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思维使语文教学趋向有效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30570 浏览:1423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完整的语文阅读,要经历披文、缘意、学文的过程。教学中,紧密链接“感受——解读——演绎”的思维过程,以语言入手,领悟思想,再回归到语言,真正实现“知识——能力——策略”的转化过程。笔者在此谈谈如何利用视觉思维推动教学论文教学。

(一)设计意象,刺激内在张力

格式塔心理学指出:每一个心理活动领域都趋向于一种最简单、最平衡和最规则的组织状态。弗洛伊德在解释他自己提出的“愉快原则”时说过,他坚信,一个心理事件的发动是由一种不愉快的张力刺激起来的。这个心理事件一旦开始之后,便向着能够减少这种不愉快的张力的方向进展。①视觉意象是视觉思维的“细胞”,视觉意象的积累是视觉思维的基础。设计适合学生视觉思维水平的情景或意象,让他们多多体验,提高对内在张力刺激的敏感度,这对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和提高解题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教学《卧薪尝胆》一课中,薛法根老师讲到勾践到夫差那里做奴仆时,在黑板上画出“女”字的象形文字:一个低头、俯身、双手交叉在胸前的人。他告诉学生古代的女人见了男人就是这样一副温顺的样子。然后他在“女”的边上添上一只男人的大手,告诉学生男人们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这样的女人就是“奴”。他又画出“仆”字的象形文字:一个侧身站立的人,头上戴着“羊”的标志——表示这是战俘或罪犯。如此教“奴仆”一词,以形到义,让学生以中感受勾践的忍辱负重,不能不说是独具匠心。

(二)构绘图像,搭起学生视觉思维的台阶

阿恩海姆以为,“当大脑以科学思维方式活动起来时,就要以直接体验到的现象中寻找能代表它的正确意象。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作用就是去填补或弥合这种极其复杂多样的初步印象(经验现象)同这种现象之相对简单的‘正确意象’间的间隔,应该以一种尽可能简单的图式把‘终极的意象’(或代体现象的正确意象)呈示出来。当学生们自己无法以其复杂的现实形象中辨认出这一意象时,这样做就更有必要。”②教学中,在了解学生的视觉思维水平后,构绘符合他们视知觉的示意图,搭建发挥视觉思维的“台阶”,这符合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也是提高学生视觉思维能力的必要途径。
意象是一种以语言单位为载体的修辞艺术的基本符号。意象的运用折射出视觉主体的观物能力、独特的审美心理结构以及独特的情感郁结方式。遣词造句是构成语言能力的基础和条件,是天生、进展语言的“活力细胞”。字、词、句是构成语言,表情达意的基本材料。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即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过渡句段、文题等等。它们或统领全文,或概括内容,或提示中心,或揭示内涵,或表明作者意图,或流露作者情感,是全文的关键所在。教师捉住这些“悟点”,引导学生去品味、揣摩文本中的一些重点词句,领悟语言文字的表达策略和技艺教学论文,并拓展到全篇,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感悟。

