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中讨论与对话

更新时间:2024-03-30 点赞:28189 浏览:1311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前不久,江苏省50位语文特级教师在徐州组织了一场阅读教学研讨会,发言者多论及阅读教学中的“讨论”和“对话”,由此引发了我的思索,“讨论”与“对话”,到底有什么区别?在阅读教学中,又将分别如何运用?经反复求证,我以为,“讨论”与“对话”是两种组织形式相似、角色联系与运行环境相异的教学交际方式。二者各有优劣,教师导学时不可僵化操纵,要视文本、目标、学情等课堂因素,灵活选用。

一、讨论——有序化目标的众议呈现

《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曾描述了教育家孔子与学生一起席地而坐讨论不足的情景,以教师出题、鼓励发言到学生各抒己见,到教师在学生请问的条件下进行启发、评价与指导,内容逼真,条理清楚,俨然可见两千多年前孔子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全过程。
在“讨论”教学情景下,一般是教师围绕文本对象,设计好若干不足,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虽有时也介入讨论,但大多是作为讨论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指挥者与讨论结果的评价者,而学生是围绕教师提供不足的介入者、思索者、表述者与被评价者。实践证实,讨论教学法的优点有很多,诸如尊重学生、崇尚合作、自由、取长补短、集体聪明、多维探究,等等。
例如钱梦龙老师教学《谈骨气》,在问及中心论点后,有一段讨论:
生:我觉得“谈骨气”这个标题本身已经提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生:我不同意,“谈骨气”只是表明论述的范围,文章第一段中“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才是提示中心论点的。(不少同学赞同)
师:同学们感受一下,这个句子在表达上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觉?
生:这是一个语气肯定的判定句,用“是……的”这样的句式,给人斩钉截铁不容怀疑的感觉。
师:你的语感很正确。下面大家讨论一下,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个观点的?
生:作者在提出论点后,第二段就用孟子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具体说明什么是骨气。第三四段以历史、传统的角度进一步肯定了中国人的骨气以及我们今天对待骨气的原则:对历史上有骨气的人,主要看他是不是“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
生:以第五段开始,作者用了三个具体的例子证实了“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这就支持了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生:课文最后一段在肯定孟子三句话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内容,既总结全文,又发出号召。
生:我有一个不足,作者所列举的三个人物,假如按年代先后排列,应该是:饿人、文天祥、闻一多。但作者却没有这样排列,为什么?
师:不足提得好,谁能回答?
生:这个不足实在很简单,三个人物完全是与孟子的三句话逐一照应的:文天祥多次拒绝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是“富贵不能淫”;饿人直至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是“贫贱不能移”;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宁死不屈,是“威武不能屈”。假如三个人物按年代前后排列,就跟三句话的次序不一致,思路就乱了。
生:我以为,这篇文章的思路,以优点说,比较严谨,但同时也显得有些呆板,读起来不大有味道。(部分同学表示赞同)
师:同学们很会读文章,我本人也同意这位同学对本文优缺点的看法。这是一篇写得“规规矩矩”的议论文,比较适合于初次接触议论文的人学习,放在初中三年级学习,确实嫌“浅”了,不耐咀嚼。但是我们假如把它作为一个思索对象,仍然是可以学出趣味来的。下一节课我们就来做这件事。
在钱梦龙老师的这节课中,老师的角色显然是不足的呈现者与推动者,也是讨论活动的组织者与评价者,学生是不足的介入者、思索者与解决者。不足是课堂有序运行的牵引线,也是阅读教学的中心内容。整节课,教师有序组织,将不足逐步推进,学生在讨论中处于主角地位,能够很好地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历练了独立思索和敢于创造的精神。课堂结构呈现为“文本——不足——讨论——明确”,这是目前阅读教学比较典型的课堂讨论方式。
然而讨论教学法弊端也很明显,主要体现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始终制约教学论文着议事主题和日程,为防讨论主题泛化,师生联系体现为上令下行、师尊生以。而且“讨论有时会流于形式,花费时间较长,学生人数较多时,较难保证讨论的效果”。因而,学生的自觉介入、主动展示,教师的有序引导、及时小结与科学评价显得非常重要。

