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古诗教学艺术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33213 浏览:1559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诗言志,诗是诗人志趣的反映,是诗人灵魂的闪光。她寥寥几言,款款数语,就能把人带进美的境界,或石破天惊,或余音袅袅,她堪称语言艺术中的最高艺术,她的每一个字都凝聚着诗人的心血,是诗人聪明的结晶。因此,很多诗人不惜做到“吟安一个字”而“拈断数茎须”,或者“一字未安”而“绕室终日”。
然而,我们中的很多语文老师在教古诗的时候总爱把古诗当作古文一样,一字一词的去讲解,然后把她翻译成现代汉语,叫学生背诵。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按照这样的策略去讲就是:枯藤缠着老树,老树上有一只乌鸦,远处有小桥,流水和百姓家。在荒凉的古道上,有一个人骑着马在走。本来这首曲子描写的是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却被老师割离得支离破碎,一幅美丽的图景顿时黯然失色。她圣洁的灵魂因此而玷污,她那博大精深的意境因此而变得平淡无奇,她的韵味已不复有着,她不再给人以美的遐想,不再给人以细嚼慢咽的满足。她已面目全非,失去了她夺目的光泽,失去她的原汁原味。
那么,怎样才能让古诗这一最高艺术以她原来的姿态去走进读者的心里呢?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书就是要在读中去品尝诗的韵味,在读中去感受诗的意境。古之学者读书大都摇头晃脑,而且颇为沉醉,其神情难以言表。鲁迅在《以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样去写老师读书的神态:“由于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我想此时的这位先生肯定已完全融入了书中所描绘的那种意境之中了,他此刻的心情恐怕比吃了任何一种美味佳肴还要舒爽。
欣赏古诗重在读和赏析。读诗可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以丰富的形式初读整首诗,以达到读准字音、节奏,初步了解诗歌大意的目标。可以让学生先在四人学习小组内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然后在全班自由发言。为了帮助学生更正确地理解诗歌,教师可以适当地先容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初读之后,要求学生悟读和评读。在充分朗读诗歌的基础上对诗歌形象、思想情感及体现手法进行感悟与评价。引导学生思索可以由点到面,即由对字、词、句的理解自然引出对全篇的理解。对重点词、句,甚至作者在诗歌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情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做评价性的浅析。比如,陶渊明的《饮酒》,可以让学生谈谈对陶渊明的看法,谈谈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理解;读陆游的《游山西村》,可以让学生谈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的人生哲理。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在课堂上可以开展背诵比赛,通过默写检查背诵的效果。
当然,作为一名初中生,他们是不会在读中领会诗的深邃的内涵的,也不会在心中勾画出蕴含在诗中的美丽图景的。教师应以读带讲,讲中再读。把学生带入到那神奇而优美的画面之中。如: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边读边作如下讲解:“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的景色美妙绝伦,而西湖六月的风光更是无与伦比,美不胜收。红日当空,莲叶满湖,似与天相接。朵朵荷花姹紫嫣红,娇艳欲滴。莲叶上露珠晶莹,在阳光的映射下,闪闪发光,像一粒粒珍珠。微风吹来,一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就像喝了一口陈年老酒。那珍珠也一粒粒的转动,显示出无穷的生机。此时,天空日丽,那红碧交辉的彩色画卷,令人心旷神怡。你会感觉到,此时的我已并非凡夫俗子,而已飘飘欲仙了,似在天上走,心中是何等的惬意,没有丝毫的哀怨和忧伤。
经过上述讲解,师生共同走进了天堂般美丽的西湖,共同去领略西湖那“淡妆浓抹总适宜”的胜景。这样,我们既走进了诗的意境,又带给了学生无穷的美的遐想。如此讲读结合,学生易于理解,易于成诵,培养了学生欣赏古诗的综合能力。
另外,我们在讲古诗的时候,并不是单纯的只讲一首,而应联系其他与之内容相关的诗一起讲。这样,既可扩大学生知识面,又可激发学生欣赏古诗的兴趣。如讲《杜少府之任蜀州》这首送别诗时,让学生了解“国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细雨如丝,繁花似锦的三月,体现了作者和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送元二始安西》描写的是在古道西风,杨柳依人的初春送别友人,作者心中布满了无穷的凄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的是在奇寒无比,冰天雪地的隆冬送别友人,作者心中布满惆怅。这样,一组送别的场面像放电影式的在眼前浮现,清楚而生动,这不仅加深了印象,而且还展示了古诗的无穷魅力与生机,带给学生美的享受。
又如,我们在讲咏雪诗(词)时,除了书中的《沁园春雪》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外,还可以联系这样几首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一,“天下一笼通,地上大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其二,“夜来北风寒,老天大吐痰,一轮红日出,便是止痰丸。”其三,“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样,让学生感受不同诗人对雪的不同描绘,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冰天雪地的北国世界,一起去欣赏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北国风光。
古诗,是中华民族古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古诗时,要让学生看到的是一颗能发生耀眼光芒的珍珠,而不是一颗泥土裹身,失去真面目的泥丸。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宗旨。在教学中不能是单一的,教学式的,也不要把学生当作是一台被动接受的机器,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想象的思维空间。要知道,在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要让这语言高度凝练的古诗真正亮丽起来,要让古诗的作者在九泉之下也能发出欣慰的笑脸。那样我们便可自豪地说:“我们无愧于古诗。”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经济开发区席桥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