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更新时间:2024-02-15 点赞:17835 浏览:806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文言诗文不再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交流工具,在生活交往中似乎已没有必不可少的用途,但它承载着以汉文字诞生之日起至近始前的中国历史,中国历代很多伟大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都使用这种语言,并且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现代汉语应该是脱胎于古代汉语,且仍然保存了古代汉语的深层语义的语言,与古代汉语失去了联系的现代汉语必然由于文化底蕴的不足而显得浅薄和苍白。因此,在初中阶段加强文言诗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人文素质,其作用非常重大,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多篇古典诗词。这些古诗词多数是中国古代杰出诗人的代表作,在经过期间长河的洗礼后,依然熠熠生辉。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充分感受中国古典文化,欣赏古人的悠然自得,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以意象入手挖掘诗歌意境

无论是现代诗歌还是古典诗词,最讲究的无疑是意境。所谓意境是将诗人的个人感受蕴含在诗歌意象之中,以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内涵,历来是鉴赏诗歌的有效策略。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带领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通过对诗中描写的意象具体的浅析,就能够以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为学生进一步感悟诗歌奠定基础。例如,在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此诗是杜甫在历经漂泊,身患重疾的情况下,登上岳阳楼所作,诗中抒发了作者遥望故乡,触景伤怀之情。全诗通过“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这几个意象的描写,隐含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自己孤单漂泊的凄凉。而在学习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莺”、“燕”、“暖树”、“春泥”都体现了早春来临的景象,而“乱花”、“浅草”则描绘出来早春的大自然中花草的特点,全诗通过早春时独特的意象展示了西湖初春的景象,寄托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现实政治的不满情绪。

二、吟诵感受,品读诗词韵律美

诵读是多种感官介入的以声释义的活动,其体现为以响亮清楚的有声语言转化书面的文字。朱作仁先生曾指出“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尤其是古诗词,它是古人表达情义的主要形式,不仅仅是书目的文字,更是音乐,可以浅吟低唱。故要求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采取范读、齐读、诵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感受诗词,不使诗词成为无声的文字。
古诗词讲究押韵等写作技艺教学论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布满音韵。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