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快——语文教学最高境界

更新时间:2024-01-19 点赞:5416 浏览:1910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欲的苗圃,变成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思想的乐园。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欢快地学习语文,我们的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出具有合作精神、健康情感、个性独特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因此,我以为,欢快应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一、教学中融入爱的情感,使学生乐学

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丏尊先生说:“教学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是说,教师只有真诚地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而“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建立良好的师生联系,有了感情倾向,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并乐于请教,愉快教学才能顺利进行。
1.由于爱,所以做一个微笑老师
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协调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有学生这样比喻:在炎热的夏季,老师的微笑如甘露,带给我们一个清凉的世界;在严寒的冬日,老师的微笑似春风,总让我们感到温暖。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同样,教师也会有顺心的时候和不顺心的时候。此时,教师必须将自己的烦恼留在教室门外,有理智地制约教学论文自己的情绪。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教师的情感要有感染力。要有感染力,教师必须对学生有真挚无私的神圣之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源泉,第一颗火星,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所教的教材和要浅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面带微笑的教师站在讲台的那一瞬间,那一种笑脸可掬、和蔼可亲的教态,便可将部分精力尚未完全集中的同学,拉回到课堂中,这样的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师生已经有了心灵沟通,便于更好地温习旧课,导入新课。
2.努力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享受美
有位诗人说过:“一个只会冒烟不会燃烧的人,不会成为真正的诗人。”因此我想,一个只会冒烟不会燃烧的教师,也难成为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而一节只会冒烟不会燃烧的课堂,也很难成为一节好的课堂。那么,何谓“冒烟”?何谓“燃烧”?打个比方,赏读的《沁园春·雪》时,一位学生站起来声情并茂地朗读这首诗,一位教师很平静地说:“你读得很好,请坐。”而另一位教师则很动情地说:“你读得太棒了。读出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读出了银装素裹下的分外妖娆,更读出了新一代人物的豪迈!让我们为你出色的朗读鼓掌!”教室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前者是冒烟,后者是燃烧。冒烟就是不冷不热,不痛不痒,虽有青烟缭绕,却是了无生气;后者是燃烧,燃烧则是烈火熊熊,痛快热烈,映红一方天空。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第斯惠多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欢欣和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教师的情感是鲜明的形象,学生受到这种鲜明形象的感染,他们也会使自己变得鲜活、有色彩,以而唤起情感愉悦和美的体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

二、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应以专门性和综合性、边沿性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向学生展示层次多样的语文课程图景,提供丰富的语文营养和多向度进展的途径,也给语文课程自身增添生长活力。”因此可以这样理解:好的语文课堂是能“透过墙壁看世界”的。教师不应囿于教材,只重视书本,而要根据教学实际,充实教材内容,链接最新信息,便于自己的教学永远布满生机活力。
1.注重旧知识的迁移
有的教师在教授知识时只局限于一篇课文,不善于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以至于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这是课堂教学呆板的理由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挥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的上风,前后联系,新旧对照,使丰富内容条理化。讲授新课时,应该引导学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运用到新课中,重视知识的迁移,以此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文《荷塘月色》为例,文章写的是月下的荷塘美景。标题中的“荷塘”,可使人联想咏荷的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学生往返答,自可引出更多的与荷(莲)有关的诗句。这样,既温习了旧有知识,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还可使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感受到朱自清笔下的“月下荷塘”独特的美。
2.引入生活热门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要使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交界。正如于漪老师所言:“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可见,真正的语文教育应与生活结合起来,特别是与生活热门结合起来。如2010年浙江大学考题之一——“假如你考进了浙大,四年之后毕业之时,没有考研的机会,工作也找不到,创业没有资金,你该怎么办?”由此告诉学生,校园不是一个真空世界。学生时代也不该是和社会脱节的时代。关注生活,不仅会让我们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为丰富,也会让我们的思想逐渐走向成熟。而唯有关注和思索成为一种习惯,平常的日子才会显得多姿多彩。这样活泼的生活拓展,能让学生的聪明、潜能、好奇心最大限度地处于激活的状态。
3.课堂中穿插相关的、有针对性的故事
学生爱听有趣的故事,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可以穿插些古代经典趣事或现代生活感悟,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又能让学生们在欢快中丰富知识,提升境界。如在试卷讲评中,有一道关于刘禹锡的诗歌鉴赏题,当我把这道题浅析完之后,接着把刘禹锡的《戏赠看花诸君子》和《再游玄都观》这两首诗呈现给学生,并讲述了与诗有关的背景。学生们听后,不自觉地鼓起了掌。我知道,这掌声既是对刘禹锡人格的赞美,也包含了对我的感谢。
4.美文欣赏
课堂不仅是要气氛活跃,更要让学生的情操受到陶冶。除课文内容外,我自己经常给学生补充相关的美文。如上完《林黛玉进贾府》之后,我把蒋和森的《林黛玉赞》和《葬花吟》送给大家,赢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当与学生谈到余秋雨时,我就把《羽士塔》这篇文章念给大家,学生眼睛一亮,不禁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那个羽士真可恶!试想学生们经常徜徉在类似的文笔和思想俱佳的美文中,能不欢快吗?同时,这不仅仅是欢快,更是精神的洗礼。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没有固定的方式和套路,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讲授法、谈话法、讲读法、讨论法等。切忌教师自己唱“独角戏”,要加强学生的活动,突出其主体地位。还可运用科学有效的多种教学辅助手段。例如通过录音、录像、多媒体和实物、挂图等,创造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环境。通过感官刺激充分推动教学论文大脑的认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玉林实验中学,广西玉林,5370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