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实施

更新时间:2024-01-12 点赞:13620 浏览:58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间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些倡议》)。本文阐述了如何以情感教育的视野来重新审视语文阅读教学。探讨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的对策,以而陶冶情感,进展个性,建构学生完满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情感体验
教育的终纵目标是塑造完整的、全面的进展的社会人。针对以往语文教学设计中将认知以生命整体中分割出来,进而唯重认知的思维局限,力图以情感教育的视野来重新审视语文阅读教学,探讨语文教学的一种新的对策,以而陶冶情感,进展个性,建构学生完满的人格。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创境入情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关健

那么,如何创设语文阅读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1.教师要善于调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发学生的情感

情感具有感染性和迁移功能,教师要善于把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再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别人,就会使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在此基础上,再把学生的情感引入到所感知的对象之中。那些情感饱满而投入的教师,每每讲到出色处,总是喜形于色,说到激动时,总是情动于衷,这样更易于唤起和激发学生的情感。

2.教师要善于营构良好的师生人际联系

由于情感体验的自律特点,课堂心理环境的安全、自由、宽松就成为主体情感得以顺利进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同等、合作、和谐的师生联系能给学生以自由舒展的心理空间,使学生沉浸在一种丰富、和谐、温暖、疏朗的氛围中,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引发和展开,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独立、自尊、理解、信任等情感的需要。

3.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

无论是艺术欣赏还是艺术创作,触景生情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审美的情感活动,这也正是情感的情境性特点的体现。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唤醒学生的情感,而且能借助情境深化学生的认知。比如在讲《背影》时,让单亲的李某去朗读,他泣不成声,表面看来有些残忍,但这样不仅能让他懂得珍惜现在生活的不易,更能激发他发奋图强的斗志,其他学生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主介入,体验情感的内在要求

心理学探讨表明,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我国古代教育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情感的体验是别人无法替代的。教师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作用。怎样让学生自己体验到情感呢?

1.有感情的朗读文本是条件

通过朗读、吟咏,进而展开想象、沉潜思索、咀嚼滋味,引领读者体味作者心境,掌握作者情感世界的策略。这既是人类阅读的最初形态,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尤其适用于诗歌和散文体裁。
朗读吟诵既是情感体验的一种策略,也是对当前语文教学重速读的一种纠正,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感染,吸收作品内蕴的情感之美与精神之美,而且能化他人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尤其包含记忆成分的诵读,能使学生对语汇、对整体文句的感知与积累越来越丰富,并逐渐积淀成一种语感。

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亦即让学生担当、扮演阅读文本中的某一角色,以我身置换他身,以心换心,直接化身为文本中的人物并体验其情感过程的策略。以适用的范围讲,这种策略更适合于有情节、言语、动作性强、心理活动较丰富强烈的文本。在语文教学中,其基本的操纵方式大致有两种,即片断表演和课本剧表演。

3.想象与联想

想象是人类最杰出的本领,有了想象,才会有“天可问,凤可雌雄”“云可养,日月可沐浴”的艺术创作;有了想象与联想,才会有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阅读。语文阅读、尤其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种审美活动与体验,其情感特点使情感成为语文阅读的重要因素,贯串于语文阅读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创造情境,让学生去想象和联想。
最后,同课堂之内的即兴口头表达相比,课堂之外的文字写作,时空更加自由,思维的加工更加细腻、严密,这使得学生的情感也变得更加细腻,更具理性高度,其个性化色彩也更加浓郁。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让学生写读后感、日记体、札记类的真情实感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张宏玉.教情感育与认知教育的统

一、教书育人(普教版).2000.(16).

[2]秦训刚.晏济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3]张新村.激发情感.感悟美好.中学语文园地.2002.06.
[4]曾祥芹.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1999.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倡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