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主体间性视域中语文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3-12-18 点赞:11337 浏览:4665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师生双方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的交流、对话过程,以文本为主的教学内容构成了师生共同作用的客体,教师与学生不应是孤立的单向式有着,而应是作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互联系有着。学生主体性以师生共在为基础体现出交互主体性,也就是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自己的独创性和自主选择,但又不完全是自发的,也不是完全自由的,它还是受到教师的调节和影响,在教师无痕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价值判定,避免游离主题、自由发挥的随意性和无效性。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冯建军教授说过:“教育的交往是以语言符号为的精神沟通,但并不意味着把言语当做唯一有作用的交流方式,实际上言语的交流方式只有和非言语的交流方式相结合,才能使‘死’的语言符号‘活’起来,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交往作为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知识交流和情感沟通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两种基本形式进行的。”它包括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中体现出的相关性,是一个建立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的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主动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又是一个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的同等对话、互动交往,以推动教学论文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共同进展的过程。以语文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和对学生的练习目标来说,语文教学应该是学生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统一。语文教学以学生主体性进展到主体间性,并不是否定学生主体性,而是对其的进一步完善,使之以单一的主体性转换到交互的主体性,避免了单向的主客联系而导致的主体性危机。
当前的新课程革新教学论文提出了语文课堂反对静态的预设,主张动态天生的理念跟“主体间性”教学中师生交互主体性的理念可谓不谋而合。天生课程,又称呼应课程,是美国太平洋橡树学院贝蒂琼斯提出的,具有较明显的过程倾向和对话倾向。天生就是意味着师生要相互理解对话;意味着学生甚至包括教师通过主体实践和交往,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获得生动的进展;意味着课程不只是由教材这一单一因素构成的静态课程,而是师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生长的建构性课程。在师生具有个体性同时又不失去共通性、主体间性情况下,促成双方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和重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进展委员会在《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索,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交往互动、共同进展的动态过程,让“主体间性”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焕发生命活力和碰撞聪明火花的新课堂。
参考文献:
[1][瑞士]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2]邢永富.现代教育思想[M].北京:中心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3]杨春时.文学论述:以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新华文摘,2002,(5).
[4]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323.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郝晓霞江苏教育学院如皋分院226500)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