1.置换比较,诱发视觉冲突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新知识会超出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能力的范围,新的境况与原有的心理图式不能重叠,领悟力无法抵达新的知识层。这些正是教学重点和需要突破的地方。捉住重点词语,采取内外对应的策略引导学生观察现实意象,进行对应、比较,发现现实中的意象与记忆中的形象之间的联系与差别之处,以而引发视觉冲突,产生新的“陌生”的视觉意象(心理意象),并伴随着一种直觉顿悟感,赋予眼前的人、事、物更为丰富的内容,以而对眼前司空见惯的现实形象产生新的陌生的感觉,获得对语言新的感受。
教学片断:《安塞腰鼓》中“捶”字的教学
出示句子:“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师:句中哪个词首先跳到你的眼前?
生:是“捶”。
师:“捶”字还可以换成哪些词?
生:“击”。
生:“打”。
生:还可以换成“敲”。
师:这些词语意思差未几,都可以表示后生们的动作,那么课文中为什么用“捶”呢?读一读句子,模仿一下人物的动作,你有新的感受吗?
生:我觉得用“敲”不好,显示打鼓的力气不大,人显得没有精神。
生:用“捶”最好,写出了后生们用力之大、之快、之猛。
生:我仿佛看到了后生们全力以赴,动作迅猛,我也忍不住想捶起来。
师:一个“捶”字多传神呀,同学们已经能感受到“捶”的美妙了,真会读文章。
“捶”字逼真地写出了后生们用力之大、之快、之猛,传神地体现了后生们全力以赴,动作迅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教学中,学生在读中比较、揣摩、玩味那些具有点睛作用的字词,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高超技能,并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达到读有所悟,读有所得。
常见的置换比较有换词比较法、换位比较法、填词比较法、省词比较法等,反复经历这样的观察过程,可以让学生拥有一双“慧眼”(“陌生的眼光”),在平凡中见新奇,消除“无物”感,既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又学到语言文字运用的策略。

2.类比切入,引发多向联想

大脑在处理视觉信息的时候,对图像作外形轮廓特点的处理,然后把特点的信息记录下来作为参考,当日后看到具有同样特点的对象,大脑可以通过其特点辨认出。这种“类比”操纵恰好就是视觉信息处理的操纵形式。《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大家都熟悉,司马光救友的解决办法,关键就是建立在对事物做“取象类比”上。假如按照正常思维方式,大家往往会把解决不足的对象放在溺水小朋友身上,谁掉到水里就把谁拉上来,但是这次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当时在场的都是小孩子,水缸的缸口位置要比小孩子还高,小孩子不具备把溺水者以高大的水缸中拉上来的体力。于是,司马光只能对水缸作“取象类比”,找到水缸具有盛水的属性作用,由“虚”至“实”,再由“实”推回到“虚”,“类比”得出“破水缸”可以泄水并因此能够解救友人被水溺毙的结论,于是,司马光发挥了视觉思维的优点把不足瞬间解决了。类比的思维习惯,不仅利用了大脑中原有的强大的“视觉方式”处理机制,同时以“循象而行”的思维方式,也令对“对象”采取“类比”操纵的方式,这是“视觉思维”较为倾向性的动作。教学中,可以以类比切入,引发学生多方面联想,建立视觉意象库。
其一,让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背景中呈现,通过不同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多向性联想。例如,《青海高原一株柳》把柳分别呈现在如下场景中:干旱、高原风雪、雷轰电击,灞河边,让学生反复观察这同一株柳,自由地展开联想。学生心里极快地闪现出很多个既清楚又模糊的视觉意象,当“一株柳”与某些情景结合起来,就被附上了丰富的情感内涵,眼前的一株柳竟变得如此亲切而富于鲜活的生命色彩。
其二,让不同的事物在同一个背景中呈现。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课的教学,以安静的学习氛围中,观察同学的体现,写字的姿势与节奏的和谐、思索不足的神态与举动等等,可以抽取出“专注”的视觉意象。又如“友好”意象可以以日常交往行为中提取,“关切”意象可以在互相帮助的举动中归纳。由于背景具有暗示作用,在学生的视觉中,背景似乎被忽略了,与背景氛围协调具有共性的事物特点就显得异常突出,而与之无关的特点则被无意识地舍弃了,学生的归类意识、提炼话题的能力就能得到加强。
总之,学生视觉思维中意象的补充功能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行练习:其一,大量观察人的神情,猜测其内心;观察人物的瞬间动作补足其前面的动作,预见后面将要产生的举动;观察人物的举动判定他正在做的事情。其二,根据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和氛围,探询事情的起因,猜测事情的进展方向与结局。其三,集中观察某一处景物,想象它在不同季节或不同时间段的景观变化等。这样做,无疑可以增强学生对眼前事物和环境变化的把握能力,练习其观察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①[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1页。
②[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腾守尧、朱疆源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小学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