的语音和感情。如:“中国女排战败了/古巴队得了冠军。”“中国女排战败了古巴队/得了冠军。”停顿不同,表达的意思就截然不同。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开始不断深化练习内容:有时给学生朗读一段文字,学生听,或者是学生听录音,然后让学生复述所听内容,有时朗读或播放一段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作摘要记录,然后进行抽查,检验;有时我先准备一些各种错误类型的说话或朗读材料,讲、读给学生听,听后让学生立即指出错误类型,并作扼要教育论文地评析和辨正;有时我读若干条编好序号的材料,让学生听后按要求对这些材料作同类归纳整理,以口答或笔试的策略进行检测;有时读一段耐人寻味,蕴藉幽默的文章,然后由学生边听边想,仔细浅析,以而品出话中之意,话中之情,找出隐含于原话背后的“潜台词”;与音乐老师联系,上一堂音乐欣赏课,要求学生将听音乐的感觉写出来,选出写得好的文章在全班甚至全校交流,并推荐到校报或当地报纸上发表。这些方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听话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但调动了起来,而且思维的灵敏度也得到了有效的练习。例如,我曾在一次听话练习中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例子:20世纪50年代初,周总理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记者说:“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用美国生产的钢笔呢?”总理回答说:“提起这支笔啊,那可就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位朝鲜朋友在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有作用,就收下了贵国的这支笔。”美国记者的言外之意是:中国人连钢笔都生产不出来。周总理的言外之意是:派克钢笔是战利品,证实美国事中朝两国的败将。当我讲完这个例子时,学生们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为周总理语言的精妙而鼓掌,同时也感到听话能力的重要量。
两年后,我做了一次总结性的测试,结果表明,由初次的47的不过关,减少到5。本学期我班有两名学生参加中学生演讲比赛,分别获市级、省级一等奖;书面表达水平也相应地有了很大提高,音乐欣赏课后,很多同学笔端流淌出了精美的文字:
“初听孙悦的《幸福沙漏》的感觉就像我们初次审视外面这个世界的表象,你听到它时而欢快时而落寞时而谐谑时而唯美,里面有几首动听的主打歌,也有更多听上去平凡无奇的作品,就像是多数人平淡却偶然出彩的生活一样,而幸福的主题在哪里呢?只有当我们摒弃浮躁的情绪,用平和的心态重新聆听这些音乐的时候,幸福的影像才会慢慢以这些音乐中浮现出来。不管是谈论亲情的‘兄妹’,还是关于爱情的‘游来游去’,抑或是简单欢快的励志歌‘腾飞’,专辑中的每一首歌都在内涵上正确地对应了一个关于幸福的主题,他们都在每一刻的生活中时隐时现,平淡的幸福才是最真实的幸福。”
“‘弦弦掩抑声声思’听古筝演奏的《梁祝》,明显地可以感受到有一双纤纤玉手在那二十一根弦上飞舞……一切似乎近于完美,宁谧,可是谁又知道,那音节汩汩洇没着的是一种无奈?谁又听到,那曲调停顿婉约着的是浓浓的依恋?瀑布之水以千丈而下,咆哮而至,那毅然的似乎带着绝望,却依旧爱着流着泪看着自己粉身碎骨,那手也似拨得更快,没有停息,倾诉心中事,什么欲说还休,抛至一边!爱人亦逝,难道还不允许孤单的人大戚!”
“在周笔畅《天鹅》的歌声中,我已经走了很远很远。再一次听,她的声音宽而不厚,浓郁而不沉重,她的曲风华而不过,纯粹而执着。《天鹅》的繁华在天籁中怒放,却在温暖纯净的声音里流淌,最后在结尾处,如同烟花般,直上半空,绽开朵朵灿烂,最后却消失无踪,每一句后都藏着些许回味。怀疑仍在,刚结束的一切,是否有着?”
以教学实践中,我感受到听话能力的练习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话能力,而且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可以调整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留意力。

2.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一切聪明的根源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本条件。

3.可以培养学生的辨音能力。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和句子都要通过语音来表达,语言的交际功能基本上是由语音来体现的。

4.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衡量听话能力的一个基本标准。

5.可以进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进展,不仅拓宽了思路而且增强了逻辑性,灵活性。
6.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话礼节。听话礼节固然不能直接构成一个人的听话能力,但学会懂得对说话人的尊重、礼貌。
总之,听话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探讨和重视听话能力的练习,否则,难免会出现一些“能看不能听,会写不会言”的瘸腿“人才”。
赵欣荣,教师,现居安徽宣城。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