二、对话——个别化目标的双向交流

在“对话”教学情景中,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围绕关乎文本的个别化目标,进行一种同等的、的、相互尊重的、布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在这一格式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真正进行自由的、开放的对话。教师角色以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并存,教师是内在情景中与学生同等的指导性伙伴。与“讨论”相比,“对话”显得更具亲和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体现为同等而的学习互助联系。
《论语》中曾记载了很多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例如《公冶长》之二十六章: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我们看到,在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教师是亲和而商榷地问,学生是真挚而自主地答;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问先生。师生间真正是相处、同等对话。因而,在“对话”教学情景中,对学习者而言,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至高无上的,学生则不仅有机会说,而且可以共同决定着对话的形式和内容。
魏书生老师曾在厦门集美中学教学《爱莲说》,课上有这样一个“对话”环节:
生:老师,这一句话我不懂,而且这句不懂,下面就更不懂了。
师:是哪一句?
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师:这样吧,打断大家一下,这位同学有一个不足,我们一起来看看!(待大家留意力集中过来)这么长一个句子,你全部都不懂吗?
生:不是,我就是四个字不懂:“中通外直。”
师:这就怪了!很难的句子你倒懂了,这样简单的你却不会。(众生笑)
师:为啥笑?我说错了吗?
生:(提醒)难句书下有注释,这个句子书下没有注释。
师:(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那不管了,我们就来看这个句子。这四个字你一点都不会吗?
生:是的。
师:我不相信!难道连一个字都不会?
生:不会。
师:我不相信!比如说,“中通外直”的“直”也不会吗?
生:(犹豫)那是不是“笔挺”呢?
师:是啊!你不是说得很好嘛!不就是把一个单音的词,变成了双音节的词吗!(紧接着)“直”的解释会了,与它对应的“通”也是应该推断出来的吧?
生:老师,可以翻译成“通顺”和“通畅”吗?
师:很好!你一下子说出来两个答案,都不错,可能“通畅”要比“通顺”更好一些,大家看,是不是?(紧接着)知道了“通”和“直”的意思,我们就知道这句话是描写“莲”的什么部位的呢?很显然,这是描写“莲荷”的茎杆的部分的。如此,也就不丢脸出“中”和“外”的意思了。能说得出来吗?
生:我知道了。“中”是“中间、内部”,“外”是“外面、外部”。
师:说得很好。那能否把这一句连起来翻译一下呢?
(生翻译,很正确)
师:同学们,大家都看到了,这位同学通过自己的认真思索,非常好地解决了她开始自以为一点都不会的不足。知道这是靠的什么吗?自信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潜力,联系前后文的独立地思索和推断。下面请大家继续努力地自读,依靠自己的气力,你一定能解决全篇不足的90以上。
在这段对话中,教师显然不再是不足的策划者与提出者了,不足是学生提出来的,最后也是学生解决不足的。教师在这个学生有疑而问直至解决不足的全过程,所体现的角色是:同等的对话者与及时的评价者。当然,教师的“对话”与“评价”是带有开导性、启发性的点拨用语,这就是教师“对话”的高超技艺所在。并不主动呈现不足的答案,而是通过“对话”引导学生自己解决不足,这显然与“借他人或众人聪明解决不足”的“讨论”教学法是不同的。
严华银老师曾对这节课评价:“魏老师的高明就在于他是依靠学生自己的气力解决了自己的不足。在他的课上,老师提供学生最多的是适当的路径选择,而不是目的地和终点;学生总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尽可能多地解决不足,是真的自己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真的自己练习和培养了能力”。
当然,“对话”教学法也并非仅限于师生或生生两人之间,它也可以是师生群体对话的格式。对话教学的优点是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同等、师生自觉、针对性强、实效明显。缺点是天生性目标增加,有时对话会偏离主题,个体性对话时忽视群体介入性,群体对话时个体介入度不高。
总之,“讨论”与“对话”作为课堂教学交际的两种方式,各有其优劣,教师不可僵化操纵,一定要视文本、目标、学情等课堂因素,灵活选用,以使课堂实现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参考文献:
曾文婕:《课堂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5页。
严华银:《回归本真,语文教学革新教学论文的出路和方向》(网络博文)。
巴班斯基:《中学教学策略的选择》,张定璋、高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程振理,教师,现居江苏泗洪。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