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多媒体语文教学建设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18260 浏览:818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不仅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时空限制,而且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同时,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革新教学论文意识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多媒体语文教学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进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时空的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以而内化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优化试作阐述。

一、利用多媒体,改善枯燥的语文课堂气氛

课堂操纵是学生掌握知识、反馈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体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简化了教师的操纵,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在课堂上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是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教《海底世界》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在什么地方,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点,为了平缓教学的坡度,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录像这一电教媒体,让学生观察海底世界的景色,并辅之以配乐解说,让学生真切地体味海底景色的神奇与绚丽。又如《蝙蝠与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这一原理源于蝙蝠,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话很难使学生理解。为此我们制作了动画,将“(蝙蝠——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不足,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自然是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有河流山川的壮丽,有花草树木的生机,还有名胜古迹的神奇,小学教材中有关景物的描写,课本往往不能使学生更好地幻想出它的“美”之处。这时,电教多媒体可以助一臂之力,通过优美的风景录像再现课文景物。让学生感到美景即在眼前,并进入其景可观、其物可赏、其声可闻的境地,受到美的熏陶,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让学生在《月光曲》的情境中,欣赏并激发学习的。课文重点段内容蕴藉,我便用媒体软件,把宁静的大海,皓洁的月光,轻纱似的微云,狂风巨浪,雪亮的浪花展现在学生眼前。随贝多芬钢琴曲《月光曲》的播放会立即吸引学生。接着展示出的直观画面和响彻的乐曲节奏变化,学生会立即置身于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教师可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有感染的语言讲解,学生便可知被称为“音乐巨人”的贝多芬的生前事迹。

三、利用多媒体,减缓教师教学压力,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小学时的古诗课文,不仅让老师最费心也让学生最头疼,单靠教师一人在台上讲解,尽管使尽浑身解数,学生也总是觉得课文干巴,提不起精神。但假如运用多媒体,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演员表演得逼真,以及演员语气用得十分恰当,会使枯燥的论述和道德规范通俗化,将学生的情感细胞都调动起来,他们会随着故事的情节时而拍手,时而大笑等。他们的喜怒哀乐得到尽情的宣泄后,进而以中明白了人生的哲理,感受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特别是一些轻易重复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的补充使旧知识增添了新内容,学生不断地有一种新鲜感和历史接近感,就能很好地避免学生的逆反心理。
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引导学生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我用多媒体展示江南的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诗的语言美,而且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实,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味诗的意境美和艺术美。将学生带入诗所描绘的境界中,因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并方便老师。

四、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

课件设计必须探讨教材,多媒体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作为教师不能凭自己的直观意志,过多地依靠于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把课件制作得色彩艳丽,画面设置得变化多端,让人眼花缭乱,不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学生眼睛盯着演示屏幕,思维随着课件内容的变化而调整,根本无暇顾及教材,其后果是既影响了学生的留意力和思维的连续性,又违背了多媒体技术使用的初衷。
任何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它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选任何一种媒体作为辅导手段都具有本身的局限性。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视频、声音、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学生面对应接不暇的画面明显感到力不以心,显得无所适以,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如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时多媒体教学的教室环境较暗,课堂笔记记录就困难;假如信息量大、速度快,基础薄弱的学生学习就会感到吃力;加之目前开发软件的技术不高,长期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丧失新鲜感等。所以如何扬长避短,恰当运用,这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眼前必须解决好的不足。
总之,多媒体的优越性是无与伦比的,运用得当可以使教学如虎添翼、锦上添花,使用不当会事与愿违。因此,我们必须充分熟悉多媒体的特性,以教学学科的特点出发,以培养学生的革新教学论文能力出发,以优化教学过程出发,使多媒体用得恰到好处。最后希望广大教师能很好地做好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嫁接,不要以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参考文献:
[1]王萍.让思索性思维扎根语文课堂.小学语文教学通讯.200

7.20(11):25~26.

[2]胡存武.《新课程语文教学中有着的不足浅析》.课程教材教学探讨(教育探讨版).2007(01).
[3]叶雪洁.《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和策略》.中国科技信息.200

5.(17):24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