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语文课堂教学意境

更新时间:2024-02-22 点赞:18066 浏览:8147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目的

当代中国提倡素质教育,语文的教学重点也以原来的“死记硬背”式填鸭式教学理念转变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进而提升他们对社会生活感悟的能力。有这样一种说法,语文教学的灵魂就在于拓宽学生的思想,给予他们自由的思想策略,让他们通过学习感悟到生命、生活、社会和他们自身。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愉悦、自由、本真、灵性,通过对语文深入的学习,使他们能够对社会和生活产生感触和对自身产生理解感悟和人生体验。在阅读课本中文章的同时,他们会将书本中出现的情境进行普遍化的信息处理,然后将这些信息理解加工,结合自身情况教学论文赋予他们新的涵义,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他们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丰富了自身的阅历;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将课本上的信息与自身经历相结合,与自身生活经验做参照和比较,在比较中体验一些自已所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不能过于重视书本中死记硬背的知识,而应该注重以课本中挖掘能够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的内容,让他们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真谛。

二、语文课堂的理想意境

兴趣是学习的良好条件,而课堂意境的好坏将直接联系到学生学习的意愿和效率。理想的意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介入学习的意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得到相应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增强,而且也使他们的求知欲最大化,在这个基础上结合自身经历感悟人生。可能对小学生来说,人生是一个比较遥远的词语,但事实上,人生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童年时代,也就是小学这个阶段完成的。除此之外,理想的语文课堂意境应该突出教学重点,不在无关紧要处停留过多时间,亦即不做无用之功。在语文课堂意境的重点之上,把握重点意境,使该意境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学生在该意境中能够反复思索,反复品味。

三、创建语文课堂意境的策略

1.利用多媒体,让学习不再枯燥。公道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在传统的教学中增添一些新的元素,使课堂意境动态化。比如说,在小学低年级的拼音教学中,由于拼音的学习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而刚刚入学的小朋友又比较好动,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去将以前静态的拼音教学变为动态的教学,在让孩子们观看拼音教学录像的过程中就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拼音。这样不仅将孩子的天性保存得比较完整,并且也大幅度降低了教师们教课的难度。
2.公道利用孩子天性,营造大自然意境。孩子对大自然总是那么亲近,在大自然中孩子的天性才能够解放出来,他们的天赋才能得到全面的解放。但是,在课堂上又不能将他们全部带到真正的大自然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尽力营造一种大自然的意境来吸引孩子。比如,在现在的教材中有一篇叫做《雨点》的文章,文中提到雨点掉落到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态不尽相同,教师不可能将孩子全部带到下雨的野外去观察雨点的姿态,但是教师们可以营造一种大自然的意境,向孩子们发问:“现在你们就是一个个小雨点,你们都在大自然当中的哪个地方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这样一来,就能够将孩子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
3.创造生活意境,让孩子体验生活。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全部是惯着的,既然孩子在家里感受不到生活的真实意境,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代替父母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让他们在教师创造的生活意境中独自品味生活,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感悟生活。例如教师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在小朋友们在为小女孩的不幸遭遇唏嘘不已时,刻意地去向孩子们发问:“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过得这么凄惨?当我们在社会上看到那些和小女孩有相同遭遇的人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在问这个不足的时候,让孩子感受到生活中应有的爱心和生活的艰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脱离掉书本上理想的情况教学论文,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真正学到一些生活中实质性的东西。
本文通过浅析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和理想的语文教学意境,并据此提出如何创建良好的语文课堂意境。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不能仅仅是为了背诵那几首唐诗宋词和那几篇文章,而应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真正去思索,去感悟。而语文教师们也应该捉住小孩子的天性,根据不同的情况教学论文创建不同的课堂意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应该学到的东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课堂上真正了解到语文的真谛——生活,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真正做到人文和富有底蕴。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