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专语文课堂中个性教学

更新时间:2024-04-15 点赞:18098 浏览:8167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前,中专语文教学面对很多不利的因素,其中语文课堂教学处境中的尴尬使很多语文老师深有感受却又无可奈何。中专语文老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不足。
【关键词】中专语文课堂个性教学
近年来,中专语文教学课堂经常出现尴尬的场面。学生对语文课兴趣不大,只是为了学而学;语文老师难以发挥应有的教学水平,只是为了教而教。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理由是学生对课文的熟悉仅局限于教师的讲解,而教师的熟悉仅局限于教参的提示,语文考试则束缚于“标准答案”,而且没有升学压力,在大家的意识中语文课是可有可无的。所以课堂上,我们经常见到的是这样的场景:老师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地以导题到板书课题、全部朗读课文、按字词句段顺序和教学参考书的内容讲解课文,缺乏讲课;学生则是一个个表情呆滞、头脑空虚,把老师的讲解当作耳边风,没有学习动力。
但语文课作为基础学科,在中专教学中起着“人文教育”的作用,因此,扭转语文课堂尴尬的地位刻不容缓。语文课堂中的个性教学在这时就呼之欲出。
个性是每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之处。没有个性,就是没有自我。老师有个性,学生同样有个性。在教学上没有个性,就是没有独特之处,那么没有个性的语文课会单调、乏味、枯燥,学生不喜欢。学生也有自己的个性,有些学生活泼好动,有些学生内敛沉静。假如老师能在课堂教学有“个性”地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也许能为中专语文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要使语文教学成为指引学生精神世界的明灯。新课程要求我们须有新的教材观。教师要大胆革新教学论文地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中专学校直接为企业培养劳动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要为学生的现实就业做好准备,又要为学生终身进展奠定基础;既要使学生完成职业能力的初步练习,又要让他们受到未来劳动者理应受到的科学文化和现代价值观的基础教育。我以为,中专语文教学不应只是学习知识为主,而是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口才和良好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用文写作能力等。为此,语文老师在课堂中要做到以下一些。

一、把课堂营造为、和谐,思维可以驰骋想象的空间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鼓励革新教学论文的课堂气氛。在中专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寻找中专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契合点。在课堂中,老师要把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索,让革新教学论文真正走进课堂。语文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任意表达,敢于标新创新,打破陈规。一旦学生言之有理,教师要及时赞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创造的喜悦。学生即使思维出现偏差,也不打击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是先让他们说说自己这样想的理由,再适当引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若教师以“真理拥有者”自居,以书本是非为是非,用唯一的答案作为衡量标准,就必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单一的轨道,学生只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只要记住所给定的答案就可以了,无须进行思索。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束缚,创造力被扼杀,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就成了死水一潭。

二、引导学生鉴赏语文课

每当我给新生上第一堂课,我总是对他们说:“中专语文课重在鉴赏。”让学生把语文课作为一门鉴赏课来学习,学生首先以心理上就会感觉轻松很多。在上课时,我尽量以蓬勃向上的人文情怀去感化学生。比如在上《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我在备课时想,假如生搬硬套教材中的“荷塘很美”或者是“月色中的荷塘”或“荷塘中的月色”,对于以没见过荷塘的学生来说无疑是空中楼阁,是感觉不到美的,更何况“荷塘的月色”呢?于是,我借助多媒体教学把一些有关荷塘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而且播放《荷塘月色》歌曲,在上课时,就用这首歌优美的旋律把学生带入荷塘的美好境界中,当学生沉醉在淙淙的音乐中专心去想象美丽的荷塘时,我开始讲解文章的背景,在听觉和感觉双重熏陶下,学生就可以慢慢地沉醉于课文学习中了。
由于本篇文章描写的地点是在中国赫赫有名的清华大学,我想,何不在此先容清华大学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呢。于是,我在多媒体设备中展示清华大学的图片,以及展示清华大学的历史资料,包括清华大学在国内以及国际上的地位,在讲解清华大学的历史时适时地增加爱国主义教育,学生反应激烈,滔滔不绝。有一个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似乎眼前一亮,也介入讨论。这样,活泼互动的课堂气氛就形成了。在上课的时候能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何乐而不为呢!有些课文、诗句能对学生人格修养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项链》中女主角的性格浅析,使学生能客观全面地看待一个人;《雨中登泰山》既让我们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秀美,又能学会以苦为乐的学习和工作精神。这些对于学生走向社会都是很好的德育教材。只要老师引导得当,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学生的闪光点是能挖掘出来的。

