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回归语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09 点赞:32763 浏览:15533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云南某地,几个猎人追逐着一群斑羚。追到一处断崖前,斑羚无处可逃,猎人们开始沾沾自喜准备擒获这即将得手的猎物。望着脚下的深渊和对面数米开外、无法一跳可及的山崖,斑羚们一时乱了方寸。这时,一只最年长的斑羚威严地走了出来,随着它喉咙深处的几声低鸣,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斑羚们在断崖前分成老年和青壮年两组。一只老斑羚率先飞身出列,纵身跳向断崖,紧接着一只青年斑羚飞也似的跟出来,就在老斑羚跳到半空最高极限时,青年斑羚恰好踩到老斑羚背上,一记猛力的蹬踏,青年斑羚就借着这股力跳到对面山崖上。而老斑羚则无助地一落千丈,坠入万丈深渊,许久,传来一声烦闷的回响。就这样,一对一对斑羚弹射般地跳了出去,它们有的合作成功,一只摔死;有的合作失败,双双跌落。但毕竟有几只青年斑羚,绝处逃生,为整个种群的延续留下了骨血。
谋财害命的猎人们早已被眼前的情景震动了,那一道道划出的矫健身影、那一声声空谷回荡的死亡之音,如此强烈的种群求生和如此高尚的个体牺牲精神,交织成一曲生死离别、惊天动地的千古绝唱。
这是初中语文教材《斑羚飞渡》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就深深被文中老斑羚的献身精神所感动,也不禁想到了与此相关的其他一些感人故事。这些故事一个个浮现在眼前,令我久久难以平静。与此同时,我也想到了现在的学生,他们有的冷漠、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爱别人。所以,我决定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抛开其他教学目标,只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课堂伊始,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导语中初步感知老年斑羚把生的希望留给幼者的无私无畏的精神。紧接着,学生自己感受全文内容,专心去感受“斑羚飞渡”场面的壮美。读完全文后,学生早已被老斑羚的壮举所震动……片刻沉默后,教师因势利导:“故事在镰刀头羊的消失中结束了,可留给我们的是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动物的群体意识”、“动物碰到危险时的组织性”、“斑羚飞渡的特技”、“老斑羚的自我牺牲精神”、“生命的来之不易”、“人类应该学习斑羚精神”、“人类不应该肆意杀害动物”……受到情感强烈震撼的思想的火花就这样一个个迸发了出来。在学生们思如泉涌之时,我又乘胜追击:“你能否想到与此相类似的一些其他故事呢?”“血色母爱”、“藏羚羊跪拜”、“母爱的气力”、“落基山的雪”……我和学生共同沉浸在这样一个个情真意浓的故事中,感悟着,思索着……
这堂课结束后,很多学生都把自己的感想写进了周记。读着一篇篇想法虽略显幼稚却很真挚的习作,我觉得自己的这堂情感教育课还算成功。可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太低估学生了。事实上,孩子们的情感世界很单纯,也很丰富,只是缺乏必要的正确引导和培养,而这恰正是语文教学的疏忽之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以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注重情感的熏陶,这也是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意性所决定的。
任何一部作品总是包含着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对艺术等的态度和看法。可以说,文学最重要的功能就在于以情感人和以情冶人。作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总在字里行间蕴含着自己的深切感情。假如没有情动于衷,巴尔扎克怎会为高老头的死痛哭抽搐?巴金又怎会在写《家》的时候,仿佛在跟一群人一同挣扎?可见,一切名篇佳作,无不都是作家真情实感的外化。正由于艺术形象具体可感性的有着,才能使人产生如见其人、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的感受,以而激发爱、恨、敬、憎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注重情感的陶冶,才能让学生形象地感觉到作家的态度和看法,并受到感染,以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及艺术修养。语文学科也只有在它不仅对学生的聪明发生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发生作用时,才能真正发挥本学科的教育功能。那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当如何落实呢?
首先,应努力捕捉每篇文章中“文以情生”的“情”,感受它的细腻之处。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就体现了一种深厚的父爱之情。
其次,教师应以饱满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教学情感和氛围。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心灵必定会受到感染,情感必定会激起波涛。而学生因受到生活阅历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尤其是某些感情因素不明显的课文,常常会阻碍他们情感的发生和进展。因此,教师自己要先进入角色,“批文以入情”。在调动起自己的情感后,再通过言行和神情等外部手段,用自己火热的情感去触动学生平静的心,以而对他们进行是与非、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的情感教育。同时要把对学生的关心、期待、鼓励、谅解,也融入到自己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态度中,使学生原有的情感得到纯化、深化和强化,以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在教学《斑羚飞渡》时,我给学生先容了一篇内容相似的文章,“……原来是夹住了一只产后不久的母黄鼬。怪不得它为逃生而不惜惨烈地脱皮而去,由于它是一位母亲。母亲的天职,促使它摆脱夹子时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已将扯皮裂肉的痛苦抛到脑后。被困后它只有一个信念:尽快与孩子团聚,尽快回去为孩子哺乳……”读到此处时,我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嗓音也略略沙哑了,我发现有些学生的泪珠在闪亮,有些学生神情庄重,有些把头埋得更低了……看得出,学生的情感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了。教师以情,就可以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氛围,以而促使学生自觉地对课文进行整体感受,主动去体味作品的动人之处,去剖析作品的深刻内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就轻易多了。
“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土壤里”。当学生懂得称颂美好的事物、抨击丑陋的东西、嘲讽可笑的对象、哀悯悲惨的命运时,实际上已经在这些情感的判定中渗透了对世界的熟悉,获得了感知和判定生活的能力,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所起的作用,而这也正是语文教学所期待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