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整体把握”解读

更新时间:2024-01-22 点赞:30774 浏览:14397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整体把握”是指学习主体在阅读后对阅读文本的整体感悟和理解。夸大“整体把握”是语文新课标的一大突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呢?笔者以为,应做到以下一些:

一、既要对阅读文本进行整体感悟和理解,也要对文本细节进行揣摩和品味

母语教育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整体感悟、整体把握。整体性是母语教育的重要特点。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忽视了这一规律,以机械地肢解课文的逻辑浅析代替学生对文本的直觉感悟。这种肢解课文,断章取义的教学,使学生始终处于见枝不见树的状态,好象被教师领着走迷宫,无法形成对课文整体的独特感悟,也很难真正理解课文要义,产生新熟悉。显然,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提高。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整体把握”的阅读策略为广大语文教师所认同,并付诸实践,以而带来了语文教学的新局面。但同时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形:过分偏重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而忽略了对文本精妙之处的研读品味,教学浅尝辄止、浮华浅露,课堂大而空。笔者曾听到这样一节课,课题是初一语文课文《木兰诗》,教师让学生谈读后的感受感受,并说明理由。张三说完,李四说;李四说完,王五说……如此循环往复,整堂课45分钟,教师就让学生谈了一点直觉感受:木兰是怎样的一个人?这首诗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出色的语言品味等根本无暇顾及。这样的教学,学生除了对教材本体性的理解外,语文素养的提高根本无以谈起。细节是语文教学的细胞,捉住了细节,课堂才会布满生机和活力。没有细节的“整体把握”就会停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粗浅表面,其教学必然是苍白枯燥的。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整体把握”,其基本过程应当是:整体感知——细节揣摩——整体提高。“整体感知”,即要求学生在通览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局部揣摩”即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捉住重点段落,由段到句,由句到词细读细品味,反复揣摩、感受,强化积累,求得于细微处把握文章精华,于精妙处积淀语文素养。“整体提高”即让学生在品味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览全文,通过浅析、总结和联系,对文章的内容等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形成新的熟悉,升华思想感情。以熟悉论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面到本质的熟悉过程;以语言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语言的感悟、积累与革新教学论文的过程。于漪老师曾指出:要捉住文章出色的关键之处,重锤敲击,反复揣摩,让学生产生“心灵震颤”的效果——这正是夸大细节揣摩的重要。可见,以整体上把握全文,于细微处品味文章之精华,应当是“整体把握”的重要策略。

二、既要感知文本形式,更要感悟作者的情感,要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

“感人心者,莫先乎其情,而始乎言”。情感是语文的灵魂,情感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应当是以语言入手,体味到情感内涵,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感情的共鸣。读朱自清的《背影》,我们会为文中的父子挚情而潸然泪下;读的《沁园春·雪》,我们会被一代领袖气吞山河的博大情怀而振奋不已;读鲁迅的《阿Q正传》,我们会为国民麻痹的灵魂而嗟叹不已……古人说“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可想而知,剥离了情感性、人文性的语文学习必然索然无趣,毫无生机和活力可言。遗憾的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引导体把握课文,偏重的是语言知识方面,而忽视了情感内涵。笔者曾听过一位优秀教师的课,讲的是《苏州园林》,他不是引导学生在熟悉“苏州园林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上谈感受,而是大议特议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策略”和“说明语言”,这样的语文课还有语文味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点明了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的实用功能和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的文化性和人文学科的特点。“工具性”是形,“人文性”是核,核为形所系,形为核所生。按照这一理念,“整体把握”课文,不仅要感知文本的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感悟文本所凝聚的作者灵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们对世界的感受、思索及表达方式,提升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终极积淀成为他们终生受益的语文素养。笔者曾做过一次“整体把握”阅读的尝试,执教的是冰心的散文《小橘灯》,结果发现学生读课文后,感受最深的不是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艺术,也不是作者朴素清新的语言,而是文中“小姑娘”那镇定、勇敢和乐观的精神。教学中,引导体把握课文,必须“披文入情”,捉住让学生心灵震颤的“情”字,让学生细细体味,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才会产生思想的融合和感情的共鸣。我们可以化用两句古诗来概括这种阅读体验,那就是“文章不是无情物,片言只语总关情”。

三、既要夸大个性化的感知和吸收,更要夸大个性化的倾吐与革新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以阅读心理学看,阅读既是吸收,更是倾吐。读者对文本的阅读过程,是通过语言信息理解作者意旨的过程,更是对文本的再加工和再创造的过程。知识与阅历不同,体验和熟悉必然不同。在阅读中,读者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人生阅历及世界观阅读文本,所得到的体验和形成的熟悉,必然带有其主观色彩。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在“整体把握”中,我们夸大的正是这种个性化的感悟和革新教学论文。一篇文章的阅读应当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对课文可以提出疑问,对作者的语言及观点可以提出意见,对自己不喜欢的文章可以发表批评,对教参上的答案可以说“不”。教学《宋定伯捉鬼》,有的学生对“课文提示”质疑,以为“鬼憨厚、率直,毫无害人之心;而定伯却狡猾、阴险,有卖鬼谋利之意”,“课文提示”贬鬼赞人,是不恰当的;教学《天上的市井》,有的学生以为“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一句有误,由于汉语语言是约定俗成的,“那朵流星”不符合汉语语言习惯,应改为“那颗流星”……这许很多多的个性化倾吐中,无不闪现着学生革新教学论文聪明的火花和灵性!“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我们只有悉心保护学生的这些聪明火花,语文教学才会富有创造的活力。重视个性化阅读的倾吐与革新教学论文,是整体感知这一阅读策略的精华所在。
一言以蔽之,整体性、情感性和个性化,应当是阅读教学“整体把握”的基本内涵。
(崔敏山东省宁阳县教科研中心)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