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4-01-20 点赞:23039 浏览:10579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为文艺评论者,自古以来就担负着自己独占的历史使命。无需他人指明,这种历史使命藏匿在这些评论者身上。或者说,只需要反躬自问,我们如此细致地剖析每一部作品的目的何在?指出作品或善或恶或美或丑之所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些不足的背后就连着这些评论者行走的历史轨迹。
这些轨迹指向两个方向,一边通向人类自身,另一个边则通向无边的创作。关于人类自身的道路,实在就是人类的自我熟悉的过程。这条道路连接着各式各样的小径或史学或哲学或美学。这些小径做彼此相互交错,但都作为一种浅析的手段,试图以一幅画,一段文字中看到人类的长大教育论文教育论文,包括过去,现在。关于创作的道路相比较较好理解,无非是关于技法,题材等不足的探究。
但是,不足在于评论者所用来批判的武器——经验,这本处于不断变动中,却要用来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换句话说,我们现实生活中需要面对的事物,往往是超出以往经验范畴的事物。但是,我们评价这些事物的手段却往往不能超脱自己的经验范畴。这是一个悖论。
对于诗而言,亦是如此。那个叫做诗的东西,其范畴在当代变得尤其模糊不清。现代诗,口语诗,朦胧诗,散文诗,梨花体,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面对这些,我们还不是以号称诗之国度的历史长河中,汲取一些来作为评价的标准?但是我们需要评价的东西,却不是出于同一个评价系统,固然都称之为诗。那么这是否就意味这我们失去了评判的能力?是否意味着我们无法公道地熟悉现世的一切?是否就意味着唯有等历史的车轮转过一圈又一圈之后,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待旧日的事物?评价若只能指向旧日的事物,而却失了现世的功用,那么评价的作用何在?
或许,我们无法如康德那般对理性确立规则,来为对诗确立一套亘古不变的规则,但是完全有理由定义我们需要怎样的诗作。我们需要怎样的诗作?怎样的诗作才能体现当代人的精神,满足当代人的心理?回答这个不足比回答什么是诗,似乎要简单得多了。仿佛只需用现世的筛子,轻轻一摇,就能得出结果似的。但是现世的筛子何在?它的网格尺寸大小是怎样的?我们依然无法避免回答,那些节奏,韵律能在怎样的幅度范围内波动。这是在当时代一直是悬而未决的命题。
当代人如何品诗?这牵涉到当代人的阅读心理。这阅读心理始终是由传统与现代二元构成。那么我们的传统是什么?中国人的天性怎样?重情,这一点似乎每一个国度都如此,但是怎样抒怀,我们确有独特的偏好。难道不是吗?于《诗经》我们偏好国风,于国风我们偏好《蒹葭》《关雎》二诗。即使相隔千年,我们听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时,会禁不住感伤。即使无刻意教授,我们听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时,还是会留意,哪怕是短短的几十秒。于唐诗宋词我们偏好唐诗,于唐诗我们独钟情李白。谁都会几句“窗前明月光”,几句“白发三千丈”,几句“飞流直下三千尺”,几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当这些句子以嘴边出现,无穷情意总会自动涌现,这分明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或许,有人说一代又一代之文学,其他的文学亦不少动人之处。确实,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但是,这里想说的是,即使每一代都有自己新的表达方式,但是我们同样会钟意《蒹葭》钟意《关雎》钟意李白钟意嘴边喊出“上邪”之后涌出或喜或伤的执着之情。这就是我们的天性,不是什么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别,而是即使经历过几世的动荡,也不会转变的天性。
对于当代人而言,特别是世界各国联系加紧,各样的生活方式趋向一致的今天,这份天性永远是中国人所特有的。这才是当代人真正作用上的传统。或许经历了长期的战乱,经历了五四,经历了,经历了学潮,经历了开放……残留在当代人的传统的学识素养并未几。或许,离开了这些传统的文化氛围,对我们品读杜诗也好,陶诗也罢,会造成不小的障碍。或许,会懂得那盛满盛誉的《红楼梦》的妙处之人越来越少,但是,喜欢《三国演义》的人始终会占大多数,即便他人用再理性的眼光,再尖锐的批评来看待它。这份天性,这种传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再加以体现出来。
作为构成阅读心理的另一元——现代,具体是怎样的呢?对于现代生活特点,早有不少词的总结,快餐文化,读图时代,散文时代,宅时代,标题时代……这些归根到底在于我们生活工具的改善。我们无法忽略这些转变生活的工具,它通过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在无形中转变了我们的习惯,构成我们心理的一部分。视听感觉被冲击,受到改造。我们不能否认我们渐渐变得习惯待在电脑屏幕前,并长时间集中我们的留意力,无论是工作的人,还是娱乐的人。手指敲打键盘,点击鼠标,即使是这样简单的动作,只要天天不断反复,关于触觉的神经的敏感性会发生转变。这些变化同样波及到我们的阅读习惯,甚至有些人只能一边听音乐一边阅读,否则就没办法集中精神。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大脑,已经习惯了用来集中精神的某种程度的刺激。一本书和一夜笔记不能像电视、收音机或电脑那样刺激我们,不足以满足人不断增加的感官需求。再者,如发达的网上聊天工具,可能会使得我们日渐疏于开口,变得有些沉默寡言。这直接影响我们的阅读习惯。现代人品诗,更偏向与心里默念,而不是读出声音来。这些是否意味着节奏感比声律在当代更占据着主要的位置。
上述所浅析的品诗的习惯是直接指向了如何作诗的不足。或许,散文诗的短小精悍恰好满足了快节奏的阅读习惯;或许,缺乏声韵的梨花体正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一种纯粹的节奏感;或许,缺少内涵的身体写作能懂得调用人的各种感官?短小精炼,节奏感强,画面感强的诗作,是能迎合当代审美心理的作品。但是,优秀的作品不仅要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还要能够对人心有所启迪,仰或是净化。这就是属于诗人知己与历练的不足了。
对于诗还要补充一点,就是形式的不足。不管是建筑美,还是错落美,我以为形式运用——诗句的布局,更重要的是帮助读者如何更好地理解诗句,或者产生阅读的兴趣。毕竟,诗不是作为装饰艺术而有着的,各种布局或如水滴状或仿传统的回文诗之形,与其追求过于求工的视觉艺术,不如多费点心在文字的体现力上。无论是默念还是有声念,我们都是读诗而非看诗。这就决定了其更多体现出一种历时性,而非共时性,追求读而非看的过程。这也许是诗与画最大的不同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