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语文教学创设

更新时间:2024-01-04 点赞:19837 浏览:9255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在总结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亲身感受时,鼓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鉴于此,如何才能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呢?
读书好。人生的知识,一是来源于自身的实践,一是来自与书本知识。俗话说:人生苦短。生活的酸甜苦辣,社会的真善美、假丑恶,人们没有可能逐一在生活中经历过,而更多的是在读书中得到,因而书籍是人生的百科全书,是社会生活的缩影。没有读书,怎能知道历史的沧桑、风云的变幻,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为“多读书”奠定基础。
多读书。读书明理,这是大家的共鸣,由于文学作品是通过活生生的艺术形象给人以感染、启迪、教育,让人熟悉生活,明白事理。实践证实:书籍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在教师之下,因而它被称做“生活的教师”。多读书关键还在于品书,所谓“品”,就是对书中道理要细细咀嚼,慢慢玩味,逐一消化,不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浅尝辄止。否则,就不利于领悟书中那独树一帜的思想、不落窠臼的语言,亦不能欣赏其风格各异的文笔、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所有这些都不是地浮现在纸上,而是深深地蕴含在字里行间,需要老师对学生予以循循善诱,才能品悟其中的真谛。
读好书。当今的文化市场,交流是好的,但也不可否认,就有一些糟粕的书刊混杂其中。学生由于涉世不深,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往往被武侠小说中的哥们义气、“刀光剑影”和言情小说中的卿卿我我“问世间情为何物”所沉醉,并陷入不可自拔的地步。因此,指导学生读好书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要抓好课外阅读,必须引导学生阅读教育部推荐的书籍,同时,每学期都应向学生推荐一定数量的优秀作品或文章供他们阅读,尤其是当今文学中的小诗歌、小小说、小品问、杂文等。特别是要配合今天“国学热”的兴起,指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有意识地探讨“四书五经”,让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在这一代人身上发扬光大。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所以,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渠道,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师的义务和职责,教师在推荐书和文章时,要留意这些书和文章内容的健康性、哲观性、思辨性、观赏性和趣味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

四、加强社会实践,培养人文素质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引导学生介入社会活动是以文本的理性熟悉上升到感性的过程,他们可以以人生舞台上观察到世间上的是是非非,逐步提高辨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以而养成自己的良好品德。语文是熟悉社会的基础工具,它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课内课外,家庭社会,处处都是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所以,我们不能把语文教学拘泥与课堂教学之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扩大语文教学的内涵,形成大语文教学的格式。
泉州是一座古老而悠久的城市,是建设海峡两岸的主阵地,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文物众多,风景秀丽,革新教学论文开放更让这方热土焕发出无穷的生机与活力,因而也就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失的讲台。
加强社会实践,搭设大语文教学平台,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审美素质、人文素质,教师必须留意文本内容的内涵外延,充分利用一切条件、牢牢围绕语文学科的特点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例如节日的文艺演出、辩论会、小作者采访、参观访问、市场调查、模拟法庭审案、文学社团活动、进行探讨性学习等,不断地充实学生的写作素材,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素养,那么老师就更应该带领他们走出校门,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几年来,笔者利用春游、秋游的机会,让学生融入大自然美景,积极参加“泉州十八景”的评选活动,泉州市区的开元寺、清源山、清净寺、仙公山、九日山、南安的雪峰寺,德化的牛头山、戴云山森林自然保护区、永春的牛姆林自然生态保护区等名胜古迹或自然保护区,都留下了学生的踪迹,并藉此发现美、观察美、品赏美,让“美”的血液流淌在学生的血管里。学生们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指点山河,激扬文字,写下了不少的佳作:《清源山——令人向往的地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九日山》、《走进牛姆林》等,让教师心动不已。
溶进大自然实际上也是一种语文实践,由于在大饱眼福的过程中,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例如景区的警示语,景观的布局,游客的言行举止等,学生都能以审美的角度进行浅析评说,无形之中也提高了审美素质。
诚然,要引导学生加强社会实践,首先要练好内功,内功是学生产生学习与探讨的原动力,也是他们进步与成才的一点。要练好内功,就要求教师在上好基础课之上而增设语文活动课。活动课的内容要新奇,策略多样,寓知识与活动之中,如“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三分钟演讲”、“成语故事比赛”、“成语接龙”、现场作文,影评选赛等,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参加各种活动课,可以广泛地接触社会,学到文本上学不到的很多知识,以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感性生活,推动教学论文学生个性的进展,培养革新教学论文能力,为学生介入社会实践活动奠定扎实的基础,进一步充实大语文教学的内涵。无数经验告诉我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必须练习内功,由校内到校外,又由校外到校内,互为渗透,相得益彰,让学生在实践中“游泳”,在“游泳”中生发革新教学论文思维,在革新教学论文思维中逐步养成分辨是非的能力,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代新人。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要适应时代的进展、社会的需要,就要进展大语文教学,要求学生不仅仅要读文本,还要读生活。教科书上的知识,已满足不了当今学生的需求,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近生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生动活泼地进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展现学生的内在潜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为学生的未来进展铺上平坦之路。
长期以来,有些语文教师总是把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语文工具的掌握,忽视了语文素质的培养,热衷于大搞字、词、句、篇的烦琐机械的基本练习,太多太多的纯技术性、操纵性练习,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难怪有人说:“误尽苍生是语文”,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行反思的:是谁把语文教学引入歧途?是谁把不成材的“次品”不负责任地推给社会?
鉴此,语文教学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开展大语文教学,立足于本校实际,把眼光盯向校门外,注重语文知识的外延,努力与地区间、国际间的语文教学接轨,搭建交流研讨的平台,开拓知识领域,拓宽课外阅读渠道,把学生培养成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谈古论今、妙趣横生的人才。积极鼓励求异革新教学论文,加强社会实践,培养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走革新教学论文教育之路,让学生在大语文教学的平台上自由驰骋,为他们的终身学习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徐振维彭华生主编《全国语文教学探讨新成果全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2.王典馥主编《教育教学教研成果概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3.周凡雅主编《课程导学与思维练习探讨成果集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

4.王典馥主编《素质教育探讨与成功教改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第11版.

5.孙凤山陈志祥等主编《现代教育探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1版.

陈丽婷,福建泉州儿童进展职业学院教师。
[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