三、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授课

站在讲台上的只有一位语文教师,但课堂中的学生个性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很多老师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同一门课,同一种教学策略,在不同的班级却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引起这样的结果重要的理由是学生的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兴趣不同。
在中职学校里,语言类专业的学生上课比较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他们当中有些学生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想早点工作才放弃读高中而来读中专,本身成绩优秀,学习底子好,有语言基础;计算机专业或一些动手技能较强专业的学生,他们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但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方式,假如老师上课风格较呆板,说不定他们会“整”一下你。
对于第一类学生,我们可以按照教学大纲,在引导与鉴赏的教学方式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相对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对于第二类学生,很多老师无疑是头痛的,有时候上课光讲纪律不讲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个性也要随着学生个性的转变而转变。我们首先不能对学生有厌恶的情绪,要把他们当作只是一帮“太过活跃的孩子”,而对于这些孩子,我们是抛弃他们还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我为他们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我注重运用投影、录像、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媒体,使原本单一的教学手段变得多样、生动,使课堂由“黑白、平面”变得“彩色、立体”,使课堂成为富有张力、充盈美感的信息场,以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情不自禁地“乐”语文。上戏剧《雷雨》时,我先给学生播放电影视频,然后让几组学生模仿表演,评选出表演最出色的一组,表演优秀的学生得到老师赠予的小礼物。接着大家讨论:为什么表演最出色的学生最贴切剧中的人物形象?请学生讲自己表演这一角色的内心感受。这样,被表扬的学生得到鼓励,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其他学生在轻松幽默的课堂氛围中也学习了知识。
其次,在上课时,我加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运用文写作的素材。既然这些“太过活跃的孩子”不喜欢学习课文,那我们讲讲面对社会后会碰到什么情况?口试、写求职信、工作中的礼节技艺教学论文你们学会了吗,不会的话怎么去应聘?学生对于工作还是很感兴趣的,于是,在学习之后我模仿求职场面让学生模拟一次口试过程,让大家对应聘着的口试技艺教学论文,穿着,礼节方面进行点评,一起提高改善。学生配合很认真,为下一课《求职信》奠定了基础。
再次,用风趣幽默、具有感染力的语言,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并怀着期待迫切的心情揭望新课的到来。课堂上要给学生留出一块展示自己的天地,如让学生朗读、质疑、浅析、评议或再创造等。当学生有了生命的冲动,有了创造的,课堂就变成了他们情感激发,心灵对白的精神乐园。当然,上课方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要多尊重和鼓励他们,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此外,可以在上课时跟大家一起讨论国家时势政治,让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教师还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使学生在紧张的专业技能练习之余,能够自由轻松的阅读课外书,放飞自己的心灵。这样,在长期的阅读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化品位、人格层次都会得到提升。培养中职生语文素养、人文精神的目的也得以在课外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实现。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老师真正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同时不断革新教学论文、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和改善课堂教学能力,相信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喜欢和重视语文课。这样,才能带领学生以语文学习的围城中走出来,创造人文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孙启民.新课程教学反思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国庆.求新思变,做一个革新教学论文型的教师[J].江西教育2002.
[3]朱小红.浅谈中专语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魅力中国,2010,6(2).
[4]曹明海.语文教育学(修订本)[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