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教师运用语言创设教学情境能力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19117 浏览:8313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学情境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设定、可以引起学生情感反应的背景和景象,是教学双方情感、认知、行为和环境的有机统一体,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师生进行情感交流、思维互动、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理念多,新尝试多,新的教学手段更多,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手段,甚至是网络走进课堂。课堂有趣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介入表演,小组合作学习……使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不再寂寞,变得热闹非凡,甚至地方学校凡公然课、优质课必用多媒体,但一些过多过杂的手段使用不当,会严重冲击语文课堂,削弱语文文本教学的效用功能,无法让课堂实现精神和语言的和谐共生。
笔者以为,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师运用语言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借助语言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语言。教学中教师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在教师勾画的美景氛围的同时,习得知识,掌握技能。幽默、风趣、清新、正确的语言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以而形成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两种。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在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生动形象化的语言

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能够使听者的脑中呈现的是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而不是一些抽象的语义代码。在教师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语言文字为形象,给学生鲜活的感觉,学生们通过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思维、记忆和想像而进入特定的情境,以加强他们对语言情境的直观感受。如,教《第一场雪》我在引导学生理解“雪末儿”时,以语言描述为主,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我用动情的语调有声有色地讲述: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真是一幅奇丽的图画。学生们跟随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展开想像,调动了学生储有着脑海中对雪景的表象,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感受了语言文字蕴含的美。

二、人性化的语言

在教学情境创设中人性化的语言有助于推动教学论文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互动能优化教学情境,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应多采用一些“人性化”的语言,加入一些让学生感到同等、亲切的称谓和礼貌用语。语言尽量避免学术化倾向,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情境。我曾在教完《小小的船》这一课后,让同学们给这一课的插图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以加深课文理解。涂了一会儿,忽然,我闻声了一阵压低的哭声,原来是我们班的小画家武冰蕊在哭,只见她用手指使劲的在挖那幅图。我走过去一看,她的那幅画涂得很美:蓝蓝的天空,闪闪的星星——可她把月亮涂成了红色。我顿时明白了,她是想把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给大家,可是“红色的月亮”与她的憧憬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引起了她情绪上的剧烈波动。我摸了摸武冰蕊的头说:“老师理解你,你是想涂一张美丽的画,事实上,你已经做到了。固然你把月亮涂成了红色,可老师觉得红色的月亮也很美,我们看看还有没有补救的办法。”武冰蕊渐渐停止了哭泣,重新又拿起了画笔。平和亲切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受到挫折时,感受到我们的理解和承认,让他的情绪渐趋平静,以而引导他面对挫折。

三、幽默化的语言

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让人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将这种语言运用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和师生联系,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在讲课时使用幽默的语言营造适宜的气氛,同时教师在对待出错误的学生也运用幽默的语言来教导,这样就不会使学生产生反感、难过、伤心、自卑等不良心理情绪,影响正常学习活动,既教育了学生也增进了师生情感。
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在上公然课《第一场雪》时,要求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指定学生朗读雪后美景一段,并微笑着说:“看看谁的朗读能带着大家进入美丽的雪景中。”学生朗读完毕,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时,支老师诙谐地说:“他把我们带进去没有?”
学生小声回答:“没有。”
“只是把我们带到边上,是不是?”
学生和听课老师一齐笑了起来。支老师接着用鼓励的语气提出:“谁能再试一试?把大家带进去。”
另一个学生又站起来朗诵,比较之下,还不如第一个同学。此时,下面老师和学生都非常紧张不安,不知道支老师怎样应付这样的尴尬场面,全场寂静。只见支老师神色泰然,风趣地开了一句玩笑:“哦,他不但没有把我们领进去,反而又将我们领了出来。”
霎时,严肃、紧张的气氛一扫而光,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四、正确清楚的语言

清楚的语言、变化的语调和诗一般的表达对吸引保持学生的留意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善于选用最正确的词语表情达意,是语文教师语言修养的根本标志。特级教师钱俊元讲《梦游天姥吟留别》时,用绚丽的、富有体现力的词藻描述“梦游十景图”:“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他高超的艺术技艺教学论文,把梦境中名山大川的奇伟瑰丽作了精缕细刻。这就是:明月镜湖的秀丽,剡溪胜迹的优美,海日天鸡的雄奇,云回雾绕的奇幻,岩泉深林的阴森,熊咆龙吟的恐怖,闪电惊雷的声威,空中楼阁的辉煌,云中仙子的飘忽,仙境鸟兽的自由。”词语的正确选择、巧妙搭配,使表达凝炼生动,如闻如见。
教学语言在学生心目中享有相当的威信,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常常模仿效法教学语言,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语言严格规范,具有示范性。规范化语言要求干净爽利,清除杂质。无口头禅,少病句。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咬字吐音,正确清楚,抑扬抑扬,铿锵动听,一下子便能捉住学生的心。进一步留意语音的谐和、语调的自然、语速的公道、音响的适度,便可自然地形成教学语言庄重典雅、亲切柔顺的基调。这语调起伏变换,时而舒慢徐缓,时而中断蓄势,时而一泻千里,时而急促跳跃,会和学生思维的脉冲在同一谐频上产生共振。无声语言是指教师在讲课时除了运用口语外,还可借助身体姿态、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手段进行表达、创设情境。教师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简洁的姿态动作,可以把内心的思想、情感以及所持的观点、意见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根据课文所讲内容、情节的变化及现场气氛的不同,公道用好无声语言,可以强化教学的说服力,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需要留意的是,运用无声语言,要正确适度、雅观自然、简练协调,切不可随心所欲的滥用,否则便有画蛇添足之感。
叶圣陶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情”,我们也说环境塑造人。在当前广大城镇农村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大力提倡、切实提高语文教师运用语言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入情入境,并由此情此境激发学生学习探讨的内在动力,以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